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9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22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27篇
基础医学   31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98篇
内科学   75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89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171篇
预防医学   7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9篇
  2篇
中国医学   111篇
肿瘤学   30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目的:探讨腹膜假性粘液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03~2007年我科收治的7例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诊治经验,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7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病理证实。术后4例辅以化疗,3例未行特殊治疗。随访,2例1年内死亡,最长存活者已达4年。结论:腹膜假性粘液瘤是一种少见病,术前诊断较为困难,腹腔穿刺抽出胶样液应首先考虑该病的可能性,B超和CEA检查对诊断可能有帮助。外科手术治疗仍是目前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2.
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预防李硕杨锡光988年至1991年间,我们采用带蒂大网膜及纵隔胸膜覆盖吻合口方法,治疗食管癌67例未发生吻合口瘘,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男性61例,女性6例,年龄38~74岁,中位年龄54岁,胸中段食管...  相似文献   
43.
北京地区学龄儿童变应性鼻炎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北京城区学龄儿童变应性鼻炎的主要变应原、伴发结膜炎的情况及其与气道高反应的关系.方法 2006年和2007年8-9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耳鼻喉科门诊就诊的100例6~14岁的变应性鼻炎患儿为病例组,小学健康儿童(无变态反应性疾病)30名为正常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及吸入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随机选取病例组中53例鼻炎患儿和对照组30名儿童做乙酰甲胆碱气道激发试验(methacholine bronchial provocation test,Mth BPT).结果 ①变应性鼻炎组中螨、霉菌、艾蒿、猫狗毛、夏秋季花粉、葎草SPT阳性率较高,分别为55%、39%、36%、34%、31%、27%、22%.②变应性鼻炎组中各年龄组螨SPT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艾蒿和夏秋季花粉随年龄增加SPT阳性率明显增JJ玎(x2=7.51,6.29,P均<0.05).③变应性鼻炎合并结膜炎患儿为65%.合并结膜炎组患儿变应原阳性数量高于单纯变应件鼻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6,P<0.05).④变应性鼻炎症状越重,变应原阳性数幂越多(r=0.21,P=0.04),越可能合并变应件结膜炎(r=0.31,P=0.002).⑤变应性鼻炎组53例患儿乙酰甲且日碱气道激发试验阳性率为77%,正常对照组儿童为1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8.56,P<0.0001).变应性鼻炎组激发试验阳性的发生概率是正常对照组的17.08倍(95%可信区间5.38~54.26).结论 北京城区儿童8-9月变应性鼻炎就诊高峰和花粉变应原有关,其中艾蒿、夏秋季花粉和年龄有相关性.变应性鼻炎合并结膜炎发病率高,应注重结膜炎的诊断和治疗.变应性鼻炎儿童气道反应性增加,应对其积极治疗,减缓和预防哮喘的发生.  相似文献   
44.
潮气肺功能测定支气管舒张试验对婴幼儿哮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硕  刘传合  宋欣  赵京  陈育智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19):1475-1476,1480
目的对婴幼儿哮喘和肺炎患儿行支气管舒张剂吸入前后潮气呼吸容积曲线检测,探讨各肺功能参数改变特点,为临床医师诊断婴幼儿哮喘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择婴幼儿哮喘患儿105例,肺炎患儿26例。使用Jaeger公司Masterscreen Paed型肺功能仪,镇静后行支气管舒张剂吸入前后潮气呼吸容积曲线检测。根据婴幼儿患儿基础肺功能测定结果分轻度通气障碍组(达峰时间比≥15%,59例)和重度通气障碍组(达峰时间比<15%,46例)进行比较。结果1.肺炎患儿予支气管舒张剂后,除潮气量上升(P<0.01),呼吸频率亦增加(P<0.05),其他指标改善均无统计学意义。2.所有哮喘患儿予支气管舒张剂后,其潮气量、吸气时间、达峰容积比上升,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3.吸呼比、达峰时间较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略有升高,但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而呼气时间、呼吸频率几乎无变化。轻、重度组比较发现,轻度组支气管舒张试验前后各参数均无显著改善(P>0.05),而重度组患儿除呼吸频率、呼气时间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前后无明显改善外,其他参数均显著上升(P<0.05),尤以潮气量、达峰时间比、达峰容积比改善最显著。结论婴幼儿哮喘患儿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前后改变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呼吸道可逆性阻塞特征,尤其在重症喘息患儿的意义更大。使用潮气呼吸模式进行潮气肺功能检测有其局限性,临床医师应结合患儿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45.
