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1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51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8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29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57篇
内科学   13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3篇
特种医学   43篇
外科学   43篇
综合类   208篇
预防医学   83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29篇
  1篇
中国医学   122篇
肿瘤学   6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研究采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结合小波变换-人工神经网络算法用于烟酸片的无损含量测定。方法:所有光谱通过载有InGaAs检测器和光纤探头的傅立叶变换近红外装置获得。所有样品在12000cm^-1到4000cm^-1扫描,每个样品光谱扫描64次,光谱预处理采用一阶导数。特定波段7999.599~3999.8cm^-1用于建模,线性范围:50%~150%。结果:预示集平均回收率100.06%,RSD%为1.5。为确证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应用的可行性,预示集与参比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进行比较,采用配对比较t检验,近红外法与紫外光谱法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快速,简便,无损,能够用于烟酸片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胺碘酮转复心房颤动(房颤)并维持窦性心律(窦律)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持续性房颤患者,复律前均进行适当的病因治疗。48例患者给予胺碘酮,第1周每次200 mg,tid,第2周每次200 mg,bid,第3周以后,每次给予维持量200 mg,每周5次。如第2周房颤未转复窦律者,可给予一次体外电复律。结果35例在服用胺碘酮负荷量时(2周内)转复为窦律,其余13例患者于第3周采用了电复律,11例首次150 J复律成功,2例第2次200 J复律成功。6例患者分别于复律后0.5,0.6,1.0,1.2,2.0,3.0 a房颤复发。发生不良反应者4例(8.3%)。结论胺碘酮是房颤转复窦律并维持窦律的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放疗诱导后的耐放疗宫颈癌Hela、Siha细胞系顺铂耐药情况及经典Wnt通路相关分子在其化疗耐受中的作用。方法:分割剂量多次照射诱导宫颈癌细胞并成功建立耐放疗细胞系,将细胞分为R0组(空白对照)、R1组(分割剂量4GY,照射6次)和R2组(分割剂量6GY,照射4次)。CCK8法进行耐药实验,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Wnt/β-catenin通路及耐药分子表达情况。结果:Hela R0、R1、R2顺铂IC50分别为3.86、6.65μmol/L和6.53μmol/L,Siha R0、Siha R1、Siha R2顺铂IC50分别为4.79、7.25μmol/L和7.98μmol/L;与R0组相比,其他两组的IC50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放疗诱导宫颈癌Hela、Siha细胞中经典Wnt通路分子在基因与蛋白水平受到激活,其下游基因C-Myc、Cyclin D1表达增多,放疗诱导Hela细胞中耐药蛋白ABCB1、ABCG2表达升高,而放疗诱导Siha细胞中上述耐药蛋白变化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经典Wnt通路可能是放疗诱导宫颈癌细胞化疗耐受性获得的重要机制,这为复发性宫颈癌患者提供了潜在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评估纳米二氧化锆(nano-ZrO2)对人类口腔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的纳米ZrO2颗粒(0、10、30、60、100、150、250 μg·ml-1)对Human epidermoid carcinoma(KB)细胞分别进行24、48、72 h的染毒,应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结果 ①24、48 h低浓度纳米ZrO2染毒时KB细胞活性较高;②24、48 h高浓度nano-ZrO2染毒时没有对KB细胞的活性产生明显影响;③染毒72 h之后KB细胞活性没有发生显著变化,nano-ZrO2对KB细胞也不具有细胞毒性.结论 在适当浓度下,nano-ZrO2对KB细胞活性无明显毒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正常及制备的肝硬化大鼠模型的肝脏组织观察H2S过载及不足状态下肝细胞的增殖变化。方法雌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NF组(正常对照组)、SF组(正常H2S增加组)、PF组(正常H2S减少组)、HF组(肝硬化对照组)、SHF组(肝硬化H2S增加组),PHF组(肝硬化H2S减少组)。分组比较门静脉压力及门静脉血浆H2S含量,免疫组化法观察CSE及Ki-67的表达,免疫荧光双重染色观察CSE及Ki-67是否在同一细胞表达。结果随着给予H2 S供体及H2 S的抑制剂,HF组H2S含量明显低于NF组(P<0.01),SHF组和SF组中,给予H2S供体均能使H2S含量升高(P<0.01),给予H2S供体使H2S含量进一步升高(P<0.01);HF组CSE表达明显低于NF组(P<0.01),SF组H2S表达较SHF组均减少(P<0.01)。H2S对正常大鼠无明显作用;HF组Ki-67表达明显高于NF组(P<0.01),SF组H2S表达较SHF组增加(P<0.01),Ki-67表达在正常大鼠无明显作用。结论 NaHS作为H2S供体可能具有抑制实验性肝硬化大鼠肝组织内细胞增殖的作用,H2S可能通过抑制星状细胞和肝血管平滑肌细胞从而对肝硬化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通过左肺上叶切除术的手术护理和手术配合。方法对53例左肺上叶切除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结果全组53例手术过程顺利,未发生并发症,均痊愈出院。结论熟练的手术配合和护理对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缩短手术时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翻译的中文版吞咽障碍指数(dysphagia handicap index,DHI)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特征,评定吞咽障碍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对DHI量表进行系统化翻译并对100例吞咽障碍患者、8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评估,重测60例。从内部一致性信度和重测信度两方面对DHI进行信度分析;采用有吞咽障碍组和健康人进行群组效度分析;吞咽障碍特异性生存质量量表(swallowing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SWAL-QOL)与DHI量表进行集合效度与区分效度的分析比较。此外,电视荧光吞咽造影检查(video fluoroscopic swallowing study,VFSS)作为吞咽障碍检查的"金标准",本文对DHI量表与VFSS检查吞咽障碍严重程度的关系也进行了效度的分析。结果:因子分析共提取6个公因子,且均可代表一定的量表内容。群组效度独立t检验结果,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集合效度与区分效度Pearson相关系数绝对值越接近1,项目之间相关性越大。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α系数0.70信度良好。重测信度由(ICC)相关系数分析。结论:DHI对吞咽障碍患者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适合大陆人群,是一个临床有效的、统计学上强有力的患者报告结局量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经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前后,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中β抑制蛋白2(β-arrestin 2)的水平变化及其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取入院后采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周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30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血糖控制达标:空腹血糖< 7.0mmol/L,餐后2h血糖<10.0mmol/L,个体日间血糖波动<5.0mmol/L)2周测定空腹血糖、胰岛素及血清β-arrestin2水平,并计算各组样本中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胰岛素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结果:新诊断T2DM患者经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血糖达标后血清β-arrestin2水平、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高于治疗前;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新诊断T2DM患者血清β-arrestin2水平显著升高,可有效缓解胰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