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改良后蛇咬伤护理流程在蛇咬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4~7月该院急诊科收治的蛇咬伤患者61例作为对照组,采取一般常规蛇咬伤护理模式护理;随机选取2018年8~11月该院急诊科收治的蛇咬伤患者61例作为研究组,采取改良后蛇咬伤护理流程护理模式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焦虑情况、住院时间及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焦虑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蛇咬伤的患者,采取改良后蛇咬伤护理流程可以降低蛇咬伤的并发症发生率,缓解患者焦虑情绪,缩短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利于蛇咬伤患者的诊治疗效的提高,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辅助"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颞叶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2例颞叶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实施神经导航辅助显微切除手术,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患者术前诊断明确,均在神经导航辅助下经"锁孔"入路暴露病灶并全切。1例颞底海绵状血管瘤合并发育性静脉畸形患者,在导航精准指引下完整切除病灶的同时未损伤静脉畸形。术前癫痫发作9例,术后在药物治疗6个月后逐渐停药癫痫未复发。3例术前合并出血的患者术后未再发生出血。患者术后症状改善且无新的神经功能障碍出现,无死亡病例。结论神经导航指引下的"锁孔"入路手术能精准暴露颞叶海绵状血管瘤,病灶切除完整、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  相似文献   
23.
蛋白聚糖与肿瘤发生和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肿瘤的浸润与转移是其恶性表现之一,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探讨肿瘤的浸润与转移的机制一直是一个热点课题。蛋白聚糖(PGs)的正常表达与代谢是维持细胞外基质稳定的重要大分子之一,而在肿瘤组织中,PGs发生了异常表达,具体表现在其质与量的异常改变。为了阐明PGs的异常表达与肿瘤的浸润与转移之间存在的相关性,有关学者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本文就国外PGs与肿瘤浸润、转移关系的研究概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急诊多发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诊多发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品管圈活动。比较两组患者病情恶化程度及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病情恶化程度轻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急诊多发伤患者中,能有效控制病情恶化程度,改进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5.
颅盖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治疗方法的改进(附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修复、整形、灭活的病灶骨原位回植治疗颅盖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疗效。方法6例颅盖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患者,采用手术切除的病灶骨,经修复、整形,煮沸灭活并制成多孔状后原位回植,术后临床随访,定期CT检查。结果术后随访1-5年,无并发症发生,外观完美,无塌陷;头颈CT随访,骨瓣对合良好,无吸收现象,骨瓣与骨床接合处部分可见骨痂形成,未见病变复发。结论内板完整的颅盖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可在病灶骨切除同时,应用灭活病灶骨原位修复颅骨缺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经修复、整形、灭活的病灶骨原位回植治疗颅盖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疗效.方法 6例颅盖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患者,采用手术切除的病灶骨,经修复、整形,煮沸灭活并制成多孔状后原位回植,术后临床随访,定期CT检查.结果 术后随访1~5年,无并发症发生,外观完美,无塌陷;头颈CT随访,骨瓣对合良好,无吸收现象,骨瓣与骨床接合处部分可见骨痂形成,未见病变复发.结论 内板完整的颅盖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可在病灶骨切除同时,应用灭活病灶骨原位修复颅骨缺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7.
目的:从脑血管调节的分子生物学基础、血管壁炎症反应、血管细胞增殖以及基因激活等方面探讨脑血管痉挛发牛的相关分子机制。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8—01/2004-12的相关文章,检索词“subarachnoid hemorrhage,cerebral ischemia,lemporal,molecular biology”,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英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与研究目的有关的文献,纳入标准:①随机对照实验,无论是否为单盲,双盲或非肓法。②实验对象为动物。排除标准重复性实验。对剩余的文献开始查找伞文。资料提炼:共收集到20篇关于蛛嘲膜下腔出血诱发脑血管痉挛的分子机制的随机和未随机试验,14个试验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6篇试验均为重复研究。资料综合:①在体外实验中发现氧自由基町损伤脑血管内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其中机制包括提高内皮细胞的渗透压、升高细胞内游离钙浓度、升高1,4,5-三磷酸肌醇水平和使细胞去极化。②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平滑肌细胞产生去极化,舒张功能受损,可能与细胞能量代谢衰竭导致离子泉的功能障碍,或是钾通道受到抑制导致细胞膜去极化和血管收缩有关。⑧脑血管的炎症反应可能在血管的持续收缩中起着重要作用。④血管细胞增殖和基因的激活可促进脑血管痉挛的缓解。结论:蛛嘲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病是多因素的,可能与内皮的损害、平滑肌的细胞内离子泵功能的紊乱和蛋白激酶C的激活、血管壁炎症反应以及血管细胞的增殖等有关。  相似文献   
28.
29.
目的研究硬膜-颈肌悬吊法在预防枕下正中开颅减压术后皮下积液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组20例急重型小脑出血患者常规行枕下正中入路开颅减压术,清除血肿并去除骨瓣减压,将修补扩充的硬膜四点缝合悬吊于颈部肌群。对照组20例行常规分层缝合。结果研究组20例患者无1例出现症状性枕部皮下积液,对照组出现6例明显枕部皮下积液,经皮下穿刺抽液及腰穿治疗后治愈。结论硬膜-颈肌悬吊法能有效预防枕下正中开颅减压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  相似文献   
30.
目的比较小骨窗与传统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方法。将2010-08—2013-08间9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观察组进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对照组进行与传统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采用死亡率、手术时间、手术前后血肿清除率、住院时间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的早期治疗效果进行评价,而根据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iesof daily Living,ADL)分级法对高血压脑出血的远期疗效进行评价。结果围手术期观察组出现并发症7例(14.58%)显著少于对照组的15例(3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住院时间分别为(24.06±9.41)d和(15.30±6.35)d,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病死率、手术时间、手术前后血肿清除率和住院时间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最近一次随访时,观察组和对照组ADL分级治疗效果恢复良好率分别为64.44%(29/45)和69.56%(32/4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传统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相似,但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