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3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53篇
眼科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5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为了进一步探讨再障的发病机理,有必要建立一种较理想的再障动物模型,为此我们通过免疫诱导的方法在小鼠身上较满意地诱导出再障,报告如下。 用H-2相同,Mls不同的BALB/c和DBA/2两种小鼠,分别作为受体和供体,先将BALB/c小鼠600rad的γ-射线全身照射后,于当天由尾静脉输入取自DBA小鼠全身淋巴结的淋巴结细胞,输入细胞量为1×10~8/只,对照组仅照射或输淋巴结细胞。观察指标有体重、红、白细胞、血小板、骨髓有核细胞计数、脾指数、股  相似文献   
62.
63.
雷公藤制剂在国内越来越广泛被应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红斑性狼疮、皮肤病等。实验研究证明,它能抑制细胞和体液免疫。本实验目的,是观察雷公藤对小鼠半心移植物存活时间的影响,同时观察受体的抑制细胞活性,以探讨其延长移植物存活期的可能机制。 实验在小鼠中进行,供心为BALB/C新生幼鼠,受体鼠为NIH成年雌鼠(广东省医用实验动物  相似文献   
64.
本文叙述了自1955年开始用胃照射治疗24例消化性溃疡和食道炎病人的效果,这些病人大部分超过60岁,包括食道炎(15例)~食道狭窄(4例)、食道溃疡(2例)、十二指肠溃疡(5例)、胃溃疡(3例)、空肠溃疡(3例)。这些病人因为年龄、身体状况和同时患有其它疾患不适于外科治疗。所有病例均经钡餐检查确诊,大部分病例还加用胃肠窥镜检查。照射方  相似文献   
65.
目的 体外定向诱导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 (MSC)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方法 采用Ficoll Paque液 (10 77g/L)离心分离成人MSC ,体外扩增 ,分别采用含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和叔丁对甲氧酚 (BHA)或硫代甘油等试剂的无血清DMEM诱导MSC分化为神经元。免疫组化鉴定神经元烯醇化酶 (NSE)、神经丝蛋白 (NF)、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GFAP)、巢蛋白 (nestin)的表达。结果 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在体外扩增原代可获得 5× 10 5,10代可获得 2× 10 10 个细胞。加入bFGF和BHA等诱导剂或硫代甘油诱导后 ,MSC胞体收缩 ,突起伸出 ;免疫组化显示诱导出的神经元样细胞NSE、NF、nestin表达阳性 ,GFAP阴性。结论 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在体外可以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相似文献   
66.
本研究利用基因治疗方法中的反义技术,通过脂质体包裹反义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基因导入人7402肝癌细胞株,研究肿瘤细胞表面MHC分子的表达和其对LAK细胞杀伤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反义IGF-I基因转染的人7402肝癌细胞,经潮霉素筛选后,Northern Blot分析显示反义IGF-I RNA表达阳性,MHC Ⅰ类和Ⅱ类抗原的表达水平高于亲本7402细胞。LAK细胞对反义IGF-I基因转染的人7402肝癌细胞的杀伤活性明显高于亲本7402细胞组(P<0.05)。说明反义IGF-I基因转移至该肝癌细胞,可提高肿瘤的MHC Ⅰ类和Ⅱ类分子的表达,显示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增强,并可提高LAK细胞对其杀伤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用人的脐带血单个核细胞体外同时扩增对抗EB病毒(EBV)和巨细胞病毒(CMV)的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可行性。方法:利用人的脐带血单个核细胞(CBMC),通过EBV感染转化成B成淋巴细胞细胞株(BLCL),再通过逆转录病毒载体,将CMV蛋白基因pp65导入BLCL,用这种细胞体外刺激同一供者脐带血的CBMC产生细胞毒性T细胞(CTL),经[51Cr]释放实验(CRA)检测产生的CTL的杀伤功能。结果:经免疫印迹(WesternBlot)检测,我们获得了同时表达EBV和CMV特异性抗原的抗原递呈细胞BLCLpp65,免疫组化结果表明,BLCLpp65细胞表达CMVpp65抗原的阳性率高达95%。CRA结果证实,用BLCLpp65刺激产生的CTL同时对EBV和CMV都有细胞毒作用。用免疫磁珠法将CD4+和CD8+T细胞分离后再进行CRA,表明特异性的细胞毒性作用主要是CD8+CTL介导的。结论:BLCLpp65是很好的抗原递呈细胞,在体外能同时表达EBV和CMV蛋白抗原,用其刺激血清病毒抗体阴性的CBMC,能够扩增出同时针对EBV和CMV的特异性CTL,其中CD8+CTL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68.
丹参注射液诱导间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丹参注射液体外定向诱导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MSC)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方法]采用Ficoll-Paque液离心分离成人MSC,体外扩增,流式细胞仪检测MSC表面抗原表达,分别采用含丹参注射液或硫代甘油等试剂的无血清达乐伯克改良必需基本培养基(DMEM)诱导MSC分化为神经元,免疫组化鉴定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丝蛋白(NF-M)、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巢蛋白(nestin)的表达.[结果]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在体外扩增原代可获得0.5×106,15代可获得(2~3)×1012个细胞,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CD29、CD44、CD90、CD105、CD166表达阳性,CD11a、CD14、CD34、CD38、CD45、CD80、CD86为阴性.加入丹参或硫代甘油诱导后,MSC胞体收缩,突起伸出;免疫组化显示诱导出的神经元样细胞NSE、NF-M、nestin表达阳性,GFAP阴性.[结论]丹参可以在体外诱导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供受体体质量不相近时供心血管通路比例对心脏移植模型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颈部心脏移植模型,按供受体体质量比例和移植心流出道与流入道内径比例分组手术,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结果】供体体质量小、供受体体质量相差>20%时,调整血管通路比例对模型成功率有明显影响。【结论】对小体质量个体供心而言调整流出道与流入道内径比可增加模型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70.
本文采用体外甲基纤维素长期培养观察脐血(又称胎盘血)粒单系集落形成单位(CFU—GM)生长情况。结果:脐血(n=20)7、14、21、28天CFU—GM产率分别为28.78±37.82、143.30±168.64、286.40±497.00、107.93±131.98/2×10~5,35天(n=13)为93.27±111.20,42天(n=6)为68.67±103.30/2×10~5;14、21、28天脐血与7天骨髓的产率(180.91±134.07)无明显差异(P>0.05)。正常骨髓CFU-GM产率:14天(n=11)、21天(n=9)、28天(n=6)分别为115.14±87.85、59.81±68.05、25.00±20.45/2×10~5,14天集落产率开始下降,21天后明显减少;14天后集落脐血明显大于骨髓,细胞>1000个细胞,有些特大集落,>5000个细胞;脐血集落细胞于35天开始部分溶解(骨髓为14天,21天时多已完全溶解)。可见脐血造血细胞体外培养维持时间明显长于骨髓造血细胞(4~6~+周/3周~±),表明脐血造血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不同于骨髓造血细胞——富含扩增潜能更强、可维持长期造血重建的早期造血干细胞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