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21.
社区卫生服务是近几年兴起的新生事物 ,它的出现给城市居民的卫生保健带来了极大地方便 ,特别是在慢性病的防治工作中 ,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就我社区自 2 0 0 0年 8月以来在原发性高血压的防治方面取得的经验总结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我社区所辖人口约为 12 0 0 0人 ,其中高血压患者 342人 ,平均年龄 5 1岁 ,病程 3~ 5年 ,根据新制定的高血压标准 ,Ⅰ期高血压患者为 98人 ,Ⅱ期高血压患者为 16 3人 ,Ⅲ期高血压患者为 81人。1 2 方法1 2 1 以群体为对象集中指导。首先 ,我们对社区内的高血压患者进行摸底 ,为…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后小肾癌患者不同的体位干预方法。方法将60例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小肾癌(肿瘤直径≤4cm)患者按单双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术后给予舒适低半卧位,1次/4h轴线翻身后腰部垫翻身枕维持10~20min,正常屈膝屈髋的体位干预方法,卧床3d后下床活动。对照组采用传统卧床方法3d。采用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GCQ)及数字疼痛评分法(NRS)评估患者卧位舒适度,观察有无重度腰背部疼痛、出血、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压疮等并发症发生。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3d的平均舒适度达到中高度舒适,平均GCQ评分(87.5±10.1)分,无重度腰背部疼痛、无出血、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压疮等并发症发生;患者体位感觉舒适,情绪稳定。对照组患者术后3d的平均体位舒适度为中低度舒适,平均GCQ评分(60.4±12.9)分;出现重度腰背部疼痛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各1例,II期压疮4例,无出血、肺部感染发生。患者感觉卧位不适,情绪较烦躁。两组患者术后卧位舒适度GCQ评分比较、术后腰背部疼痛及压疮发生比较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均P<0.05);两组患者在需要外科干预的出血、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上未表现出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肾部分切除术后小肾癌患者给予舒适体位干预能提高患者舒适度,同时未增加出血、下肢深静脉血栓、压疮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3.
目的研究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测定尖锐湿疣疣体表面细胞中人乳头瘤病毒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探讨间接免疫荧光法在尖锐湿疣早期诊断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收集尖锐湿疣标本81例,同时设立对照组52例,分别用刮片法(刮取疣体表面细胞法)及涂片法(切除疣体涂片)取材,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并与组织病理诊断和醋酸白试验检查结果比较。结果81例尖锐湿疣标本中,刮片法42例阳性,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1.8%和100%;涂片法64例阳性,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9.0%和100%;对照组均阴性。刮片法的敏感性低于涂片法(P<0.01)。结论用表面刮取脱落细胞法取材,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HPV的敏感性不高,但特异性较强,可以作为诊断早期尖锐湿疣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24.
对于人们在工作中发生的错误有两种不同的认识观:个体认识观与系统认识观。前者认为发生错误是由于个人的不当行为造成的,防范错误的重点是规范人们的不安全行为。后者则认为错误的发生源自组织系统的缺陷,必须从改变人们工作的环境着手预防错误,才能减少由于错误造成的损失。文章重点介绍应用这两种观点分析实际工作中的护理差错案例,以利于采取合理的改进措施,避免类似情况发生,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25.
肾肿瘤是泌尿外科常见的肿瘤 ,在我国泌尿外科肿瘤中占第 2位 ,仅次于膀胱肿瘤[1] 。早期肾癌的根本治疗方法是根治性肾切除 ,在手术后大约 30 %~ 4 0 %出现转移灶 ,已有转移者中 5年生存率不足 10 %。因为肾癌对放化疗不敏感 ,所以临床上对晚期肾癌多采用免疫治疗。白介素 - 2能刺激人体免疫系统的一些细胞迅速增加 ,从而进攻和消灭癌细胞 ,来达到治疗某些癌症的目的 ,现将护理报告如下。病例介绍患者 ,女 ,72岁 ,行右肾癌根治切除术后 6个月 ,因发热、右胸痛、咳嗽、咯痰 2周 ,门诊胸部CT提示 :右胸壁转移性肿瘤可能性大 ,约为 7.70cm×…  相似文献   
26.
