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硬纤维瘤,又称侵袭性纤维瘤病、韧带样纤维瘤病,是一种缓慢生长的比较罕见的良性肿瘤.据估计每年在百万人口中发生3.7例新病例.它发生于肌肉、腱膜和深筋膜等处,十分坚硬. 目前,病因并没有完全弄清楚,考虑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外伤,临床发现某些硬纤维瘤患者发病前,发病部位有外伤史;②雌激素水平升高,硬纤维瘤好发于女性,有些女性患者在绝经后,硬纤维瘤可自然消退,提示硬纤维瘤的发生可能与雌激素升高有关;③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有报道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致病基因——APC基因,与硬纤维瘤的的致病基因有关联.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实验室前期自行合成的5种配比的顺铂纳米粒子在体外的抗肿瘤作用。方法 通过开环聚合法制备mPEG-PCL两嵌段高分子和末端带有羟基的PCL,在开环聚合反应时,控制PEG和PCL的比例,合成不同亲水/疏水比例的聚合物。采用优化的w/o/w双乳化扩散/挥发法,制备负载顺铂药物的纳米粒子。采用MTT法研究其在体外对人胃癌细胞株BGC-823及SGC-7901的抗肿瘤活性,并在BGC-823及SGC-7901上验证空白纳米粒子的毒性。结果 体外实验显示5种配比纳米粒子的细胞毒性均呈现一定的异质性。所有纳米粒子均显示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结论 纳米粒子的配比不同,其粒径、载药量等方面的性质也存在一定差异,体外抗肿瘤效果则呈现出一定的异质性,应当选择最佳配比进行深入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胸膜间皮瘤是一种相对罕见而恶性度极高的肿瘤,预后较差,虽PD-1单抗与CTLA-4单抗双免疫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总生存期,但对于双免疫治疗失败的患者仍需探索更佳的治疗模式。原位疫苗是免疫治疗中深受瞩目的一种肿瘤疫苗技术。本研究采用大分割放疗、瘤内注射免疫佐剂以构建复合原位疫苗,并在此基础上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以增强抗肿瘤免疫效应。本文报道1例本科室收治的68岁男性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该患者前期经双免疫治疗后仍进展,后采用复合原位疫苗模式治疗,在9周期PD-1单抗应用后观察到经瘤内注射及大分割放疗的目标病灶持续缩小且代谢减低,目前病情稳定。因此,复合原位疫苗模式可为难治性晚期实体瘤患者尤其是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帕米膦酸二钠与唑来膦酸治疗肺癌骨转移性疼痛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及其对于患者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的影响.方法:将40例确诊肺癌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2组:帕米膦酸二钠组(20例)、唑来膦酸组(20例).帕米膦酸二钠注射液60mg,加入500ml生理盐水内,静脉滴注4h;唑来膦酸注射液4mg,加入100ml生理盐水内,静脉滴注20min.两组均每4周给药1次,共2次给药.比较2组患者的疼痛控制效果、血碱性膦酸酶(AKP)、血钙的变化、平均住院时间及总住院费用.结果:帕米膦酸二钠、唑来膦酸组的获益率分别为90%及85%,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均未发生下颌骨坏死.2组治疗后AKP及血钙均明显下降(P<0.05).2组病人的住院时间(P>0.05)及住院费用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帕米膦酸二钠与唑来膦酸应用于本研究中的肺癌病人,在疗效、不良反应及成本效益方面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自行合成的高分子载体,制备负载顺铂的纳米微球,全面考察其性质.方法:通过开环聚合法,制备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己内酯(mPEG-PCL)两嵌段聚合物以及末端带有羟基的PCL作为载体, 采用优化的w/o/w双乳化扩散/挥发法,制备负载顺铂的纳米微球.考察载体的结构、分子量、纳米微球的形态、粒径分布、稳定性、生物相容性等性质.结果:通过开环聚合法合成mPEG-PCL两嵌段聚合物以及末端带有羟基的PCL,测定分子量和设计分子量相近.通过双乳剂法制备的空白粒子平均粒径为326.9±5.4nm,载药粒子在冻干前后的粒径分别为339.1±4.9及370.3±2.5nm.粒子呈规整的球形,在水溶液中稳定.顺铂的载药效率为77.4%,载药量为4.72%.体外释放实验显示,载药粒子具有缓释特征,在6h、24h、48h分别释放53%、75%、93%.载体在高浓度时对细胞生长无抑制作用,毒性低.结论:研究表明这种新型载药系统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组织肿瘤细胞、间质免疫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 PD-L1)表达变化,探讨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行手术治疗乳腺癌患者370例,其中Luminal A型26例为Luminal A型组,Luminal B型246例为Luminal B型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 HER-2)过表达型52例为HER-2过表达型组,三阴性46例为三阴性组。