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56篇
内科学   2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9篇
预防医学   1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35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81.
早期肠内营养用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常伴有吞咽困难或意识障碍,不能正常进食,可引起机体脱水,电解质紊乱,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长时间会引起蛋白质能量代谢障碍,营养不良,易并发应激性溃疡,多重感染,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目前,肠内营养已成为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给予早期、合理有效的肠内营养,可增强患者的免疫力,改善患者代谢,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2007年6月~2008年6月,我院收治重症颅脑损伤患者62例,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2.
急性心血管事件院前急救的应急策略及流程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急性心血管事件院前急救的应急策略及流程.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 ,连续登记本院急诊科收治的新发心血管疾病患者183例.按不同就诊模式分为拨打"120"就诊的救护组(94例)和由家人护送来院就诊的自救组(89例).救护组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者及了解心血管急救知识的比例均较自救组高(50.0%比29.2%,83.0%比60.7%,P均<0.05),救护组院外给予各种应急治疗,自救组院外未进行正规治疗;到院后两组均按绿色通道救治方案及流程处理.1、3个月末对所有患者进行盲法随访.结果 183例患者中心血管事件构成以心肌梗死为主(占61.7%).救护组自救反应时间、第一处置时间、院外救治时间均较自救组短[(32.34±5.6)min比(89.6±8.4)min,(47.3±7.3)min比(149.8±13.5)min,(61.7±8.3)min比(149.8±13.5)min,P均<0.01];而两组院内急救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29.9±5.3)min比(31.1±4.5)min,P>0.05].救护组1、3个月病死率较自救组低(2.1%比9.0%,4.2%比12.4%,P均<0.05).结论 完善的急救体系及路径能明显缩短患者第一处置时间和院外急救时间,改善患者预后;患者及家属的文化程度及健康知识直接影响就诊模式和预后.  相似文献   
83.
我国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国家.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风险集中在发病早期,而发病后能否得到及时救治是决定死亡、残疾的关键[1-3].因此,建立完善的急诊救治体系已势在必行.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评价不同就诊模式对心脑血管事件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84.
肿瘤患者化疗期恶心呕吐的预防和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临床实践中如何作好肿瘤患者化疗期间恶心呕吐的预防和护理工作。方法 化疗前期作好护理评估,熟悉化疗方案,了解化疗经历,掌握心理状态,适当饮食指导;化疗期间创造良好环境,掌握用药时间,正确使用止吐药,进少量清淡饮食;化疗后期多关注患者,严密观察化疗副作用。结论 实施以上护理措施,能够取得良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5.
急性心肌梗死心肺复苏成功后的溶栓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心肺复苏后溶栓治疗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脏骤停的患者30例。其中11例心肺复苏后即刻静脉予尿激酶150万u溶栓治疗(治疗组);19例心肺复苏后予积极抢救但无溶栓治疗(对照组)。[结果]治疗组11例中9例复苏后溶栓再通,占81.8%(存活7例占63.6%,死亡2例占18.2%);对照组心肺复苏48 h后无一例存活,两组差异显著(P<0.01)。存活7例中,6例随访3.3±1.5(1~6)年,其中2例死亡。[结论]在没有条件实行急诊血管重建时,急性心肌梗死心肺复苏后溶栓治疗能明显提高患者存活率。  相似文献   
86.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气道高反应性和可逆性气道阻塞为临床特征的气道慢性炎症疾病。由于许多哮喘病人症状、体征不典型,在临床上有时难以与支气管炎相鉴别,常规肺功能检查通气功能正常,我们采用激发试验(Bronchial Provocative Test BPT),以测定气道反应性.BPT阳性可诊断为支气管哮喘,以及时指导治疗。我院自2000年以来.对27例反复咳嗽.胸闷,气短,查体全部患双肺未闻及干、湿罗音,胸片、常规肺功能检查正常,BPT阳性19例,后经相关过敏原试验.均有不同程度及过敏原反应阳性,予以哮喘规范治疗症状控制。  相似文献   
87.
患者男,67岁,发现右腋下包块半年,剑突下痛1个月,加重1周后入院。2年前,患者右食指甲下出现一黑斑,后指甲脱落,表面溃烂出血,伴疼痛.经久不愈,外院病理示“慢性溃疡”1年前,进行有食指末节切除术并愈合良好:半年前,发现有腋下鸡蛋大小包块,包块质硬,欠活动,后缓慢长大;1个月前.剑下隐痛不适,呈持续性疼痛,无呕血、便血、[第一段]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精神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研究组予以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服务,观察临床效果,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对护理服务满意率为98.0%,对照组为86.0%,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精神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提高老年精神病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9.
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心理护理逐渐与躯体护理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自1986年以来,我们对164例手术前后的患者在做好外科临床护理工作的同时,对其心理活动进行了观察及初步分析。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施以相应的心理护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0.
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其特点为阵发性的前胸压榨性疼痛感觉,严重者伴有大汗淋漓窒息恐惧感。此时如不慎应用止痛剂易造成医源性毒麻药成瘾。我院于1995年12月收治1例困心绞痛频繁发作大剂量应用止痛剂而致毒麻药成瘾的患者,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