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14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30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81.
目的观察个体化营养管理对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的影响。方法对37例脑瘫患儿建立营养管理档案及综合营养评价,进行为期3个月的个体化营养干预治疗,比较营养干预治疗前后年龄别身长(HAZ)、身长别体质量(WHZ)、年龄别体质量(WAZ)、年龄别体质量指数(BMIZ)等测量指标。结果 37例患儿中消瘦率为43%,生长迟缓率为38%,低体质量率为30%。根据WHZ值将患儿分为营养良好组、轻度营养不良组及中-重度营养不良组。干预治疗后,营养良好组WHZ(0.4±0.8)及BMIZ(0.6±0.8)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营养不良组及中-重度营养不良组WHZ(-0.8±0.6;-1.5±1.0)、WAZ(-1.6±0.9;-2.4±1.0)及BMIZ(-0.7±0.7;-1.1±0.9)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不良在脑瘫患儿中发生率高,个体化营养干预治疗可有效改善其近期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82.
摘要 目的:观察助行功能性电刺激(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or,FES)协同头针对痉挛型脑性瘫痪(脑瘫)患儿行走功能及足底压力的影响。 方法:将4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FES组联合头针)20例和对照组(头针组)20例。前者采用FES治疗协同头针和常规康复治疗,头针组给予头针和常规康复治疗。FES隔日治疗1次,每次20min,10次为1个小疗程,共治疗1个小疗程。采用10m步行速度、粗大运动功能测试(GMFM-88)、足底压力测试评价患儿治疗前后行走功能和足底压力的变化。 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试验组患儿治疗后GMFM-88中的C评分、E评分和总分均有提高,10m步行速度增加,左右足底压力偏差减少,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患儿GMFM-88中的E评分和总分有提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试验组GMFM-88中的E评分和总分升高明显,10min步行速度增加显著,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左右脚足底压力偏差和身体重心移动范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结论:肢体FES协同头针治疗有助于提升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康复效果,改善行走功能和足底压力。  相似文献   
83.
当今大学校园中出现的健身热、减肥热,若不了解自身的体脂含量,体质量是否适宜,盲目跟风,可能适得其反.因此,测试大学生身体脂肪含量,制订出评价标准势在必行,为大学生科学健身开运动处方有着较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4.
超声心动图对房颤患者的观察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分析房颤患心脏结构、血流、功能的改变,进一步明确房颤病因、发生机制及房颤对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应用经胸超声心动图观察房颤患68例,非房颤受检(对照组)40例,测定左房(LA)、左室(LV)、右房(RA)、右室(RV)内径,左室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率(FS)、二尖瓣口流速(MV)。结果:1.房颤组患LA扩大,LV、RA、RV亦较对照组扩大;2.二尖瓣口流速减低;3.房颤组三尖瓣口返流,肺动脉高压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4.房颤组中冠心病患25例,高血压病17例,风湿性心脏病6例,原因不明15例。结论:房颤患原发病因不同,但绝大多数伴有左房增大,可见左房扩大为房颤发生的重要条件,同时房颤的发生使血流动力学发生变化,心功能进一步减退。  相似文献   
85.
总有些女人,会走马灯般地换男友。即使在不换男友时,身边也有许多备用男性朋友,人前人后网上网下,生命有无限多可能,爱情从哪里开始都看上去很美。在青葱岁月,我们常常将此视为本领。一个女生,与之有发展可能性的男生多了,意味着她“有更多的选择。选择多了,自然会良中选优,优中选更优。然而,事情的最终却往往出乎所料。百里挑一的未必选到良驹,门前冷清的偏偏却中了头彩。  相似文献   
86.
近年来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病率仍居高不下,菌群分布不断变化,耐药菌株逐渐增多。为了解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学变迁及药敏试验结果,对本院于1999~2004年收治的经血培养证实为新生儿败血症的176例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7.
88.
<正>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依靠靶向壁细胞和尿素酶利用系统降低胃酸等机制,得以在胃内极低pH值酸性环境下生存的微需氧革兰阴性菌[1],通过粪-口、口-口等途径传播。由于大多数感染患者无症状,导致其在人群中感染率较高,全世界的感染率约为50%[2-3]。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消化性溃疡、胃炎、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胃癌等疾病发生密切相关,幽门螺杆菌感染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归类为Ⅰ类致癌物[4],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及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89.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结构、功能变化及坎地沙坦酯对其影响。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3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18例,高血压组口服坎地沙坦酯8周,应用二维超声测定颈动脉内径、内膜—中层厚度(IMT),计算颈动脉扩张性(CD)、Peterson’s弹性系数(Ep)、β僵硬指数,比较用药前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组IMT、Ep和β僵硬指数增高,CD降低。治疗8周后,高血压组颈动脉内径、IMT、Ep和β僵硬指数降低,CD增加。结论坎地沙坦酯有效降压的同时,可以改善高血压患者早期的颈动脉结构及功能的异常。  相似文献   
90.
李诺  温艳惠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1):2698-2699
肝性脑病是肝硬化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治疗困难,预后差,多数患者有诱因可循.本文回顾性分析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的常见诱因及预后. 1 材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 2008年7月至2012年7月我院消化内科住院治疗的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患者95例,乙肝后肝硬化75例,丙肝后肝硬化7例,乙型肝炎伴有酒精性肝硬化4例,酒精性肝硬化4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3例,不明原因肝硬化2例.其中男69例,女26例,年龄30~79(55.2±12.1)岁,40~79岁81例,按照单次住院的治疗结果分为存活组71例和死亡组24例. 1.2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率的x2检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