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0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4篇
儿科学   76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45篇
内科学   69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83篇
预防医学   30篇
药学   34篇
中国医学   55篇
肿瘤学   1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5 毫秒
11.
人工流产是一种终止早期妊娠的常用手术方法.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人工流产术中部分病人疼痛较严重,不能配合手术,甚至出现人流综合症.  相似文献   
12.
复方黄芪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0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复方黄芪颗粒治疗慢性乙肝(CHB)抑制病毒复制的疗效。方法:对84例CHB患者采取分组对照治疗方法,治疗组用复方黄芪颗粒,对照组用干扰素。结果:治疗组显效率43.3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后HBeAg及HBV DNA阳性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或P<0.01),HBeAg转阴率43.33%,HBV DNA转阴率44.83%,后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HBeAg—抗—HBe的血清转换率为38.46%。HBV—DNA下降10^2拷贝/m1以上者52.78%,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门冬氨酸转氨酸(AST)及胆红素(SB)均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结论:复方黄芪颗粒具有较好的抑制HBV复制、改善临床症状及肝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13.
羊水栓塞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低,死亡率高。我院1990年1月至2002年10月分娩总数为8925例,发生羊水栓塞6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法洛四联症合并畸形与平均额面心电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洛四联症是临床较为多见的一种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约占所有先天性心脏病的10%,在1岁以后的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中约占70%。它可以合并多种畸形,常见的有主动脉一肺动脉侧枝或动脉导管开放、房间隔缺损(ASD)、右位主动脉弓等。随着心血管内科、心胸外科、体外循环及重症监护等技术的迅猛发展,几乎所有法洛四联症患儿均可行外科手术治疗,且多为根治性手术,手术死亡率已降至5%以下,且远期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在冠心病随访门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12月冠心病随访门诊接诊的2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看病流程;选取2017年1~6月冠心病随访门诊接诊的2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常规看病流程的基础上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比较两组冠心病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冠心病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冠心病随访门诊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可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对冠心病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法乐氏四联症根治术后运动功能和运动风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法乐氏四联症 (TOF)根治术后运动功能和运动风险 ,并探讨相关因素对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5 4例TOF根治术后患儿依次进行心电图、2 4小时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运动试验。结果 除 13~ 14岁年龄组外 ,其余各组TOF根治术后患儿静息心率和收缩压与正常同龄儿童差异无显著性 ,但其极量心率和最大收缩压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TOF术后患儿运动耐量平均为正常同龄标准的 ( 81 7± 13 8) %。运动耐量与肺动脉瓣返流程度、体外循环时间、手术年龄、右室流出道梗阻程度呈负相关。 18例存在室性心律失常的患儿平均运动耐量为 ( 6 9 4± 2 0 1) % ,35例无室性心律失常的患儿平均运动耐量为 ( 85 5± 7 8) %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t=3 2 2 8,P <0 0 1)。2例患儿运动诱发频发多源室性早搏。结论 TOF术后运动功能较正常同龄降低约 2 0 % ,影响运动功能的主要因素包括右室收缩压增高、中 重度肺动脉瓣返流、手术年龄、体外循环时间和心律失常。运动诱发频发多源室早提示存在严重的血流动力学异常 ,发生室性心动过速的风险增高。早期进行手术 ,术后血流动力学正常或接近正常的TOF患儿远期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SARS患者肝功能异常情况及中西医结合疗法对其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48例SARS确诊患者随机分入中西医结合试验组(中西医组)及西医对照组(西医组),中西医组患者服用中药3周,所有患者于第1天检测血清ALT、AST、TBil,以后每周复查1次,中药疗程结束所有患者行末次抽血查肝功能。结果:①所有患者均出现肝功能异常,尤以ALT显著。中西医组和西医组首次查ALT异常总例数分别为20例和8例,疗程结束后异常数分别为13例和19例。在首次及治疗过程中中西医组和西医组查AST异常例数分别为9例和6例,BTil异常例数分别为11例和7例,疗程结束后两组ALT异常数分别为1例和3例,TBil两组均仅1例异常。②中西医组查ALT达到最高值为(81.54±49.25)U/L,之后平稳下降至末次的最低值(46.92±29.20)U/L,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西医组ALT一直呈上升趋势,最低值为(53.96±48.95)U/L,疗程结束后达到最高值(80.80±56.26)U/L。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ALT平均值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SARS患者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有肝功能异常,尤以ALT显著。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在减轻肝脏损害、促进肝功能恢复、加速患者病情的全面康复方面要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426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临床疗效评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总结426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治疗经验,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时机及疗效。方法:所有病例均采用常规中西医结合保肝、退黄、支持、对症等治疗,部分病例应用人工肝及抗病毒治疗,总结疾病不同阶段的疗效与并发症情况。结果:426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总有效率31.5%,病死率14.5%,无效率54.0%,其中早期有效率93,9%.中期有效率57.1%,晚期有效率仅为11.6%。结论: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治疗的有效率较低,目前仍缺乏特效治疗手段。但对早期、中期重型肝炎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仍有较好效果,因此早期合理治疗是重型肝炎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非酮症高血糖性偏侧舞蹈症(HC-NH)的MRI特征性表现,以降低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HC-NH的MRI表现。结果:9例均累及基底节区,7例为单侧,2例为双侧,累及一侧苍白球5例,累及一侧苍白球及尾状核头部1例,累及双侧苍白球3例;9例T1WI均呈高信号,5例T2WI呈稍低信号,4例T2WI呈等信号,9例FLAIR呈略高信号,9例DWI弥散均不受限。结论:HC-NH临床表现为高血糖患者不自主舞蹈样运动,MRI主要表现为对侧基底节区T1WI高信号。该病临床及MRI表现有特征性,提高对其认识,可减少误诊,为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食管心房调搏(TEAP)在儿童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机制研究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行TEAP检查且后期行射频消融术(RFCA)的50例PSVT患者的电生理资料。结果以经心内电生理检查(IEPS)为诊断金标准,TEAP对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左侧房室旁道(LAP)、右侧房室旁道(RAP)的灵敏度分别为92.9%、83.1%、90%,特异度为86.4%、100%、95%,准确性为90%、96%和94%。TEAP对AVNRT诊断符合率为92.9%(26/28),其中对慢快型AVNRT的诊断符合率为100%,而2例快慢型的AVNRT均被误诊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TEAP对AVRT诊断的符合率为86.4%(19/22),3例被诊断为慢快型的AVNRT。结论 TEAP对儿童PSVT发生机制的判定及初步定位具有很好的临床实用价值,但对少数PSVT发生机制的判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