取手术切除癌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两步法检测肿瘤细胞、间质免疫细胞PD-L1阳性表达率。比较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患者以及不同年龄、临床分期、阳性淋巴结数等乳腺癌患者癌组织肿瘤细胞、间质免疫细胞PD-L1阳性表达率。结果 (1)乳腺癌组织间质免疫细胞PD-L1阳性表达率在Luminal B型组、HER-2过表达型组、三阴性组(39.8%、73.1%、65.2%)均高于肿瘤细胞(15.4%、11.5%、17.4%)(P<0.05),在Luminal A型组与肿瘤细胞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肺部病灶活检难度大或者肺部活检组织较少等情况下,转移灶穿刺活检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自2013年10月至2016年12月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肿瘤中心接受淋巴结、骨、肝脏等转移灶穿刺活检的20例肺癌患者。对转移灶活检的必要性、转移灶活检的手段、准确性、标本质量、病理诊断及相关副作用进行分析。结果:从2013年10月至2016年12月,共20例患者于肿瘤中心行转移灶穿刺,其中行肾上腺转移灶穿刺1例、骨转移灶穿刺3例、肝脏穿刺4例、皮下包块穿刺5例、淋巴结穿刺7例,结合临床及免疫组化均考虑肺来源(其中肺腺癌13例、肺鳞癌2例、肺小细胞癌4例、1例最终只能确定为肺低分化癌)。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分子检测,其中3例患者因穿刺组织较少难以行分子检测,余12例患者分子检测结果显示EGFR敏感突变阳性率75%(9/12)、ALK融合基因阳性率16.7%(2/12)。所有转移灶穿刺患者均未见严重出血、感染或针道种植转移等并发症。结论:对临床高度怀疑肺癌并且伴有远处转移的患者,在肺部病灶活检难度大或活检组织取材不能满足分子检测时,转移灶穿刺活检可作为重要补充手段,达到较好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石见穿氯仿及乙酸乙酯部位在体外对血管内皮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至3-6代,采用MTT实验、Transwell小室迁移实验、体外小管形成实验观察石见穿氯仿及乙酸乙酯部位对HUVECs体外增殖、迁移、小管形成能力的影响。结果:3.125-25μg/ml的石见穿氯仿部位及乙酸乙酯部位作用于HUVEC 48h,增殖抑制率分别为17.36%-53.08%、9.53%-31.36%,而作用于人肺癌细胞A549增殖抑制率分别为7.10%-31.18%、2.24%-21.69%,两者相比有明显差异细胞毒作用(P=0.001)。3.125-25μg/ml的石见穿氯仿及乙酸乙酯部位作用HUVECs 12h后,迁移抑制率分别为5.39%-57.38%、1.92%-37.37%。3.75-25μg/ml石见穿氯仿部位作用24h时HUVEC小管形成数目减少且管腔不完整,相同浓度石见穿乙酸乙酯部位抑制作用较弱。结论:石见穿氯仿部位抑制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和小管形成作用明显优于乙酸乙酯部位,为石见穿发挥抗血管生成的主要作用部位。  相似文献   
19.
张善兰  钱晓萍  刘宝瑞  胡静  万莉  李茹恬  禹立霞 《江苏医药》2012,38(11):1257-1260,1236
目的探讨石见穿醇提取物体外对血管内皮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原代培养模型,通过MTT法观察石见穿醇提取物对HUVECs及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Transwell小室迁移、体外小管形成实验,观察石见穿醇提取物对HUVECs迁移、小管形成能力的影响。结果 12.5-200μg/ml的石见穿醇提取物作用于HUVECs48h,细胞增殖抑制率为17.73%-59.70%,明显高于其作用于人肝癌HepG2细胞的7.19%-39.66%(P<0.01);12.5-200μg/ml石见穿醇提取物作用HUVECs 12h后,迁移抑制率为1.83%-64.51%,且抑制作用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r=0.940,P<0.05);12.5-200μg/ml石见穿醇提取物作用于HUVECs 24h后,形成管腔数目明显减少,管腔不完整甚至消失。结论石见穿醇提取物在体外能够明显抑制HUVECs增殖、迁移和小管形成,改变血管内皮细胞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20.
PLGA是一种高分子聚合材料,由于其良好的缓释特性及生物相容性,常被用作紫杉醇药物的载体.将PLGA制备成药物投递系统,采用静脉给药、局部给药或口服给药等方式,与传统剂型化疗药相比,有更好的抗肿瘤优势.同时,利用这些剂型的缓释效果,延长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时间,可以有效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本文主要阐述了PLGA药物缓释系统用于常用抗肿瘤药物紫杉醇投递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