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3篇
儿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目的:调查军队疗养院护士一般自我效能感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疗养院护士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充分发挥护士潜能提供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军队三所疗养院在职护士。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人口学问卷以及一般自我效能问卷进行。结果:被调查人员共166名,完整完成问卷的163名,占98.19%。军队疗养院护士一般自我效能得分为(2.52±0.44)分,与护理本科生人群以及治疗性医院内科病房护士人群相比较得分偏低,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护龄、职称、职务、文化程度、月收入对军队疗养院护士一般自我效能得分的影响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军队疗养院护士的一般自我效能得分偏低。针对护龄、职称、职务、文化程度以及收入水平等个体差异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可提高自我效能。  相似文献   
32.
目的:了解雄激素对缺氧缺血脑损伤(HIBD)新生鼠脑组织磷酸蛋白聚糖(phosphacan,PC)及NG2蛋白聚糖(NG2)表达变化及其与缺血缺氧脑损伤后轴突再生的关系,探讨其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制作新生鼠HIBD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HIBD组、雄激素干预组(于模型制成后即刻注射丙酸睾丸酮25 mg/kg)。于缺氧缺血(HI)后24 h、72 h、7 d、10 d取脑组织制作石蜡切片和电镜切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PC和NG2蛋白聚糖在各组大鼠皮质和海马表达的动态变化,应用透射电镜对比观察各组海马和皮层神经元超微结构变化、细胞凋亡、神经元轴突再生及胶质细胞增生情况。结果:①HI后脑组织超微结构变化:假手术组于术后24 h细胞表面见较小的突起,72 h、7 d及10 d细胞表面可见大小不等的突起,未见凋亡细胞;HIBD组HI 24 h、72 h、7 d和10 d时细胞表面无突起或仅有较小突起;雄激素干预组的神经元轴突较HIBD组后增长明显,但较假手术组弱。②HI后脑组织PC和NG2的表达:假手术组海马和皮层均存在少量PC和NG2的表达,海马的表达高于皮层。HIBD组在HI后24 h 表达开始呈阳性反应,HI后72 h明显增多,7 d达高峰,10 d后开始下降,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雄激素干预组,PC和NG2的表达时程和分布与HIBD组相似,HI后24 h、72 h、7 d和10 d在皮层和海马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HIBD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C和NG2可能是HIBD后抑制神经元轴突再生的重要因子之一,雄激素可能通过调节胶质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抑制PC和NG2表达促进神经元轴突再生,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3.
李清红  姚萍  陈立 《中国疗养医学》2012,21(12):1139-1140
目的 通过团体心理咨询,帮助有较大心理压力的护士了解压力、正视压力,学会缓解压力的技巧.方法 选取在院15名压力大的护士,采用团体心理咨询的方法进行减压训练.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参加团体心理咨询的护士在团体心理咨询的前后进行评测.同时采用团体心理咨询主观评估表,由护士自评团体心理咨询内容和效果.结果 采取干预措施后护士的SCL-90测评中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各因子分以及总分都低于团体辅导之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通过护士对团体心理咨询效果的主观评价可以看出,大部分护士对于团体心理咨询中的环节以及安排的相应活动的效果较为满意.结论 团体心理咨询减压训练是减轻护士心理压力,提高护士心理素质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4.
