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0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红花注射液对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缺血心肌保护作用及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红花注射液对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冠脉介入治疗过程中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择102例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UAP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简称常规组,n=51)和红花注射液组(简称红花组,n=51),后者在采用常规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红花注射液,每日1次,每次15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0mL静脉点滴。而常规组则采用5%葡萄糖注射液200mL静脉点滴代替。观察两组患者PCI过程中心绞痛发生情况及12导联心电监测的ST段变化情况,并观察用药前后血浆Von Willebrand因子(vWF:Ag)、一氧化氮(NO)、内皮索(Er-1)及炎性细胞因子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浓度变化。结果:和常规组比较,治疗后红花组患者血中的vWF:Ag、ET-1、IL-1β、IL-6及。TNF-α含量明显降低,NO含量明显增高,在PCI过程中出现心绞痛及ST段变化的程度明显减轻,结论:红花注射液对PCI过程中UAP患者的缺血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和血中vWF:Ag、ET-1、IL-1β、IL-6及TNF-α水平降低,NO水平升高,改善内皮细胞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32.
目的调查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患者跌倒发生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 选取2023年2—4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10例AL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设的患者一般资料及疾病相关调查表、Morse跌倒风险评估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纳入100例ALS患者, ALS患者跌倒的发生率为45.0%(45/100);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步态异常、跌倒高风险、下肢肌力异常是ALS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步态异常、跌倒高风险、下肢肌力异常是ALS患者跌倒的独立影响因素, 是预防和管理ALS患者跌倒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33.
方名:清化治中汤 组成:茵陈10~30G,郁金10g~15g,蒲公英15g~30G,苏梗10g,厚朴5g-10g,枳壳10g,芍药(白芍或赤芍)10g-15g,甘草3g~5g.  相似文献   
34.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内皮细胞损伤是诱发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重要环节,保护内皮细胞可有效防止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生发展。许多研究表明,银杏达莫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有较好疗效。但其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脉介入治疗过程中的缺血心肌是否有保护作用尚不清楚,笔者就此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5.
我院自1975年2月至1976年3月,住院肺心病人共81例(112例次),全部病例均按全国肺心病诊断标准(1973年至1974年修改草案)。诊断分型辨证分型小结如下: 1 辨证分型 1.1 实证:共19例。痰热型:5例,病轻型1例,中型3例,西医分型以下同。主证:咳嗽、喘息、胸满、痰少质厚或质稠咯出不爽,发热,咽干口渴欲饮,大便坚结或便秘,舌质红苔薄淡,脉滑数。治法:以清化痰热为主,方取麻杏石甘汤加味,麻黄、石膏、杏仁、甘草、桑皮、蛤壳、茯苓,痰如脓加鱼腥草、冬瓜子。  相似文献   
36.
肝移植是治疗多种严重肝脏疾病的最有效措施,但由于术前患者全身情况一般较差,肝功能低下、手术时间长、创伤大、术后引流管道多而复杂及大量免疫抑制剂、抗生素的应用,患者抵抗力低下,给病原菌的侵入创造了有利条件。为了降低术后感染率,做好感染的预防尤为重要。我院肝胆外科2005年7月-2006年8月进行了3例肝移植手术,现将术后感染的预防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7.
人体肾脏移植中,免疫监测的研究,可分为移植前和移植后两部分。一、移植前的监测: 1.血清学试验:补体依赖性细胞毒交叉配合试验(简称CDC)是供者选择中的重要试验(包括受者血清与供者淋巴细胞的反应)。没有CDC交叉配合阳性而肾移植成功者,但在CDC交叉配合阴性者中,  相似文献   
38.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调肝泻火法治疗后胰岛素抵抗、血脂、炎性标志物C-反应蛋白的变化。方法:60例2型糖尿病患者,无自身免疫疾病史,试验前2周无急、慢性感染,采用随机、单盲对照试验,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干预用药为胰康灵合剂,125mL B id;对照组为二甲双胍0.25g Tid,共观察4周。试验前后采静脉血,以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糖、血脂,放射免疫法检测胰岛素,据空腹血糖、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Hom a-IR以评估胰岛素抵抗。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 in,CRP)检测用免疫比浊法。结果:治疗后调肝泻火法与二甲双胍2组空腹血糖(FBG)、胰岛素(F ins)、Hom a-IR、体重指数(BM I)、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CRP均明显下降(P<0.05);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AI)明显上升(P<0.05),2组比较,调肝泻火法组TG、TC、BM I、CRP下降更为显著(P<0.05),FBG、IAI、HOMA-IR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调肝泻火法能显著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疗效与二甲双胍相当,其调脂、减重、降低C-反应蛋白水平作用优于二甲双胍。  相似文献   
39.
正颈深间隙感染发病急、病情严重、发展快,多有开口受限、吞咽疼痛、舌骨大角平面肿胀、压痛等局部表现[1]。颈性下行性纵隔脓肿是指感染源于颈部,沿颈深筋膜间隙向下扩散至纵隔造成感染或脓肿形成。颈性下行性纵隔脓肿临床很少见,是一种发展迅速的致死性疾病,死亡率高达40%~50%[2]。我院2014年1月成功救治1例牙源性颈深间隙感染合并纵隔脓肿的患者,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0.
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旨在提高医院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获得高水平医疗服务的需求。为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2010年卫生部组织评审,财政部专项资金支持,实施“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评聘工作。我院专科护理首批获得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的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