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5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4篇
临床医学   72篇
内科学   30篇
神经病学   38篇
特种医学   46篇
外科学   34篇
综合类   151篇
预防医学   81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49篇
  3篇
中国医学   146篇
肿瘤学   2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81.
补肾活血法对再障小鼠骨髓基质黏附分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法对再障小鼠骨髓基质黏附能力及黏附分子CD106/CD49d的影响。方法:用免疫介导法复制小鼠再障模型,并给予补肾活血方药(参芪益肾饮),体外培养再障小鼠骨髓基质细胞,碘化丙啶染色检测其细胞周期,用流式细胞仪测定骨髓基质黏附分子表达水平。结果:再障小鼠骨髓基质细胞绝大部分处于G0/G1期,处于S期及G2+M期的细胞比例明显降低,中药组小鼠骨髓基质细胞处于S期及G2+M期的比例较模型组小鼠明显增加;模型组骨髓基质细胞黏附能力下降,中药组基质细胞黏附能力回升,与正常组无区别;模型组骨髓基质细胞CD106、CD49d表达均降低,中药组CD106、CD49d水平有所升高。结论:补肾活血法提高再障小鼠骨髓基质黏附分子表达水平,可能是其治疗再障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82.

目的:探讨雷珠单抗联合577nm多点扫描矩阵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患者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7-01/2018-06我院收治的DME的患者94例127眼。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单一组:仅通过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DME; 联合组: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577nm多点扫描矩阵激光治疗DME。观察两组患者完成3次雷珠单抗注射后1mo治疗效果; 分别在治疗前、完成3次雷珠单抗注射后1、3、6mo检查两组患者的视力改善情况; 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测两组患者黄斑中心凹厚度(CMT); 使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检测视网膜新生血管渗漏面积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完成3次雷珠单抗注射后1mo,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100%)高于单一组(97%)(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BCVA分别为0.57±0.20、0.56±0.18(P>0.05),完成3次雷珠单抗注射后1、3、6mo患者单一组BCVA分别为0.39±0.05、0.23±0.06、0.18±0.05,联合组BCVA分别为0.28±0.08、0.18±0.07、0.12±0.06,联合组患者BCVA优于对照组(P<0.001)。治疗前两组患者CMT分别为389±42.54、386±38.25μm(P>0.05),完成3次雷珠单抗注射后1、3、6mo单一组CMT分别为333.84±38.18、297.12±27.10、278.15±26.24μm,联合组CMT分别为315.04±39.07、274.35±28.63、253.65±25.91μm,联合组患者CMT改善情况优于单一组(P<0.001)。治疗前两组患者视网膜新生血管渗漏面积分别为22.31±3.26、21.98±3.18mm2(P>0.05),完成雷珠单抗注射后3、6mo,单一组渗漏面积分别为18.34±2.19、7.81±1.28mm2,联合组渗漏面积分别为14.92±1.98、5.39±1.42mm2(P<0.001)。单一组患者共3眼出现并发症,联合组患者共4眼出现并发症,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

结论:雷珠单抗联合577nm多点扫描矩阵激光光凝对DME患者均有治疗效果且安全,联合治疗长期效果要优于单独行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  相似文献   

