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通过突变诱发剂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trosamine,DEN)联合肿瘤增强剂苯巴比妥(phenob.arbital,PB)诱发PLC~基因敲除小鼠建立肝脏肿瘤动物模型。方法随机选取出生12日龄的雄性PLCε-/-小鼠和PLCε-/-小鼠各40只(分别为实验组Ⅰ、实验组Ⅱ),先腹腔注射DEN,4周龄后开始加饮PB药水,持续喂养;同样随机选取出生12日龄的雄性PLCε-/-小鼠和PLCε-/-小鼠各40只(分别为对照组Ⅰ、对照组Ⅱ)正常喂养;实验周期均为24周,实验结束后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小鼠肝脏肿瘤的形成。结果经病理学结果证实,实验组Ⅱ小鼠发生肝脏肿瘤18只,成癌率为60%,实验组Ⅰ小鼠发生肝脏肿瘤15只,成癌率为46.9%。而对照组Ⅰ、Ⅱ的小鼠均未发生肝癌。结论利用突变剂DEN联合PB诱发PLCe基因敲除小鼠成功地建立了肝脏肿瘤模型,为进一步研究PLCe在肝脏肿瘤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2.
目的研究参芪扶正注射液体内外对肝癌H22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参芪扶正注射液体外对H22细胞增殖的影响;利用H22小鼠模型进行体内抗肿瘤作用试验,计算抑瘤率;酶联免疫ELISA法测荷瘤小鼠血清IFN-γ含量;双抗体夹心ABC-ELSA法测荷瘤小鼠血清TNF-α的含量。结果参芪扶正注射液体内外均能抑制H22细胞的生长,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促进荷瘤小鼠血清中IFN-γ和TNF-α的表达。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体内外均能抑制肝癌H22的生长,其抗肿瘤作用与调节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83.
动物模型是人类疾病研究、发病机制、药物研发的重要工具,对于困扰人类健康的肝脏疾病还没有理想的动物模型能有效地反映出人类疾病发病的机制。建立人源化鼠嵌合肝动物模型,对于研究人类肝脏疾病的发病机制、疫苗和药物的研发及疾病的诊治等方面都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4.
国内实验动物微卫星DNA标记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由于传染性疾病的大量流行,相关研究已成为许多专家关注的热点,特别是实验动物传染性疾病,如HBV和HIV感染的模型动物研究已取得了重大的进展。通过转基因和基因打靶技术建立的许多动物模型,如小鼠的基因敲除肝癌动物模型、小鼠转基因乙型肝炎动物模型和猕猴的HIV动物模型等,为各种传染性疾病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这些模型是否能够再次复制,基因敲除后对于模型动物的遗传背景是否发生改变以及改变的程度等,还须要进行遗传背景的监测。  相似文献   
85.
李瑞生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5,4(9):984-984,F0003
药品实行集中招标采购制度,是全国卫生系统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不正之风的重要措施之一.我院除毒、麻、精、放类药品和急救药品外,90%以上的药品来源于集中招标采购。在近5年使用招标药品的过程中,发现也有少部分招标药品质量下降,甚至发现伪劣药品,所以必须加强对招标药品的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86.
