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6篇
  2019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原位冷冻保存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的目的是分离纯化、大量扩增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在细胞原住冻存后通过鉴定其生物学特性有无变化。以探讨这种原位冻存方法的可行性。采用常规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并扩增骨髓MSC,将培养扩增的细胞用含10%二甲亚砜、30%胎牛血清、DMEM—LG的细胞冻存体系,以不同的细胞贴壁密度在细胞培养瓶内原住冻存于-70℃冰箱内。冻存后第4,8和12周在38℃至40℃的水浴中复苏冻存的贴壁细胞,通过细胞周期分析并检测其多向分化功能以鉴定该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MSC不经消化,直接在培养瓶内原住冻存于-70℃低温冰箱,3个月内细胞生物学特性没有明显改变,细胞仍具有向成骨、脂肪和成软骨细胞多向分化的能力。结论:体外培养的骨髓MSC原住贴壁冻存于-70℃。至少在12周内不影响其生物学功能,此种短期冷冻保存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32.
MTT比色法在LAK和NK细胞毒活性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本文报道MTT比色分析法检测了LAK和NK细胞毒活性(简称LAK活性,NK活性)的方法,试验证实效应细胞或靶细胞经MTT作用后,细胞数与其产生的甲(Formazan)产物呈良好的线性正相关,效靶细胞共同孵育4小时再加入MTT作用后,用酶联仪对540nm的波长各孔的吸光度,效靶细胞比例在40:1~4:1之间,其LAK,NK活性随着效靶比例的增高而增强,并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33.
背景:肿瘤患者接受高剂量化疗时,细胞毒药物不仅对肿瘤细胞产生杀伤作用,对正常组织细胞甚至组织干细胞也产生一定损伤.目的:探讨细胞毒药物体外对小鼠肺组织间充质干细胞和骨组织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及分化能力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对照观察,于2007-05/2008-08在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细胞生物学室和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肿瘤科完成.材料:清洁级3~5周龄C57BL/6小鼠3只,由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方法:从胶原酶消化的小鼠肺组织和骨片中分离培葬肺组织间充质干细胞和骨组织间充质干细胞,并在含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的α-MEM培养液中培养、传代、扩增.采用MTT法测定马利兰、阿霉素、环磷酰胺、足叶乙甙,甲氨蝶呤、长春新碱、顺铂对两种间充质干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参照文献设置药物浓度范围,并设立窄白对照,仅加入含体积分数为10%胎生血清的α-MEM培养液.药物作用后,分别诱导两种间充质干细胞向脂肪和成骨细胞分化.主要观察指标:不同药物作用后,肺组织间充质干细胞和骨组织间充质干细胞的生长抑制、增殖情况及分化能力.结果:①在治疗剂量范围内,肺组织间充质干细胞和骨组织间充质干细胞对环磷酰胺、马利兰和甲氨蝶呤耐受,而对长春新碱、足叶乙甙、顺铂、阿霉索中度敏感.肺组织间充质干细胞和骨组织间充质干细胞对环磷酰胺、马利兰的敏感性相似,但小鼠肺组织间充质干细胞对甲氨蝶岭、长春新碱、足叶乙甙、阿霉素的敏感性均低于骨组织间充质干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高于骨组织间充质干细胞.②与空白对照比较,环磷酰胺、马利兰和甲氨蝶呤作用后对两种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能力影响较小.⑨在环磷酰胺、马利兰、甲氨蝶呤、长春新碱和足叶乙甙等约物作用24 h内,两种间充质干细胞仍能被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药物作用72 h后,两种间充质干细胞向脂肪和成骨细胞的分化能力减弱甚至消失.环磷酰胺、马利兰和甲氨蝶呤对肺组织间充质干细胞和骨组织间充质干细胞的分化功能影响相对较小.结论:细胞毒药物对小鼠肺组织间充质干细胞和骨组织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毒性作用,但不同组织器官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对细胞毒药物的敏感性存在一定差异;药物作用后可影响两种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能力.  相似文献   
34.
为了研究炎性微环境对于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从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关节液中分离得到间充质干细胞,以流式细胞术测定其免疫学表型,以成骨和成脂肪诱导检测其多向分化能力,将其与CD14^+的单核细胞共同培养并以抗酒石酸的酸性磷酸酶染色检测对破骨细胞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关节液中分离得到的间充质干细胞高达CD105,CD73,CD29,CD44,CD166和HLA—ABC,低表达CD34,CD45,CD31,HLA—DR,CD80和CD86;与健康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相比,其向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分化的能力下降,而且其支持更多的破骨细胞生成(P〈0.05)。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关节液中存在的间充质干细胞具有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相似的表型,但是其多向分化能力下降,更有意义的是其支持破骨细胞生成的能力增强。本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病理微环境中的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35.
