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314篇 |
免费 | 268篇 |
国内免费 | 20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篇 |
儿科学 | 38篇 |
妇产科学 | 20篇 |
基础医学 | 189篇 |
口腔科学 | 13篇 |
临床医学 | 612篇 |
内科学 | 235篇 |
皮肤病学 | 31篇 |
神经病学 | 130篇 |
特种医学 | 185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6篇 |
外科学 | 280篇 |
综合类 | 1127篇 |
预防医学 | 540篇 |
眼科学 | 132篇 |
药学 | 520篇 |
11篇 | |
中国医学 | 578篇 |
肿瘤学 | 13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0篇 |
2023年 | 120篇 |
2022年 | 149篇 |
2021年 | 168篇 |
2020年 | 129篇 |
2019年 | 132篇 |
2018年 | 131篇 |
2017年 | 61篇 |
2016年 | 102篇 |
2015年 | 98篇 |
2014年 | 172篇 |
2013年 | 235篇 |
2012年 | 233篇 |
2011年 | 256篇 |
2010年 | 287篇 |
2009年 | 246篇 |
2008年 | 227篇 |
2007年 | 252篇 |
2006年 | 215篇 |
2005年 | 185篇 |
2004年 | 161篇 |
2003年 | 170篇 |
2002年 | 122篇 |
2001年 | 130篇 |
2000年 | 128篇 |
1999年 | 60篇 |
1998年 | 69篇 |
1997年 | 52篇 |
1996年 | 71篇 |
1995年 | 65篇 |
1994年 | 68篇 |
1993年 | 44篇 |
1992年 | 38篇 |
1991年 | 41篇 |
1990年 | 27篇 |
1989年 | 19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24篇 |
1986年 | 15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13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5篇 |
1976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1974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7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评价基于双参数MRI的深度学习自动分割与机器学习分类模型,探索其在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CSPC)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纳入409例前列腺患者MRI检查资料,在DWI、ADC和T2WI中应用VB-Net模型分别进行病灶自动分割和腺体自动分割,生成感兴趣区(ROI),病灶自动分割时将分割阈值设置为不同数值分别重复进行。分别提取病灶ROI和腺体ROI中的纹理特征,进行Lasso特征选择,建立、训练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和Logistic回归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 病灶分割中分割阈值分别为0.9、0.5、0.1时,假阴性率分别为0.462、0.273、0.182,假阳性率分别为0.134、0.419、0.661;当分割阈值设为0.5,病灶自动分割后进行纹理分析和机器学习分类,3种模型ROC曲线的AUC为0.76~0.792;腺体分割后进行纹理分析和机器学习分类,3种模型ROC曲线的AUC为0.827~0.855。结论 采用基于前列腺bp-MRI的VB-Net模型对CSPC病灶具有一定的自动分割、分类能力,结合进一步的机器学习能较好地诊断CSPC;VB-Net模型对腺体自动...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器与透析器串联对钙磷代谢及甲状旁腺素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组为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共33例。对照组为单纯血液透析,共31例。6个月后检测血甲状旁腺素、血钙及血磷,并观察皮肤瘙痒的改善情况。结果联合组血磷、甲状旁腺素均明显下降,血钙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磷、甲状旁腺素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血甲状旁腺素、血磷均较对照组治疗后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皮肤瘙痒较对照组明显减轻。结论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能有效调节钙磷代谢,降低甲状旁腺素水平,改善皮肤瘙痒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3.
54.
55.
目的:探讨血清人附睾蛋白4(human epididymalprotein4,HE4)与糖链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联合运用卵巢恶性肿瘤风险模型(risk of ovarianmalignancy algorithm,ROMA)检测对卵巢恶性肿瘤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370例妇科良恶性肿瘤患者,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其血清HE4及CA125水平,并对其中194例盆腔包块患者运用ROMA计算风险预测概率(predicted probability,PP)值。比较3种指标诊断卵巢恶性肿瘤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并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结果:卵巢恶性肿瘤组血清HE4水平显著高于其余各类妇科良恶性肿瘤组(P < 0.05);卵巢恶性肿瘤组血清CA125水平显著高于除卵巢交界性肿瘤组及子宫腺肌症组外的其余各组(P < 0.05)。上皮性卵巢癌(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EOC)患者血清中HE4水平显著高于非EOC组(P < 0.05);而CA125水平在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 < 0.05)。腹水阳性的EOC患者血清HE4水平、CA125水平均显著高于腹水阴性者(P=0.001,P < 0.001)。D?二聚体升高的EOC患者血清HE4水平显著高于D?二聚体正常患者(P=0.038)。CA125的灵敏度显著高于HE4(P=0.031),HE4的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显著高于CA125及ROMA。以卵巢交界性及良性肿瘤为参照,ROMA的ROC?AUC显著高于CA125(P=0.006)。结论:血清HE4水平在诊断卵巢恶性肿瘤方面显著较CA125具有更高的特异性,两者联合的ROMA指数较单一检测CA125具有更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56.