目的:观察龙藤筋骨片治疗新兵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新兵急性软组织损伤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观察组采用我院自行研制的龙藤筋骨片内服,另将龙藤筋骨片碾碎至极细粉末状,以食用醋调成糊状外敷患处,外用纱布包裹固定。对照组内服中华跌打丸,外搽正红花油。治疗5天后,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率61.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6.1%(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42例治疗时间(2.8±0.8)天,对照组治疗总有效37例治疗时间(3.8±1.2)天;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未发现服药不适及变态反应。结论:龙藤筋骨片内服外敷治疗新兵急性软组织损伤,并与对照组比较,疗效好且较安全。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早产儿脐静脉置管术后并发肝脏病变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原因、防治和预后.方法 总结分析西北妇女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病房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4例极低出生体重儿脐静脉置管术后致患儿肝脏出现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资料(包括置管指征、深度、应用时间,并发症及预后等).结果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1年来脐静脉置管共162例,发生脐静脉置管深度移动至肝区后并发肝脏病变4例,发生率为2.4%,其共同特点是脐静脉置管术后前期脐静脉定位良好,脐静脉置管术后因腹胀、肝大、反应差及脐部红肿、脓性分泌物或无明显特异临床表现等原因再次定位,脐静脉置管均异位至肝区.肝功能出现不同程度受损,肝酶升高,肝脏B超表现出肝脏不均质回声区,无明显血流信号,肝脏CT表现为无明显强化的低密度影,1例出现肝脓肿,1例出现渗出、水肿坏死.肝脏不均质回声区随着拔出脐静脉置管后逐渐减小或消失,肝脓肿积极给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后,逐渐缩小.所有患儿随访至4月龄,一般情况均良好,肝脏不均质回声区均缩小,肝脓肿缩小,预后良好.结论 早产儿脐静脉置管术相关性肝脏病变与脐静脉移位,尤其是下移至肝区有关.脐静脉置管术后一定要牢靠固定,加强护理,每天观察脐静脉深度,避免肝区输液.  相似文献   
36.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控制状况,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按照2002年亚太地区T2DM政策小组推荐的控制目标值,计算内分泌科糖尿病坚持每月随访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达标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同时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影响患者病情控制的相关因素包括年龄、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药物治疗的方案、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情况、体育锻炼时间的长短及饮食结构等。结果农村组和城市组经过糖尿病教育后,各项代谢指标均较教育前明显改善。农村组共32例、城市组共44例,其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餐后2h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控制达标率分别为21.88%、25.0%、28.13%、71.88%、75.0%和59.09%、54.55%、56.82%、70.45%、68.18%。问卷调查显示,影响患者病情控制的主要因素包括年龄、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药物治疗的方案、文化程度、经济收入情况、体育锻炼时间的长短及饮食结构等。结论绝大多数DM患者的病情控制远未达到理想的控制目标,建立和应用科学的疾病管理系统是改善和控制现状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中药组方山药参芪丸治疗老年人2型糖尿病的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56例使用山药参芪丸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78例,干预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干预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下降(P〈0.01,P〈0.05),干预组下降更为显著(P〈均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自我保健意识和治疗的依从性,有效控制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急助信息卡在疗养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急助信息卡作为疗养期间疗养员的身份证明,入院时发放,在进出疗养院、图书馆、餐厅、活动中心以及外出散步、参观游览时佩戴。[结果]提高了疗养员满意度及护理工作质量,意外事件发生后及时救助率显著提升。[结论]急助卡为疗养员提供了安全保障,使疗养安全隐患处于受控状态,有效避免了各类安全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39.
目的研究山地疗养环境对机体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调查分析山地气候特征及大气环境要素对机体的康复作用。结果山地气候具有大气压低、乏氧、太阳辐射强度大、紫外线丰富、空气清新且负氧离子含量高、夏季气温偏低等特点。对慢性病患者具有一定的康复效果,可提高机体的适应性和代偿能力,调整某些疾病的病理变化过程。结论根据自然疗养因子的分布情况,合理开发和科学利用山地疗养资源开展康复疗养,可取得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分析其与血尿酸的相关性,揭示高尿酸血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在我院疗养的T2DM合并NAFLD患者85例,T2DM患者78例,对照组健康受试者46例,比较他们的临床资料及血尿酸水平。结果分别记录T2DM合并NAFLD患者、T2DM患者、健康受试者的体质量指数(BMI)、腰围、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血尿酸(SUA)。结论 T2DM合并NAFLD患者存在明显的超重、中心性肥胖、脂代谢紊乱以及肝功能的异常,同时也是血尿酸代谢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