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4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0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6篇
临床医学   63篇
内科学   4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34篇
外科学   67篇
综合类   147篇
预防医学   49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45篇
  1篇
中国医学   31篇
肿瘤学   2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目的探讨特女贞苷对高糖诱导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RMECs)损伤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hRMECs分为正常对照组、高渗组、高糖组、高糖+低浓度特女贞苷组、高糖+中浓度特女贞苷组和高糖+高浓度特女贞苷组, 分别用含5.5 mmol/L葡萄糖、5.5 mmol/L葡萄糖+24.5 mmol/L甘露醇、30 mmol/L葡萄糖、30 mmol/L葡萄糖+25、50、100 μmol/L特女贞苷的培养液培养24 h。另将hRMECs分为高糖+小干扰RNA阴性序列(si-NC)组、高糖+si-叉头框转录因子O4(FOXO4)组、高糖+特女贞苷+pcDNA组、高糖+特女贞苷+pcDNA-FOXO4组, 转染相应试剂后分别用含30 mmol/L葡萄糖或100 μmol/L特女贞苷+30 mmol/L葡萄糖的培养液培养24 h。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RMECs细胞凋亡情况;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细胞中丙二醛(MDA)质量浓度;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β和TNF-α质量浓度;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FOX...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冠心病及非冠心病老年患者间心律失常及ST段改变的发生率。方法将住院及门诊患者600例,按冠心病诊断标准分为冠心病组及对照组进行分析,室性心律失常按Lown分析,房性心律失常按Kleiger分级进行统计。结果冠心病组房性及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显著检验显示二组间差异显著(P<0.01、P<0.05)。缓慢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二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ST段改变的发生率冠心病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冠心病室性及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对照组,而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切开挂线选择性缝合术在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人群中的治疗效果及其对肛门功能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2018年12月—2021年12月在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肛肠外科住院治疗的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174例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性138例, 女性36例, 年龄26~45岁, 平均年龄(35.20±8.86)岁。依据患者的入院顺序单号、双号进行分组, 其中单号为对照组(n=87), 双号为观察组(n=87)。对照组使用传统的切开挂线治疗, 观察组采用切开挂线选择性缝合的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失血量、手术费用、创面愈合时间长度、术后6个月的肛门功能情况和治疗效果, 以及术后6个月内的并发症情况、术后1年内的复发情况。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计数资料以例(%)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对比采用秩和检验。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44.30±8.11)min比(42.18±7.25)min, t=-2.44, P<0.05]、手术费用高于对照组[(1 184.81±372.68)元比(...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XEN引流管植入联合丝裂霉素C(MMC)治疗开角型青光眼(OAG)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纳入OAG患者37例37眼,按初始接受抗青光眼手术治疗与否分为初次青光眼手术组17例17眼,多次青光眼手术组20例20眼,记录各随访时间点眼压、降眼压药物种类及并发症,术后随访时间大于1 a。

结果:术后1 a,初次与多次青光眼手术组眼压分别从术前27.56±9.94、28.43±14.18 mmHg降至15.16±3.65、17.18±5.83 mmHg,分别下降55.01%和60.43%(t=4.863,P<0.001; t=3.255,P=0.004)。术后不同时间点两组眼压均较术前降低,时间有差异(F时间=6.876,P时间<0.001),组间及交互均无差异(F组间=0.242,P组间=0.626; F时间×组间=0.959,P时间×组间=0.458)。两组手术完全成功率分别为47%、45%,条件成功率为76%、75%(Z=-0.115,P=0.909),完全成功与条件成功累积生存率分析均无差异(χ2=0.042,P=0.838; χ2=0.004,P=0.949)。术后1 a随访时两组降眼压药物均由术前的3(2,3)种减少为1(0,2)种(Z=-3.289、-3.796,均P<0.001),组间无差异(Z=-0.581,P=0.561)。术后短期并发症以低眼压为主,前房出血次之,远期并发症以滤过泡包裹为主,除外引流管暴露及脱落各1眼,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

结论:XEN引流管植入联合MMC治疗初次与多次青光眼手术OAG患眼均安全有效,但多次青光眼手术组滤过泡包裹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25.
