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8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50篇
耳鼻咽喉   19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28篇
基础医学   91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153篇
内科学   155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43篇
外科学   156篇
综合类   332篇
预防医学   152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80篇
  1篇
中国医学   92篇
肿瘤学   3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目的 探讨应用(足母)趾背U形皮瓣在第二趾带足背皮瓣移植供区修复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03年3月至2010年2月应用(足母)趾背U形皮瓣联合全厚皮片植皮修复足第二趾带足背皮瓣移植再造拇、手指后的供区26例.U形皮瓣切取面积3.0 cm×2.0 cm~ 4.5 cm × 3.0 cm. 结果 26例皮瓣、足背植皮全部一期存活,随访6个月~2年,皮瓣质地优良,重建趾蹼外观满意,足趾伸、屈活动不受限,行走无障碍. 结论 应用(足母)趾背U形皮瓣来修复足第2趾带足背皮瓣移植后供区临床效果满意,可以最大程度减少供区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2.
目的报道尺侧腕屈肌腱转位重建非神经损伤性屈肘功能的I临床疗效。方法对2003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7例上臂挤轧伤致肱二头肌及肱肌功能丧失的患者,应用尺侧腕屈肌腱转位重建屈肘功能。结果本组7例功能重建手术伤口均一期愈合,经18-24个月随访,均恢复屈肘功能,主动活动范围0°~135°.转位肌肉肌力恢复≥Ⅳ级,前臂旋前、旋后及屈腕功能均无明显影响,肘关节稳定,无明显疼痛,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分会2004年制定的肘关节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分13~16分.评定优,患者自觉满意,均能基本完成日常生活。结论对非神经损伤性的肱二头肌及肱肌功能丧失患者.选择应用尺侧腕屈肌腱转位重建屈肘功能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3.
选择2009年2月-2010年8月我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73例(男38,女35),年龄30~77岁,平均年龄(57.8±9.6)岁。以上病人按尿微量白蛋白比肌酐值分为三组(快速免疫比浊法测定尿微量白蛋白/肌酐),尿微量白蛋白/肌酐<2.5mg/mmol为单纯糖尿病组,尿微量白蛋白/肌酐2.5~25 mg/mmol为早期糖尿病肾病组,微量白蛋白/肌酐>25mg/mmol为临床期糖尿病肾病组,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所有患者均予糖尿病饮食、戒烟及适当运动,控制体重,胰岛素控制血糖,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 qd进行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 qn调脂。半年后临床期糖尿病肾病组及早期糖尿病肾病组IMT均大于单纯2型糖尿病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期糖尿病肾病组IMT大于早期糖尿病肾病组,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微量白蛋白尿程度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呈正相关,与糖尿病病程、收缩压、总胆固醇、低密度胆固醇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胆固醇呈负相关。药物干预可减少尿微量白蛋白,可能减慢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154.
目的了解中山市不同职业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态度及接受艾滋病相关干预服务情况。方法于2010年采用两阶段分层抽样方法,对工厂工人、建筑工人、餐饮宾馆从业人员、临时雇佣劳动力、娱乐场所从业人员、个体经营者(均为220人)及家政从业人员(50人)共7类职业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方差分析、秩和检验或卡方检验,分析不同人群的艾滋病知识、态度及接受干预服务的差异。结果共调查1 370人,男性占55.0%(753/1 370),年龄平均(29.6±9.3)岁。85.7%(1 149/1 341)的人听说过艾滋病。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为48.5%(665/1 370)。不同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人群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中男性知晓率52.7%(397/753)高于女性的43.4%(268/617);25~39岁人群知晓率最高(54.2%,322/594);个体经营者最高,为56.8%(125/220),家政从业人员最低,为20.0%(10/50)。文化程度越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越高。仅16.4%(223/1 358)的流动人口选择"同意艾滋病患者留在单位,没什么好担心的"。最近1年,接受过免费安全套派发、艾滋病宣传材料及免费艾滋病检测的比例分别为26.4%(356/1 346)、32.8%(442/1 347)和6.3%(81/1 284)。不同职业接受过3种艾滋病干预服务的比例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娱乐场所从业人员接受过3种艾滋病干预服务中任何1种的比例最高(67.7%),家政从业人员和住宿餐饮从业人员接受过干预服务的比例相对最低,分别为10.0%、13.2%。调查对象获得艾滋病知识的主要来源是电视(67.4%,922/1 370);最希望获得艾滋病知识信息的途径是公益广告(54.4%,745/1 370)。结论中山市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和干预覆盖率低,应针对不同职业流动人口特点,加强艾滋病知识宣传和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155.