膀胱肿瘤是泌尿生殖系中最常见的肿瘤,表浅膀胱肿瘤常采用经尿道肿瘤电切术加术后膀胱内灌注治疗,有较好的疗效;而浸润性膀胱癌易复发和远处转移,膀胱全切,尿流改道,有较好的疗效,可明显提高生活质量。近年来,使用肠道代膀胱术,使病人能够免于以往的腹壁造口,接近正常的生理结构,可经尿道自控排尿,建成了高容量、低内压、高顺应性肠管储尿囊的方法,给病人带来了生理和心理上的平稳。2004年10月至2005年8月我科为4例浸润性膀胱肿瘤病人实施了回肠新膀胱术,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7.
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段逸山教授主编的《医古文》(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2007年7月第2版),以其内容丰富、结构合理、编选细致、注释精当等特点,成为中医药院校青睐的对象。无论对教师的教学参考,还是对学生的学习指导,该教材都有着重要的价值。不过,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教材在注释方面还存在一些小瑕疵。  相似文献   
28.
背景:以前的观点认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通过促进移植脂肪内的血管再生来提高脂肪的存活率,但其对脂肪细胞的影响没有明确的定论。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人前脂肪细胞增殖和诱导分化的影响。 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培养,对比观察,于2006-03/2007-12在武警医学院完成。 材料:获取腹部吸脂术患者的脂肪组织标本10例,男1例,女9例,年龄21~45岁。 方法:通过分离、培养和自然纯化过程,获取人前脂肪细胞。实验随机分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细胞单纯应用DMEM培养基进行培养传代,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使用稀释质量浓度为100 ng/L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DMEM培养基对细胞生长进行干预。 主要观察指标:①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培养后0,3,6,9,12,15 d细胞形态,并进行细胞计数,测定细胞生长曲线。②应用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内脂肪聚集情况,酶联免疫检测仪上测定吸光度值。 结果:接种后第1~15天,可见梭形的前脂肪细胞分裂增殖,局部融合成细胞单层,部分细胞分化,细胞内脂滴聚集增多。已有细胞变为单泡细胞,接近发育成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和对照组细胞形态无明显差异,但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细胞数比对照组细胞数多44%。油红O染色后人前脂肪细胞内逐渐出现脂滴,呈暗红色,在培养后15 d细胞内脂滴浓度达到顶峰。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吸光度值比对照组增加300%,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 < 0.05)。 结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可以促进人前脂肪细胞的增殖及向脂肪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29.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新知识的获得是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结构之上主动建构而成的,即只有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合理才能以此为生长点长出新的知识和经验。河南中医学院为优化实验课程设置,创新性地编写教材,并开设《医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这门独立的实验课程。四年的探索与实践证明,这门课程的开设促进了学生知识结构的合理建构,并为学生今后进行科学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30.
1 病例报告患儿男 ,6岁。因食未成熟桃子 10余个 ,6h后呼吸困难、烦躁不安急诊入院。查体 :神志欠清晰 ,查体不合作 ,双侧瞳孔略缩小 ,对光反射欠灵敏 ,呼吸浅慢不规则 ,16 /min ,双肺呼吸音粗糙 ,可闻及哮鸣音及湿性啰音 ,脉搏细弱不规则 ,10 0 /min ,律不规整 ,心音低钝 ,四肢皮温较低 ,跟、膝、腱反射减弱。抢救措施 :立即给予洗胃 ,洗出胃内容物中夹杂青色未成熟桃子 ,清除呼吸道阻塞物 ,吸氧 ,同时 ,肌注呼吸兴奋剂 ,静推亚甲蓝 ,静滴硫代硫酸钠液。 30min后病情进一步加重 ;出现牙关紧闭 ,角弓反张 ,呼吸暂停多次 ,口唇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