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3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针对端粒酶hTERT基因的小片段发夹RNA对人肿瘤细胞(HeLa)端粒酶基因的干扰及对肿瘤端粒酶的抑制作用。方法:体外合成制备shRNA,并用磷酸钙转染法转染HeLa细胞,分别用TRAP-银染法和PCR-EIA法检测端粒酶活性。结果:将制备的46个碱基的小片段发夹RNA转染HeLa细胞后端粒酶活性明显下降。结论:shRNA对肿瘤端粒酶hTERT基因表达有明显的干扰作用, 可望为临床开展对其他肿瘤端粒酶基因干扰抑制的实验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2.
目的 了解妇科门诊患者HPV感染率、亚型分布以及不同年龄HPV感染状况,为防治HPV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8年10月~2011年7月来该院妇科门诊就诊的11 461例患者进行登记,并采集其阴道、宫颈分泌物作为标本,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进行21种HPV基因型的分型检测.用EXCEl 2007和SPSS 17.0软件建立数据库及统计分析,HPV感染率比较采用统计学x2检验.结果 ①HPV阳性总检出率为44.45%(5 094/11 461),高危型别感染率为40.54%(4 646/11 461),低危型别感染率为4.26%(488/11 461),单一型别感染率为30.89%(3 540/11 461),多重型别感染率为14.00%(1 604/11 461);②HPV感染率最高的亚型为HPV16型(15.55%),且以单一感染和双重感染为主;③不同年龄检查者的HPV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7.03,P<0.01),随着年龄的增加,HPV的感染率逐渐增加(趋势性x2=76.67,P<0.01),不同年龄的HPV感染者感染不同的高低亚型构成上有统计学意义( x2=121.70,P<0.01),不同年龄的HPV感染者单一及多重感染构成上也具有统计学意义(x2=121.70,P<0.01),各年龄HPV感染者均以单一及高危感染为主,但在30岁以下及60岁以上年龄HPV感染者中高低危合并多重感染高于其他年龄段.结论 该院妇科门诊患者HPV感染率处于较高水平,HPV感染率最高的亚型为HPV 16.不同年龄检查者HPV感染率不同,且随年龄增加有逐渐增加趋势,高低危亚型、单一及多重感染的构成在不同的年龄中有差别,30岁以下及60岁以上年龄女性中,高低危合并的多重感染高于30~60岁的女性.  相似文献   
43.
目的 了解武陵源区已婚妇女中尖锐湿疣患病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妇女尖锐湿疣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资料收集采用现况研究,标本检测采用PCR技术,运用SPSS 13.0软件对2009年武陵源区已婚妇女尖锐湿疣患病调查资料进行数据分析,统计方法用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208例研究对象中,共检出尖锐湿疣患者130例,患病率为5.89%;不同年龄(x2=24.932,P<0.01),不同结婚年限(x2=20.675,P<0.01)以及不同产次(x2=13.325,P<0.01)的尖锐湿疣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HPV感染(P<0.01)是尖锐湿疣的危险因素,年龄(P<0.01)、文化程度(P<0.05)是尖锐湿疣的保护因素.结论 武陵源区已婚妇女尖锐湿疣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其患病与HPV感染有关,尖锐湿疣患病高峰年龄主要集中在20~25岁、35~39岁,文化程度越低者尖锐湿疣患病危险越大.  相似文献   
44.
临床工作中发现,要使患者血中他克莫司(FK506)的浓度达到有效范围,个体间的FK506用量差异较大。据文献报道,这种区别在不同种族之间尤为明显,一般来说,黑人的用药剂量要高于其他种族2倍以上[1-3]。这种区别主要是因FK506吸收差异而不是清除差异造成的,而吸收的障碍主要受药物代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妇科门诊患者HPV感染率、亚型分布以及不同年龄HPV感染情况,为本地区妇女HPV防制提供基线资料。方法对2009年10月-2011年7月来湘潭市妇幼保健院妇科门诊就诊的9 266例患者进行登记,并采集其阴道、宫颈分泌物作为标本,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进行21种HPV基因型的分型检测。用EXCEl2007和SPSS17.0建立数据库及统计分析,HPV感染率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①HPV阳性总检出率为21.07%(1 952/9 266),高危型别感染率为18.55%(1 719/9 266),低危型别感染率为2.51%(233/9 266),单一型别感染率为15.55%(1 441/9 266),多重型别感染率为5.51%(511/9 266);②HPV感染数前三位的是HPV52、HPV16、HPV58,且以单一感染和双重感染为主,高危型和低危型感染者在HPV单一及多重感染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37,P〈0.01);③不同年龄检查者的HPV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27,P〈0.01),不同年龄的HPV感染者感染高低亚型的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87,P〈0.01),不同年龄的HPV感染者HPV感染类型的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49,P〈0.01),各年龄均以单一及高危感染为主,但在25岁以下及50岁以上年龄HPV感染者中高低危合并感染、多重感染多于其他年龄段。结论本院妇科门诊患者HPV感染率处于较高水平,HPV感染最常见的亚型为HPV52、16、58。不同年龄患者HPV感染率不同,高低危亚型、单一及多重感染分布在不同的年龄中有差别,在25岁以下及50岁以上年龄患者中高低危合并的多重感染高于25~50岁患者。  相似文献   
46.
