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81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分析国际医疗器械风险管理研究的现状及热点领域。方法计算机检索2002~2011年PubMed收录医疗器械风险管理相关文献,提取主题词等信息,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书目信息共现分析系统(BICOMB)、图形聚类工具包(gCluto)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对高频主题词词篇矩阵进行聚类可视化分析。结果共检出文献7 073篇,发表论文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发文量(第一作者发表论文数量)居前3位的国家分别是美国、英国和德国,中国位列第12位;期刊载文量前3位的国家为美国、英国和荷兰,中国位列第22位;发文量≥50篇的期刊有20种,均为临床医学类期刊;发文量≥5篇的作者有33人,最多为18篇。总共截取高频主题词124个,聚类分析聚为6类,0~4类为心脏瓣膜等假体、冠状血管支架、外周血管支架、植入式除颤器等生命支持设备、外科修复术用皮瓣及最小侵伤外科用腹腔镜等器材的风险报道、风险分析、风险评估及方法学专题研究;5类集中在以防控医疗器械不良反应、医疗失误、职业暴露、设备故障为基础的安全管理、风险控制、组织实施等有关研究。结论国际医疗器械风险管理研究文献发表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多数论文刊登在临床医学类期刊上;研究热点聚焦在血管成形术、人工假体置换、整形、微创等外科及危重医学、放射诊断与治疗等领域的风险评估、安全管理、质量改进等方面,以植入性、生命支持、有创性和辐射性医疗器械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特点为医疗器械风险管理与临床诊疗应用的安全有效、质量保障体系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92.
传统术前备皮与改良备皮对比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常规备皮方法与改良备皮方法对胸外科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 :选择营养状态良好 ,皮肤完整无瘢痕 ,无糖尿病及皮肤病行肺叶或全肺切除手术的病人 (后外侧切口 ) 60例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 3 0例 ,对照组采用传统备皮方法 ;实验组采用改良备皮方法 ,用肥皂水清洗手术区域 (范围同对照组 ) 3遍 ,然后用清水清洗干净 ,至水面无漂浮物、更换清洁衣服。备皮后对术野皮肤进行细菌培养。结果 :两组备皮后细茵培养结果无明显差异P >0 . 0 5。结论 :改良备皮方法可有效降低皮肤菌落数 ,与传统备皮比较具有操作简便 ,损伤小 ,患者容易接受的优点。  相似文献   
93.
IgA肾病患者肾间质容量和尿表皮生长因子测定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素敏  王英杰  路学文  杨林  段惠军 《临床荟萃》2006,21(16):1144-1146
目的探讨尿表皮生长因子含量与IgA肾病(IgAN)患者肾小球和肾间质病理改变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对70例有不同程度肾小管、肾间质损伤的IgAN患者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技术(RIA)测定尿表皮生长因子浓度;采用CMIAS2000多功能真彩色病理图像分析系统,进行测量肾小球的包曼囊、肾小管及血管面积总和以及所采集图像的总皮质面积。根据WHO诊断标准,将IgA 70例患者分为轻度病变组、中度病变组和重度病变组。另外,对照组为肾小球微小病变患者。结果尿表皮生长因子浓度:对照组为(56.8±6.7)μg/L,轻度病变组为(97.6±15.1)μg/L,中度病变组为(36.1±6.9)μg/L,重度病变组为(6.7±2.6)μg/L。4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肾间质容量:对照组为(18.6±1.8)%,轻度病变组为(23.0±2.9)%,中度病变组为(36.2±6.7)%,重度病变组为(55.0±6.5)%。4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肾间质容量反映肾间质小管的损害程度。尿表皮生长因子与肾小管、肾间质损伤有密切关系,可作为IgAN病变进展的标志。  相似文献   
94.
随着整体护理的逐步开展,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而在给心血管疾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时.指导患者掌握自己测量脉搏的方法,应是心内科护士熟练掌握的一项最基本要求。正常情况下,患者自己测量脉搏的方法(本文中均指桡动脉测量法)没有明确规定,护上只能按照护理教科书上医护人员使用的测量方法指导患者,患者应用起来既不舒服,也不易准确掌握。为此,我们在临床中摸索出另外2种方法,即“示指测量法”和“拇指测量法”,并与常规的方法进行比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5.
北京市流动人口妇女生殖道感染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调查流动人口妇女生殖道感染情况,我们对北京市通州区八里桥地区987例育龄妇女进行的生殖道感染调查,先将其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6.
长期卧床患者尿培养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卧床患者由于运动量减少,营养吸收不良,免疫能力下降,各种侵入性操作,滥用抗生素等原因,极大地增加了被病原菌感染的机会,而尿路感染更是临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  相似文献   
97.