急性脑梗塞病人血清Ig与补体C3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塞 (cerebralinfarction ,CI)病人血清免疫球蛋白 (immunoglobuin ,Ig)、补体C3 (Complement ,C3 )之间的关系。方法 :CI病人 5 6例 ,同期神经内科住院其他疾病 40例 ,于入院后第 1天和治疗后第 10天清晨取静脉血测定不同组别血清Ig及C3 值。结果 :CI患者血清IgG、IgA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 P <0 0 1) ,C3 则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P <0 0 1)。治疗前后IgG、IgA、C3 较对照组显著好转 (P <0 0 1)。结论 :CI与血清免疫球蛋白、补体C3 有关系 :IgG、IgA升高 ,C3 下降可能是脑梗塞发生的危险因素 ,也可能是缺血后自身免疫炎症反应所致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6.
胆囊癌以肝转移、腹腔淋巴结转移多见,腋窝淋巴结转移罕见.我科1例腹腔镜术后意外胆囊癌患者发生右侧腋窝淋巴结转移.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7.
探讨腕带和术眼标识在斜视惠儿手术中起的有效作用,包括给斜视惠儿佩戴腕带,术眼用红色记号笔做标识,并利用眼科手术安全核查表进行三方核对.认为斜视患儿采用腕带识别标识、手术部位标识及手术患者安全核对表进行查对确保了手术的安全性;提高了护士的安全防范意识;促进护患沟通,对减少护患纠纷起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CT仿真支气管内窥镜(CTVB)的临床应用价值及限度。方法:用螺旋CT对50例患者行容积扫描,通过计算机后处理功能,进行气管、支气管内表面成像。结果:CTVB对12级支气管显示率100%,3级支气管显示率79.8%,4级支气管显示率36.3%,5级支气管显示率9.5%。CTVB对腔内病变敏感性较高,但特异性较低。结论:CTVB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是纤维支气管镜的补充检查手段,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脊索瘤的CT、MRI表现及分析其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脊索瘤 CT、MRI 图像,对术前诊断错误者进行影像分析及总结。结果术前12例诊断正确,6例误诊。颅底部9例,骶尾部8例,颈椎1例。CT与 MRI显示病灶呈圆形或类圆形12例,不规则形6例;14例边界清楚,4例边界不清。CT见膨胀性溶骨性骨质破坏,肿块呈不均匀等密度或稍低密度;9例病灶内或周边见点片状钙化或残存骨质。MRI示病灶呈等稍低T1 WI、高T2 WI信号;CT及 MRI增强后肿块呈不均匀轻中度强化。结论脊索瘤具有一定的CT、MRI特征,CT与 MRI结合对脊索瘤的定位、定量、定性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30.
回盲部肿瘤合并阑尾炎误诊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盲部肿瘤合并阑尾炎临床上较少见,常以急性阑尾炎表现就诊[1]。我院2003-09~2009-08共收治1500例阑尾炎患者,其中3例在术中发现系回盲部肿瘤并发急性阑尾炎,现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1,闫某某,男,31岁。以转移性右下腹疼伴发热、恶心、呕吐4d,加重1d入院。既往身体健康,无慢性病、传染性病史,无输血、外伤史及明显药物过敏史。体检:一般情况好,全身表浅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未见异常。腹部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右下腹麦氏点压疼明显,有轻度反跳痛。血常规化验: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略高于正常。彩色B超提示:腹部无包块、腹水,阑尾增粗、增大、内有粪石。按急性阑尾炎住院急诊行阑尾切除术。术中见阑尾周围有少量脓性分泌物与周围组织有轻度粘连,逆行切除阑尾。术后5d痊愈出院。出院后20d开始腹胀,间断性腹痛伴恶心、大便次数减少,再次住院。体检:神志清、精神差、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无异常发现。腹部平软,未见肠型及蠕动波,肝脾肋下未触及。满腹压疼,无反跳疼。叩诊上腹鼓音,下腹有移动性浊音,双肾区无叩击痛。肠鸣音减弱。辅助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肝功能均无异常发现。腹部X线透视见气液平。B超提示肝、脾、胆、胰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