高血压病患者淋巴细胞端粒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端粒酶活性。 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酶联免疫吸附(PCR -ELISA)方法测定 91例高血压病患者和 43例血压正常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端粒酶活性。 结果 高血压组外周血淋巴细胞的端粒酶活性 (A值 0 .45± 0 .2 2 )比正常对照组 (A值 0 .2 4± 0 .11)明显增高 (P <0 .0 0 1) ,根据血压水平分级和定量预后的危险因素分层各组间端粒酶活性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结论 高血压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端粒酶活性增高 ,这种酶的变化并不随血压水平和预后危险因素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47.
目的 了解静脉吸毒人员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parvum,C.p)感染情况,探讨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对C.p感染的影响。方法 快速改良抗酸染色法检测粪便中的C.p卵囊,分别用硝酸还原酶法和免疫透射比浊法测血清NO和免疫球蛋白(IgG、ISA、kM),C.p感染人员在治愈后再次测定血清NO和Ig。结果 吸毒人员C.p阳性率为9.18%;C.p阳性组NO明显高于C.p阴性组和对照组,C.p阴性组NO也明显高于对照组;C.p阳性组在治疗后NO明显降低;NO含量与感染程度有关;C.p阴性组IgG及C.p阳性组IgM、IgA稍高于对照组。结论 静脉吸毒人员对C.p有较高的感染率;NO对吸毒者及其C.p的感染过程有一定的影响,并可反映C.p感染的严重程度;感染者经治疗后效果较好,NO可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48.
由于肺结核发病缓慢,早期自觉症状不明显,多不能及时就诊。在学生宿舍密集居住条件下作为传染源,甚至可能造成暴发流行(陆家溪、关于二起青年学生肺结核病暴发流行的调查报告 上海防痨通讯 1981;3:8),因此。保健部门如何早期发现新患者,及时隔离  相似文献   
49.
目的通过常规凝血、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phy,TEG)等指标,观察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凝血状态的变化。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90例CKD患者将其分为5组,即CKD 1-2期组、CKD 3期组、CKD 4期组、CKD 5期未透析组及CKD 5期透析组,分析常规凝血功能和TEG等指标在CKD患者各组间的变化。结果 CKD 5期未透析组及透析组的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显著高于CKD 1-2期组(P〈0.05),其血浆D-二聚体(D-Dimer)也显著高于CKD 1-2期和CKD 3期组(P〈0.05),而血浆抗凝血酶Ⅲ(AT-Ⅲ)则显著低于CKD 1-2期及CKD 3期组(P〈0.05)。血栓弹力图CKD 5期透析组反应时间(reaction time,R)值、K时间值均低于CKD 1-2期组(P〈0.05),CKD 5期未透析组及CKD 4期组的最大振幅(maximal amplitude,MA)、G值、综合凝血指数(clot index,CI)均显著高于CKD 1-2期组及CKD 3期组(P〈0.05)。eGFR与各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Fib、D-Dimer、MA、G和CI值与eGFR呈负相关(P〈0.05),AT-Ⅲ、R、K与eGFR呈正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CI值的变化与eGFR存在直线回归关系,且与eGFR呈负相关(P〈0.05)。结论 CKD 3-5期患者出现贫血现象和高凝状态,进行凝血参数和TEG等检测利于CKD患者高凝状态的判断。  相似文献   
50.
吸毒者吸毒特点与HBV、HCV重叠感染情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不同的吸毒特点对吸毒者HBV、HCV重叠感染率的影响。 方法 对两所强制戒毒所内吸毒者分别进行随机整群抽样 ,用自制问卷了解 772例吸毒者吸毒特点 ,并抽取血标本测定被访者HBsAg、抗 -HCV。  结果 注射式吸毒者 (包括静脉注射者、肌肉注射者、同时使用注射与口吸方式者 )HBV、HCV重叠感染率 2 4.3 % ,显著高于非注射者 6.2 % (P <0 .0 1) ;随着吸毒年限的延长 ,重叠感染率从 17.2 %、2 2 .1%增加到 2 8.3 % (P <0 .0 5 ) ;戒毒次数从一次上升到四次时 ,重叠感染率由 13 .4%增加到 2 8 3 % (P <0 .0 5 ) ;戒毒次数从一次上升到四次时 ,重叠感染率由 13 .4% ( 2 9/2 16)不断上升到 3 6.3 % ( 5 1/14 1)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结论 注射式吸毒、吸毒时间延长、戒毒次数增加是吸毒者HBV、HCV重叠感染率增加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