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9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6篇
内科学   24篇
皮肤病学   25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46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2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2篇
中国医学   3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01.
李薇薇  赵春雷  艾翠华 《河北医药》2009,31(16):2167-2168
现代创伤以高能量的损伤为主,对伤者的生命威胁除严重多发伤本身外,伤后所致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一旦临床上出现,治疗困难,病死率很高。我院2006年4月以来,对ICU收治严重多发伤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对引起创伤后MODS的危险因素实施干预措施,加强器官功能的保护,显著提高了严重多发伤救治的成功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02.
目的:总结创伤性膈疝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例创伤性膈肌破裂病例。结果:20例均手术治疗,治愈20例。结论:创伤性膈疝多为复合伤,提高认识、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03.
目的探讨眼轮匝肌下脂肪(SOOF)浅面眶隔脂肪释放、重置在下睑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整形外科接受下睑成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实施SOOF浅面眶隔脂肪释放重置下睑成形术:手术经皮肤入路, 于眼轮匝肌与SOOF之间松解泪槽韧带和眼轮匝肌限制韧带;释放眶隔脂肪至眼轮匝肌与SOOF之间的间隙, 外侧脂肪瓣固定于SOOF包膜, 内侧脂肪瓣固定于提上唇肌浅面筋膜, 重置眶隔, 悬吊外眦。术后随访观察患者下睑形态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共纳入58例患者, 其中男8例, 女50例;年龄(49.8±10.4)岁(32~70岁);患者双侧下睑袋明显, 并伴有泪槽畸形和(或)睑颊沟形成。术后有57例获得随访, 时间为(29.1±16.9)个月(6~67个月), 所有患者下睑区域皮肤平坦, 睑袋和泪沟获得明显改善, 患者对手术效果均表示满意。2例于术后1周出现轻度下睑外翻, 适度按摩于术后2周缓解;1例于术后1个月出现轻度下睑退缩, 无不适主诉, 未予特殊处置;1例出现球结膜出血, 未予特殊处理自行恢复。结论下睑成形术中于SOOF浅面对眶隔脂肪进...  相似文献   
304.
应用改良下三角瓣法修复单侧唇裂术后继发畸形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琳  李薇薇 《医学研究杂志》2016,45(11):107-111
目的 单侧唇裂术后继发畸形常表现为可见的瘢痕,不对称的解剖外观,唇红缘不齐等。因此设计一套完整的修复多个缺陷,重建解剖标志的方法是必要的。本研究通过人体测量方法来评估采用改良下三角瓣法修复唇裂术后继发畸形的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使用改良下三角瓣法修复唇裂术后继发畸形的患者的临床疗效。采集标准的术前和术后照片,并测量各解剖点。结果由两个独立的,双盲的人员评估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 本研究纳入对象共18例(患者平均年龄9.27岁,女性,n=8),随访时间最长24个月。术前PCH、HL、H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PCH、HL、H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侧的△PCH、△HL和△HL''与健侧的△PCH、△HL和△HL''之间有显著变化(P<0.05)。术后人中高度有显著变化(P<0.05)。PCW及MW有显著变化(P<0.05)。结论 使用改良下三角瓣法修复唇裂术后继发畸形,解剖测量有明显变化,可显著改善唇部外观。  相似文献   
305.
尿道肉阜是女性常见的尿道外口疾病 ,尿道口出现肿瘤样肿物 ,并非真正的肿瘤[1] 。我科 11年来使用CO2 激光治疗 92例 ,疗效显著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均为女性 ,年龄 2 0~ 77岁 ,平均 49.7±12 .9岁 ;病变大小从直径 2mm~尿道口环形增生不等 ,多数直径为 4~ 10mm之间 ;90例为单发 ,2例有多个肉阜病灶 ;临床表现 :排尿困难 35例 ,尿痛 70例 ,尿频尿急 33例 ,排尿时出血 10例 ,尿道口不适及异物感 16例 ,4例无自觉症状。1.2 治疗方法 :采用长春产CC - 2D - 30型CO2 激光机 ,波长 10 .6 μm ,光斑直…  相似文献   
306.