目的建立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分子靶向治疗药物药效学检验与预测模型。方法本次实验选择了MHCC97-H细胞(高侵袭性的HCC细胞系)建立了裸鼠皮下肿瘤模型、肝脏原位接种HCC组织模型、肝门静脉注射HCC细胞模型;选取分子靶向药物索拉非尼(sorafenib)、阿帕替尼(apatinib)以及安罗替尼(anlotinib)为模式药物;裸鼠灌胃给予2 mg·kg^-1的索拉非尼、阿帕替尼以及安罗替尼进行治疗后,确定这些分子靶向药物对不同肿瘤模型的抗肿瘤作用,计算药物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率。结果索拉非尼、阿帕替尼以及安罗替尼均能够显著抑制不同模型中MHCC97-H细胞的生长,阿帕替尼以及安罗替尼的作用较优于索拉非尼。结论本实验成功建立了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进展期肝细胞癌疗效预测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高变区1(HVR1)模拟表位7肽(7P)在体外免疫小鼠后,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情况。方法20只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n=10)。实验组小鼠皮下多点注射7P(500μl/只,含量5μg),对照组皮下多点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单溶液细胞增殖法(MTS)检测前一天脾内直接注射7P(200μl/只,含量2.5μg)加强。收集脾淋巴细胞,分别加入不同浓度(6.25、12.50、25.0、50.0、100.0μg/ml)的7P,培养24、48、72h后光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应用MTS法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活力,并计算增殖率。结果实验组小鼠脾淋巴细胞加入7P后第2天,镜下观察见细胞生长良好,可见散在的细胞增殖集落,对照组未见明显集落出现。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经不同浓度7P诱导后,脾淋巴细胞的增殖活性均明显增强(P<0.01)。培养72h,7P诱导浓度为12.5μg/ml时,对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具有最佳促进效果,增殖率达到184.92%。在相同诱导浓度下,7P的最佳诱导效应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结论合成的HVR1模拟表位7P在体外对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具有一定的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88.
目的 动态观察诱癌剂N-丁基-N2(4-羟丁基)亚硝胺(BBN)诱发磷脂酶Cε(PLCCε)基因正常(PLCε+/+)小鼠和PLCCε基因敲除(PLCCε+)小鼠膀胱肿瘤超微结构发生发展的过程,研究PLCε在膀胱肿瘤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PLCε+/+和PLCε-/-小鼠各72只随机分成2组,分别给予BBN和自来水喂饲,实验周期为18W,按计划处死大鼠,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不同阶段动物膀胱癌的发生情况.结果 PLCε+/+小鼠和PLCε-/-小鼠膀胱癌的发生经历了3个阶段的形态变化过程:(1)上皮增生期;(2)乳头状瘤形成期;(3)癌变期.电镜显示的各阶段超微结构变化,以膀胱黏膜移行上皮表层细胞的变化最具有形态学意义,其中移行上皮非对称性单位膜的改变、多形性微绒毛形成、梭形小泡形成、微丝及连接复合体减少所致的壳层丧失,胞浆内溶酶体增多及印戒细胞形成、核周纤维层不规则或消失是癌变的重要依据,因此可作为膀胱黏膜上皮早期癌变的超微结构学标志.结论 PLCε-/-鼠的肿瘤形成时间迟于PLCε+/+小鼠,肿瘤发生率也低于PLCε+/+小鼠提示敲除PLCe基因可以抑制膀胱肿瘤的形成.  相似文献   
89.
本文从政治、医疗保障、民俗民风、医疗技术等方面,阐明了搞好少数民族地区医患关系的意义和具体做法。着重运用维吾尔族文化、风俗等优势,建立起少数民族群众容易接受的医患氛围,并在选人用人培养人上倾向维吾尔族,更利于医患关系改善和矛盾化解。  相似文献   
90.
基于冷热板示差法研究麻黄汤与麻杏石甘汤寒热药性差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基于冷热板示差法研究麻黄汤与麻杏石甘汤寒热药性差异的客观真实性。方法:考察麻黄汤及麻杏石甘汤的给药剂量和测量时间,并进行验证性实验,测定ATPase等能量代谢指标。结果:给药剂量为10倍人体给药剂量(麻黄汤0.80 g.kg-1,麻杏石甘汤2.26 g.kg-1),测量时间为给药后30~60 min。与空白组比较,麻黄汤组小鼠在高温区停留比例明显降低(P0.01);与麻黄汤组比较,麻杏石甘汤组小鼠在高温区停留比例显著增加(P0.05)。与空白组比较,麻黄汤组小鼠的Na+-K+-ATPase活性显著性增强(P0.05),麻杏石甘汤组小鼠的Na+-K+-ATPase及Ca2+-Mg2+-ATPase活性均显著性降低(P0.01)。结论:从动物行为学角度验证了麻黄汤与麻杏石甘汤寒热药性差异的客观存在,结果与传统中医药理论对其寒热赋性具有一致性,肝组织ATP酶活性的改变可能是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