本文根据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β亚基 (β hCG )序列用多针同步固相多肽合成技术合成了一系列短肽 ,用T细胞增殖法进行T细胞表位的筛选。结果表明 ,合成的肽纯度高 ,结构正确。完全满足细胞表位筛选的要求。β hCG (19 30 )、 (37 48)、 (85 96 )、 (136 145 )段肽与对照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为免疫活性较高的区域。  相似文献   
36.
间充质干细胞定向成骨细胞分化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元林  于晓妉  刘晓丹  李秀森  毛宁 《医学争鸣》2006,27(17):1551-1554
目的:探讨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分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定向成骨细胞诱导分化中细胞蛋白表达谱的改变. 方法: 从人骨髓细胞中分离获得MSCs,经细胞表型及多向分化能力测定鉴定MSCs的纯度和功能后,采用定向成骨细胞分化诱导培养体系,于分化后14 d分别提取未分化细胞及分化后细胞的总蛋白,双向电泳分析,确定蛋白差异点,经酶切后行蛋白肽质量指纹谱鉴定差异蛋白表达. 结果: 双向电泳找到38个蛋白差异点,质谱分析鉴定出23个差异蛋白分子表达. 结论: 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可高通量筛选与MSCs定向诱导成骨细胞分化相关的重要蛋白.  相似文献   
37.
应用IRES序列研究人FL与Tpo基因在转染HFCL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应用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序列对逆转录病毒介导的人Flt3 配基(FL)与血小板生成素(Tpo) 基因在骨髓基质细胞系HFCL中的表达。方法 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将IRES序列与FL和Tpo 基因构建到逆转录病毒载体中,脂质体法将重组质粒pLFTSN 和空载体pLXSN转染PA317细胞,经G418 筛选。用抗性克隆培养上清感染HFCL细胞,RTPCR和基因组DNAPCR分析mRNA的表达及基因组整合情况,CFUGM 集落法和Tpo 依赖株法测定生物学活性。结果 成功构建出含IRES序列的FL与Tpo 基因逆转录病毒载体,mRNA水平及基因组中整合有FL与Tpo 基因,生物学活性测定表明转染的骨髓基质细胞同时分泌FL与Tpo。结论 IRES序列调控FL与Tpo 双基因在骨髓基质细胞中同时独立表达,为进一步研究转基因骨髓基质细胞对造血调控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骨髓微环境对间充质干细胞(MSC)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从初诊的AML患者骨髓中分离得到MSC,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其免疫学表型,MTT法检测其增殖能力,以成骨、成脂肪和成软骨诱导检测MSC的多向分化能力。结果:从初诊AML病患者骨髓中分离得到的MSC呈现出经典的成纤维细胞样形态;其细胞表面高表达CD29,CD44,CD73,CD105和HLA-ABC,低表达CD14,CD31,CD34,CD45,CD80,CD86和HLA-DR。与健康人骨髓MSC相比,其增殖能力未见显著差别,但是其成骨细胞分化的能力显著增强。结论:初诊的AML患者骨髓中存在的MSC具有与健康人骨髓MSC相似的细胞形态、免疫表型和增殖能力,但是其成骨分化能力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39.
人干细胞生长因子(human stem cell growth factor,hSCGF)是一种早期造血调控因子。已知人干细胞生长因子具有两种形式,包括全长分子hSCGF以及在Ca^2+依赖糖识别结构域(calcium-dependent carbohydrate recognition domain,CRD)内缺失78氨基酸的截短型分子hSCGFβ。hSCGFβ的造血刺激活性具有严格的种属特异性。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hSCGF能否协同刺激小鼠彬单系祖细胞增殖。为克服hSCGF的cDNAGC含量较高的困难,本研究以两步PCR的方法从人胎肝cDNA文库(Clontech)中成功克隆hSCGFcDNA,进而将hSCGF成熟肽编码序列亚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GEX4T-2中,融合表达。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低温诱导(28℃)。重组表达产物主要以可溶蛋白的形式存在于裂解上清中,利用亲和层析纯化融合表达蛋白。对重组蛋白的造血刺激活性分析表明,不同于截短型分子hSCGFβ。全长分子hSCGF能够刺激小鼠骨髓彬单系造血祖细胞增殖。结论:hSCGFCRD不直接结合受体。可能具有其他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40.
用人TF-1细胞系检测GM-CSF活性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粒单系集落刺激因子(GM—CSF)是正常髓系造血的重要调控因子,具有刺激粒-巨噬系等多种造血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功能。近几年来,临床上已用重组GM—CSF治疗放、化疗后所引起的粒细胞减少症,取得了一定疗效。长期以来,GM-CSF的活性检测多采用半固体粒-巨噬单系集落培养方法,此方法需时长(约14天),操作复杂,影响因素多,结果不稳定,难以满足快速检测多批量基因工程重组GM—CSF产品的迫切需要。TF—1细胞是GM—CSF、IL—3和EPO依赖性细胞系,我们以TF-1细胞为反应细胞,建立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