目的 探讨皮肤镜在面部光线性角化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皮肤镜数据库选取经病理确诊的面部光线性角化病皮损作为病例组,同时选取临床曾疑诊光线性角化病,但病理证实为其他疾病的面部皮损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各皮肤镜特征的差异,以病理为金标准,用诊断试验方法评价皮肤镜诊断面部光线性角化病的价值.结果 病例组43个皮损,对照组22个皮损.病例组中基底假网状红斑(38/43,88.37%)、毛囊口周围白晕(39/43,90.70%)、毛囊口黄色角栓(41/43,95.35%)、表面黄白色鳞屑或角化物团块(42/43,97.67%)、玫瑰花瓣征(26/43,60.47%)、毛囊口周围粗大的不规则线状血管(19/43,44.19%)、毛囊口周围细小、线状-波浪状血管(29/43,67.44%)及周边色素加深(14/43,32.56%)的出现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在这8个皮肤镜特征中,毛囊口周围白晕、基底假网状红斑、毛囊口黄色角栓及玫瑰花瓣征单独诊断面部光线性角化病的约登指数最高,分别为0.54、0.52、0.50和0.38,表面黄白色鳞屑或角化物团块灵敏度最高(97.67%),周边色素加深特异度最高(95.45%).基底假网状红斑、毛囊口黄色角栓及毛囊口周围白晕3个特征联合诊断价值最高,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70%、81.82%、90.70%、81.82%,约登指数为0.73,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80.00%.结论 面部光线性角化病具有较特异的皮肤镜表现,基底假网状红斑、毛囊口周围白晕、毛囊口黄色角栓3个皮肤镜特征联合诊断价值最高.  相似文献   
307.
化脓性汗腺炎是一种病变首发于毛囊的慢性化脓性炎症,以反复发作的痛性结节、脓肿、窦道、瘢痕形成为主要特点.其发病机制与遗传、免疫、感染、内分泌、吸烟、肥胖等多种因素有关.以往,化脓性汗腺炎的治疗包括抗生素治疗、手术治疗、放射治疗、激光治疗等,但效果都不尽理想.近年来,相关报道显示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化脓性汗腺炎具有较好的...  相似文献   
308.
李薇薇 《黑龙江医学》2023,46(4):429-431
目的:观察丙种球蛋白短程强化与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20年5月信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丙种球蛋白短程强化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不良反应、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G (IgG)、免疫球蛋白M (IgM)水平、治疗前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肌酸激酶同工酶(CK-BB)水平。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5.00%(38/40)]较对照组[77.50%(31/4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5,P<0.05);试验组脑膜刺激征、发热、意识障碍、头痛、抽搐改善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02、11.501、12.904、4.369、14.299,P<0.05);治疗后,试验组IgG、IgM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55、3.251,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清NSE、CK-...  相似文献   
309.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 HD )联合血液灌流在尿毒症继发甲旁亢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就诊的 88 例尿毒症继发甲旁亢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与参考组,各 44 例。 参考组单纯进行 HD 治疗,联合组行 HD 联合血液灌流治疗。 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实验室指 标 [ 尿 素 氮 ( BUN )、甲 状 旁 腺 激 素( PTH )、磷 、钙 、钙 磷 乘 积 、血 肌 酐 ( Scr ) ] 及 生 活 质 量 。 结 果 :联 合 组 治 疗 总 有 效 率 为 88.64% ( 39/44 ),高 于 参 考 组 的65.91% ( 29/4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两组 BUN 、 Scr 、 PTH 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两组磷、钙磷乘积均低于治疗前,钙水平高于治疗前,且 联 合 组 磷 、钙 磷 乘 积 水平低于参考组,钙水平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两组社会功能、健康状况、生理功能、精神状态和情感职能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HD 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继发甲旁亢患者可提高疗效,改善其肾功能,降低 PTH 、磷、钙、钙磷乘积水平,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10.
血结胸病名首见于《伤寒全生集》,临床表现为胸腹胀满疼痛,痛有定处,手不可近,身热,漱水不咽,喜忘如狂,大便色黑或带有脓血黏液,或大便量少甚至无便,小便反利。口唇青紫,舌质暗淡,舌下面静脉曲张明显,舌尖边有瘀点,脉涩。病机为邪热瘀血互结,治疗以祛瘀行血为主,兼解表、清热祛邪。临证运用犀角地黄汤、桃核承气汤和抵挡汤治疗。结肠肿瘤性肠梗阻症状以形体消瘦、脘腹胀痛、嗳气不舒、大便色黑甚或大便不通为主,属于中医学“岩”“肠结”“癥瘕”范畴,临床表现与血结胸相吻合,病机以水热互结、腑气不通为主,多夹杂瘀血,按血结胸辨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