目的 评价脉冲振荡法在学龄前儿童支气管激发试验中应用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门诊就诊并疑诊哮喘的61例3~6岁患儿,采用脉冲振荡法结合Cockcroft测定法(2min潮气吸入激发剂法)吸入给予激发剂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分析其脉冲振荡法中肺功能各参数的变化情况。结果 61例患儿中,气道反应性增高即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者58例(95.1%),其中重度升高3例(4.9%),中度升高18例(29.5%),轻度升高28例(45.9%),极轻度升高9例(14.8%)。在激发试验的不同阶段,激发后患儿除潮气量较基础值降低以外,其他各气道阻力值(呼吸系统总阻力、呼吸道总阻力、中心呼吸道阻力、共振频率、电抗面积、周边弹性阻力)均较基础值显著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雾化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除潮气量较激发后增加,其余各气道阻力值均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患儿吸入激发剂后,出现呼吸频率增快者占18.0%,出现咳嗽者占68.9%,肺部听诊可闻及哮鸣音者占18.0%,血氧饱和度下降≥5%者占37.7%。给予吸入支气...  相似文献   
46.
对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管理的管理措施、管理团队、管理流程及管理现状进行综述,以求增强医务人员对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管理现状的了解,加强对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管理的重视。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正畸种植结合综合护理干预矫治先天性缺失牙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口腔科收治的先天性缺失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5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给予种植治疗,研究组给予正畸联合种植治疗,治疗期间两组均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矫治效果及满意度,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牙齿功能及美学评分,统计两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牙齿美观程度、治疗效果及护理效果满意率分别为93.33%、92.00%、93.33%、92.00%,高于对照组的77.33%、74.67%、77.33%、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语言、咀嚼、吞咽、红色美学指数(Pink esthetic score,PES)和白色美学指数(White esthetic score,WES)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1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  相似文献   
48.
1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23岁,因脐周疼痛一周,来院门诊治疗,否认有癫痫家庭史,无药物过敏史。查体:生命体征平稳,脐周皮肤红肿明显,皮温较高,触之易痛,可见有少量血性浓性分泌物溢出,全腹元压痛、反跳痛,患者有洗澡后不擦净脐内容物的习惯础诊断为肚脐感染,给予引流,氟罗沙星0.4g静滴,每日1次。患者服药10小时候后,突然出现呼吸急促,意识丧失,四肢抽搐,口吐白沫,眼球上翻。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究骨代谢标志物在乳腺癌骨质疏松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住院接受治疗的182例乳腺癌骨质疏松患者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对本研究对象的骨代谢标志物BALP以及uNTx水平进行检测,统计并对比治疗前后乳腺癌骨质疏松患者骨代谢标志物的变化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影响乳腺癌骨质疏松患者骨代谢标志物水平的因素。结果乳腺癌骨质疏松患者骨代谢标志物BALP以及uNTx水平明显高于正常水平(P0.05),治疗后两者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骨代谢标志物BALP以及uNTx水平与患者骨转移数目呈正相关(P0.05),与骨痛程度无明显联系(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骨代谢标记物和骨转移数目是影响患者近期疗效的相关因素。结论骨代谢标志物水平与骨质疏松有着密切联系,可作为乳腺癌骨质疏松的理想诊断指标,且该指标相对于影像学检查反应敏感性更强。  相似文献   
50.
1例大面积紫杉醇注射液渗漏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化疗患者输液过程中容易出现药液渗漏现象,2005年7月,我院对1例患者行紫杉醇注射液(TAX)化疗时出现大面积渗漏,漏液量约为200ml,经过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后,患者预后良好且不影响下次化疗。在这次护理过程中我们采取的护理措施不仅包括化疗药物外渗的一般处理原则,还特别进行了局部清疮,外部喷洒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bFGF),使创面快速愈合,减轻了患者痛苦,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