683.
目的:观察难治性骨髓瘤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及益肾活血饮对其影响。方法:25例难治复发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及西药组,所有患者均口服沙利度胺100mg,每晚1次,中西医结合组加服中药益肾活血饮,治疗6个月,比较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IL6及TNF—α的水平。结果:中西医结合组15例患者中完全缓解1例(6%),部分缓解8例(53%),稳定3例(20%),总有效率59%。西药组10例患者中完全缓解1例(10%),部分缓解3例(30%),稳定1例(10%),总有效率40%。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及TNF-α水平均明显下降,但中西医结合组的作用更强。结论:益肾活血饮联合沙利度胺是治疗难治复发骨髓瘤的有效疗法,其降低血清IL-6及TNF-α水平的作用强于单用沙利度胺。  相似文献   
684.
李达  范医鲁 《中国医疗设备》2022,(10):119-122+146
目的 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FMEA)方法和PDCA循环管理方法对提高我院呼吸机可靠性的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FMEA方法分析我院2016年12月至2018年11月及2019年3月至2021年2月共2年的呼吸机故障数据风险顺序数(Risk Priority Number,RPN),并选取RPN最高的4种故障类型,运用PDCA循环管理的目标设定、鱼骨图、柏拉图、六何分析法(5W1H)等方法进行目标设定、原因查找、真因分析并拟定对策。结果 管理方案实施后,影响呼吸机可靠性的关键性4类故障的指标达到设定的目标值;故障发生频率较实施前明显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FMEA方法和PDCA循环管理方法的实施和执行,能够有效提高我院呼吸机可靠性。  相似文献   
685.
积分加权法在实验性动物病理观察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决全身多脏器损伤时主要受损脏器的甄别及疗效评价的问题。本文在常规病理描述的基础上,利用犬、兔及大鼠不同烧伤模型.采用积分加权法综合评价致伤后实验动物的5类主要脏器25项病理指标。结果.烧伤后动物不同脏器积分值均降低,尤以心脑肺降低更明显;同等面积的磷及氢氟酸烧伤各脏器积分进一步降低.钙治疗后则显著改善,均与其它方面报道的资料一致。讨论认为积分加权法使不同脏器间的损伤情况有了可比性.从而有助于了解主要受损脏器以及药物作用对象与药物治疗效果.且方法简单.不需要增加设备,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686.
设计了一种新型的便携式脉搏波信号检测系统。该系统以S3C44BOX处理器为核心,利用光电传感器从指端拾取容积脉搏波,通过对该波形的分析,提取各种参数,同时可以实现对每位受检测对象的脉搏波波形以及参数进行实时地显示。最终将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Ⅱ移植到S3C44BOX处理器上,使得该系统体积小、无创、检测方便、操作简单,不仅可以应用于临床,更适合社区以及家庭使用。  相似文献   
687.
目的:通过对胺碘酮的药理作用进行分析,研究其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发生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2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62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1例。对比两组心功能指标、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次数与持续时间、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水平分别为(54.13±5.66)%、(55.38±5.14)mm、(45.71±4.09)mm,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次数、持续时间分别为(1194.34±152.29)次/24 h、(4.89±0.34)min/次,心率、校正后Q-T间期(QTc)、左心室构型与QT离散度(QTd)水平分别为(77.23±11.78)次/min、(402.55±43.14)ms、(63.10±15.03)ms,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7.74%、29.03%;研究组LVEF、LVEDD、LVESD分别为(58.64±6.53)%、(42.25±4.09)mm、(38.25±3.42)mm,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次数、持续时间分别为(...  相似文献   
688.
目的探讨原发颅底脊索瘤临床误诊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特征,以期提高原发颅底脊索瘤的临床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纳入2005年2月至2014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连续收治的155例颅底脊索瘤患者。测量磁共振他加权和T1增强序列中肿瘤信号强度与脑干信号强度的比值(RT2和REN),比较误诊组(50例)和对照组(105例)患者的一般资料、影像学及病理学特征,进而依据肿瘤的部位和常见的误诊肿瘤特征进行横向比较分析。结果误诊组的50例颅底脊索瘤中,19例误诊为神经鞘瘤,12例误诊为表皮样囊肿,8例误诊为岩斜脑膜瘤,5例误诊为其他骨肿瘤,3例误诊为垂体腺瘤,3例误诊为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畸形。误诊组的RT2和REN中位数(四分位间距)分别为2.49(0.79)和0.99(0.77),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元统计学意义(P>0.05);但误诊组和对照组间肿瘤的部位和骨质浸润程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与蝶枕部相比,蝶岩部(P=0.001)和岩枕部(P=0.008)的脊索瘤易导致误诊;与弥散内生型相比,外生型脊索瘤更容易导致误诊(P<0.001)。结论颅底脊索瘤的影像学表现异质性较大,发生于侧颅底和外生型脊索瘤容易被临床误诊,最常见的易混淆肿瘤为侧颅底神经鞘瘤和环池表皮样囊肿。磁共振信号强度比值可以提供定量参考,但其在脊索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仍需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689.
【摘要】 目的 分析混合迭代重建技术(iDose4)在CT引导微波消融(MWA)治疗肝癌中对图像质量和患者的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收集205例CT引导下MWA手术患者,根据重建方式和毫安值的不同分为3组:对照组84例(标准重建+200 mAs)、iDose4组59例(iDose4+200 mAs)和低剂量组62例(iDose4 +140 mAs),分别记录每例术中进针前、消融前针到位、拔针后3个序列CT图像的客观参数,包括:噪声,用图像的标准差(SD)表示,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 对比噪声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CNR),整体图像质量的主观评价。并记录以上3个序列每例患者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 dose index volume,CTDIvol),总剂量长度乘积(dose-length product,DLP),总有效辐射剂量(effective dose,ED)。结果 与对照组对比,iDose4组进针前、针到位、拔针后3个序列CT图像SD 显著较低(P<0.001),SNR、CNR显著较高(P<0.001),主观评价也有优势(P<0.05),CTDIvol,DLP,E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CTDIvol,DLP,ED有明显较低(P<0.001),针到位序列CT图像SD较低(P<0.05)、SNR、CNR较高(P<0.05),主观评价也存在差异(P<0.05),其他2个序列CT图像SD、SNR、CNR、主观评价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Dose4的运用能够在不增加患者辐射剂量的情况下,明显提高肝MWA术中CT图像的质量。另外,在结合低毫安扫描时,能大幅降低患者辐射剂量的同时,还能相对提高存在有消融针的CT图像的质量。  相似文献   
690.
在转基因领域,非病毒转基因载体因为具有许多病毒载体无法比拟的优点而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理想的非病毒转基因载体的构建需要一些功能多肽的参与。这些多肽作为转基因载体的组件,在骨架构建、靶向策略的实施、内体膜的破裂和载体的核转运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就多肽在这些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