气囊导尿管在留置尿管过程中时常发生尿管滑脱现象,甚至合并尿道出血、尿道撕裂伤及尿道坏死等并发症。本文对9例留置气囊尿管滑脱的脑卒中患者进行了观察和原因分析,并制定相应对策,取得了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8.
有毛细血管内增生的致密物沉积病一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致密物沉积病(dense deposit disease DDD)在国内少见,而有毛细血管内增生的DDD更少见,后者与急性肾炎的病理相似,如可有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多形核白细胞浸润和上皮下驼峰样电子致密物等,但性质及治疗不同,因此需鉴别。另外,有报道急性肾炎可转变成DDD,这就使有毛细血管内增生特点的DDD的诊断问题变得更为复杂。现报告一例表现独特的DDD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牡荆素对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牡荆素40、80 mg/(kg·d)组,每组15只。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90 min)/再灌注(24 h)损伤模型。术前1周及模型制作前30 min,各组分别ip相应药物,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观察牡荆素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指数及梗死体积的影响,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监测再灌注后大鼠缺血侧局部脑血流量的动态变化,测定缺血侧脑组织活性氧(ROS)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含量、Caspase-3活性及12羟二十烷四烯酸(12-HETE)、15羟二十烷四烯酸(15-HETE)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Bcl-2、Bax、ALOX15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ALOX15蛋白、p38MAPK及p-p38MAPK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神经缺失症状评分、脑指数及梗死体积显著升高(P<0.01),ALOX15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及p38MAPK和p-p38MAPK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1),同时Caspase-3活性、Bax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而Bcl-2 mRNA表达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牡荆素预处理能能显著改善模型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降低脑指数,减少梗死体积,增加缺血侧大脑局部血流量,明显增加缺血侧脑组织Bcl-2m RNA表达(P<0.05、0.01),提高SOD活性(P<0.05、0.01),降低ALOX15 mRNA、Bax mRNA和ALOX15、p38MAPK和p-p38MAPK蛋白表达(P<0.05、0.01),下调Caspase-3活性、15-HETE、12-HETE的表达和MDA水平(P<0.05、0.01)及减少ROS的生成(P<0.05、0.01)。结论牡荆素对局灶性缺血大脑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并可改善缺血侧大脑血流供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为通过12/15-LOX信号抑制p38MAPK介导的细胞凋亡,同时降低氧化应激和炎症,从而减轻脑I/R损伤。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研究少腹逐瘀汤对输卵管炎性不孕大鼠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的作用。方法 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法构建大鼠输卵管炎性不孕模型,造模成功雌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少腹逐瘀汤(以生药计5g·kg-1,临床等效剂量)组、盐酸左氧氟沙星(阳性药,80mg·kg-1)组,另取10只大鼠作为对照组。各组于成模后第8天开始ig给药,每天1次,连续30d,对照组和模型组ig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各组雌鼠与成熟雄鼠按2∶1合笼,观察受孕率;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输卵管病理变化;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输卵管组织中NLRP3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输卵管组织中NLRP3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mRNA水平。原代培养大鼠输卵管上皮细胞,10nmol·L-1脂多糖(LPS)刺激24h制备炎症模型,造模同时给予10mg·L-1盐酸左氧氟沙星、10mg·L-1少腹逐瘀汤处理,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NLRP3蛋白表达;qRT-PCR法检测细胞中NLRP3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水平。结果 对照组的受孕率为60%,模型组的受孕率为40%,盐酸左氧氟沙星组和少腹逐瘀汤组的受孕率均为80%。对照组大鼠输卵管结构清晰,黏膜皱褶丰富,黏膜上皮细胞排列整齐,管腔通畅;模型组大鼠的输卵管结构分界欠清,黏膜皱褶消失,黏膜上皮细胞排列紊乱,管腔狭窄,出现梗阻和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等情况;盐酸左氧氟沙星组与少腹逐瘀汤组大鼠输卵管结构有改善,管壁组织结构尚清晰,黏膜上皮细胞排列欠规整,管腔通畅,仅少量炎性细胞浸润。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输卵管组织的NLRP3蛋白和NLRP3、IL-1βmRNA水平显著上调(P<0.001);与模型组比较,少腹逐瘀汤组输卵管组织的NLRP3蛋白和NLRP3、IL-1βmRNA水平显著下降(P<0.05、0.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输卵管上皮细胞NLRP3蛋白和NLRP3IL-1βIL-6TNF-αmRNA水平显著上调(P<0.05、0.01、0.001);与模型组比较,少腹逐瘀汤组NLRP3蛋白和NLRP3IL-1βIL-6TNF-αmRNA水平显著下降(P<0.05、0.01)。结论 少腹逐瘀汤治疗输卵管炎性不孕症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NLRP3介导的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