目的探讨低浓度职业性苯暴露对人体外周血白细胞数的影响。方法通过计算机联网检索和手工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Web of science和PubMed四大数据库,搜集了国内外2000年1月—2011年8月期间公开发表的关于低浓度职业性苯暴露条件下人体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变化的研究。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4篇文献6个独立研究案例进行Meta分析。结果低浓度职业性苯暴露的人群检出外周血白细胞异常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42,P<0.01,OR=3.96,95%CI为2.60~6.03)。结论职业接触低浓度苯会导致暴露人群检出外周血白细胞异常率相对升高,可为我国今后修订苯职业接触限值和我国环境空气VOCs基准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6.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静脉注射对芬太尼诱导小儿咳嗽的影响。方法择期手术患儿93例,拟于全身麻醉下进行,年龄4~10岁,体质量10~35 kg,性别不限,ASA 分级Ⅰ级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对照组(C 组)31例、利多卡因0.5 mg/ kg 组(L1组)31例、利多卡因1.0 mg/ kg 组(L2组)31例。L1和 L2组于麻醉诱导静脉注射芬太尼2~3μg/ kg 前经超过65 s 分别静脉注射利多卡因0.5 mg/ kg 和1.0 mg/ kg,C 组给予同等剂量生理盐水。记录患儿麻醉诱导期咳嗽的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结果与 C 组比较,L1组与 L2组患儿咳嗽的发生率与咳嗽的严重程度降低(P 〈0.05 或 〈0.01);L1、L2组间比较,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利多卡因静脉注射可抑制芬太尼诱导的小儿咳嗽。  相似文献   
157.
吸毒人群尿液血液标本HIV-1抗体ELISA检测对比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吸毒人群尿液标本中艾滋病病毒 1型 (HIV 1 )抗体 ,与血清学检测结果进行比较。方法 采集某市劳教所吸毒者尿液、血液标本 354例 ,HIV 1抗体阳性吸毒者复检尿液标本1 9例 ,共计 373例。应用ELISA初筛试剂检测尿液及血液标本中HIV 1抗体 ,阳性者取其血液标本进一步用Genelabs试剂做蛋白印迹 (WB)试验确认。结果 尿液、血液标本中检测HIV 1抗体的特异性为 99 72 % ,尿试剂的假阳性率为 0 2 8% ;血液标本HIV 1抗体阳性者 ,尿液标本检测也呈阳性 ,灵敏度为 1 0 0 %。结论 尿液标本用ELISA方法检测HIV 1抗体与血液标本ELISA方法的检出率有高度的一致性。尿试剂适用于对高危人群进行尿液HIV 1抗体的筛查工作  相似文献   
158.
目的:探讨实验室常用的人胰腺癌细胞株BXPC-3的有效转染方法及最佳转染参数。方法通过脂质体法和电穿孔法将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质粒( pGFP-N3)导入人胰腺癌细胞株BXPC-3中,24 h后观察并比较细胞的存活率及瞬转效率,确定最佳转染参数。结果常规脂质体法BXPC-3细胞瞬转阳性率为1.36%,细胞存活率为87.45%;而电穿孔法在电压120 V电击时程70μs条件下,BXPC-3细胞瞬转阳性率为54.78%,细胞存活率为64.01%,2种转染方法的瞬转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转染BXPC-3细胞,电穿孔法可取得比常规脂质体法更高的转染效率。通过条件的优化,电穿孔法可以用于某些脂质体法难以有效转染的细胞株。  相似文献   
159.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对血管内皮功能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择1级、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分为氢氯噻嗪组46例及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组54例,2组患者每日晨起分别口服氢氯噻嗪25mg及厄贝沙坦氢氯噻嗪1片(每片含厄贝沙坦150mg,氢氯噻嗪12.5mg),连续6个月,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血生化、hs-CRP、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等指标,以及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氢氯噻嗪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血钾明显减低,尿酸明显升高(P<0.01),vWF、ED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hs-CRP、vWF明显减低(P<0.05,P<0.01),EDD明显提高(P<0.01)。结论厄贝沙坦氢氯噻嗪降压的同时可以改善受损的血管内皮功能、减少炎性因子。  相似文献   
160.
目的 探讨高压氧对脊髓损伤后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将54只健康成年雌性Wiste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6只、损伤组和实验组各24只.采用Allen's法制作大鼠脊髓损伤模型,术后实验组进行高压氧治疗,损伤组和假手术组动物常规饲养.分别在各个时间点取材,进行常规HE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脊髓组织学及Bcl-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HE染色可见损伤组脊髓组织结构紊乱,组织出血、水肿、空泡变性.实验组脊髓结构相对完整,组织水肿程度减轻.免疫组化染色可见假手术组偶见Bcl-2阳性表达,损伤组和实验组均可见Bcl-2表达,实验组Bcl-2阳性表达较高,与损伤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高压氧可能通过增加脊髓损伤后Bcl-2蛋白表达抑制神经细胞凋亡,从而对脊髓损伤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