目的:分析故意伤害案件中致伤物的特点及其相关因素,为案件侦破、预防犯罪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收集西南地区7个市州(县)公安局2014年至2016年已受理、达到轻伤以上的故意伤害案件1 412例,统计案件中与致伤物相关的数据,利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作一般性统计描述。结果:伤者以青壮年(49.7%)、男性(81.1%)、农村居民(63.3%)为主;常见的致伤物为徒手(40.7%)和刀具(38.4%);纠纷(47.9%)、财务(8.0%)案件中,致伤物以钝器居多;钝器作为致伤物普遍存在于多种案发场所(54.0%);钝器常致损伤部位为颅、面部(10.9%、15.3%),锐器常致损伤部位为胸、腹部(6.3%、6.6%);重伤多由锐器所致(59.7%),轻伤多由钝器所致(68.0%)。结论:致伤物与犯罪动机、案发场所、损伤部位和损伤程度有潜在关联性。 相似文献
57.
AO跟骨板在Ⅲ、Ⅳ型跟骨骨折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目的 评价AO跟骨板治疗Ⅲ、Ⅳ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21例29足严重跟骨骨折按Sanders分型:Ⅲ型18足;Ⅳ型11足,采用AO跟骨板及髂骨(或人工骨)植骨进行有限坚强内固定。对年老、骨质疏松严重的Ⅲ型和Ⅳ型跟骨骨折后距下关节不能达到解剖复位,整复跟骨外形后,AO跟骨板固定,同时一期行距下关节融合术。结果 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本组29足Ⅲ、Ⅳ型跟骨骨折行AO跟骨板固定总体优良率为82.8%。结论 AO跟骨板治疗Ⅲ、Ⅳ型跟骨骨折疗效肯定,术后早期功能练习.减少骨折并发症,是一种治疗Ⅲ、Ⅳ型跟骨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低管电压、低对比剂用量(“双低”)扫描在冠状动脉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52例临床疑诊冠状动脉疾病于本院行256层螺旋CT前瞻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双低扫描(管电压80kV ,对比剂用量0.8ml/kg)的患者资料(A组),均采用迭代重建算法iDose 5进行图像重建;50例行64层螺旋CT常规冠状动脉成像的患者资料作为对照组(B组),两组患者均行传统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CG )检查。2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按照15段分段法采用4级图像质量评分法评价两组患者的冠状动脉图像质量,并记录对比剂用量及辐射剂量,以CCG为准,评估两组冠状动脉C T成像的诊断准确率。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256层CT及64层CT 冠状动脉成像。A组患者共显示冠状动脉677节段,以CCG为标准,敏感度为94.5%,特异度为97.4%,阳性预测值为92.7%,阴性预测值为98.0%,诊断准确率为96.6%。B组冠脉成像患者共显示冠状动脉631节段,敏感度为89.1%,特异度为96.4%,阳性预测值为89.9%,阴性预测值为96.1%,诊断准确率为94.5%。两组患者的平均对比剂用量分别为56.8ml和82.2ml ,辐射剂量分别为1.46mSv和8.37mSv。结论256层螺旋CT低管电压冠脉成像技术结合低对比剂用量及迭代重建算法可实现冠状动脉成像的“双低”扫描,与CAG对比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CT与SPECT图像配准不良对MPICT衰减校正(CTAC)的影响。方法99Tcm-MIBIMPI受检者19名,均为行健康体格检查者,其中男11名,女8名,年龄(65.3±9.6)岁。对MPI图像进行CTAC。利用仪器自带的软件对CT图像进行模拟位移:相对心脏位置进行上、下、左、右、前、后6个方向的移动,移动幅度分别为0.5、1.0、1.5、2.0、2.5、3.0、3.5、4.0和4.5em。重建不同位移状态的CTAC心肌断层图像,利用靶心图获得左心室各壁段的放射性计数百分比,比较位移前后左心室各壁段放射性计数的差异和图像差异。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当CT图像的移动距离为0.5cm时,所有位移方向的CTAC图像均未见明显可识别的图像伪影。当CT图像的移动距离≥1.0CITI时,左心室各壁段出现不同程度的图像伪影以及放射性计数的改变;CT图像向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位移时,分别对心尖部,前壁和心尖部,间壁,前壁、心尖部和侧壁,侧壁和下后壁,前壁、心尖部和间壁放射性计数的影响最为显著。向下位移时左心室各壁段放射性计数的改变大于向上位移[(-9.68±8.06)%和(-2.04±1.83)%;f=6.573,P〈0.01],向右位移的改变大于向左位移[(-9.02±8.47)%和(-4.38±3.67)%;t=1.987,P〈0.05]。在左心室各壁段中,前壁、心尖部和侧壁的伪影程度明显较下后壁和间壁显著。结论CT与SPECT图像配准不良可使MPICTAC图像出现不同程度的伪影,其伪影出现的部位和严重程度与配准不良的方向和幅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B型超声(B超)及CT双导向在经皮肝穿射频消融术(RFA)治疗肝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15例患者的20个肝肿瘤病灶,在B超和CT双导向下行RFA。首先在B超导向下穿入RFA针,使其接近病灶,再于CT导向下精确定位完成RFA。结果20个肝肿瘤病灶均在双导向下精准穿刺成功,顺利完成RFA,而且操作时间短。经治疗的20个肝肿瘤病灶在术后随访复查期间行相关影像学检查未见有明显肿瘤残存。15例患者均未出现RFA治疗的相关并发症。结论 B超和CT双导向下的经皮肝穿RFA,可以更精准地完成在B超下显示欠完整或欠清晰的肝肿瘤RFA,较单CT导向下的RFA,其减少了穿刺步骤及提高了穿刺的精准性,而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