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21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48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李景云  王小霞 《吉林医学》2013,(30):6385-6385
目的:对应用整体护理模式对患有肺部感染的老年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92例患有肺部感染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6例。采用传统肺部感染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采用整体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病情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肺部感染控制时间和临床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整体护理模式对患有肺部感染的老年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62.
应用可吸收螺钉治疗关节周围骨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可吸收螺钉、棒治疗关节周围骨折的效果。方法2002年8月-2005年12月,应用自身增强聚乙酯(SR-PGA)、自身增强聚丙酯(SR-PLLA)可吸收螺钉、棒,治疗关节周围骨折37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5例,年龄16-64岁。手术均在伤后4h-7d内完成,术后行皮肤牵引或石膏外固定。结果患者术后随访24-61个月,平均41个月。伤口均Ⅰ期愈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平均为10周。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根据美国骨科协会(AASO)关节功能评价:优21例,良13例,可3例,优良率91.9%。结论应用可吸收内固定钉、棒固定是一种有效治疗关节内及关节周围骨折的方法,良好的疗效基于合理选择适应证及正确的操作。  相似文献   
163.
跟腱断裂临床尚较多见,损伤后如误诊则将导致下肢功能障碍,处理及时得当效果是满意的,但在诊断中容易出现误诊。我院自1974年5月至1991年6月,共收治跟腱断裂23例。现将诊断治疗和误诊原因分析讨探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3例,男21例,女2例。左侧11例,右侧12例。年龄7~49岁,平均35.4岁。新鲜损伤13例,陈旧性损伤10例。伤后就诊时间最短1h,最长1年6个月。术  相似文献   
164.
报道40例70只足外翻畸形手术矫正的效果,平均随访8年1个月。总优良率为82.6%,差15.7%.各种术式中,以Keller手术效果为好。详细讨论了手术操作要点,手术并发症及其预防方法等。  相似文献   
165.
颈椎间盘移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索椎间盘伤病的外科治疗新途径。研究背景颈椎间盘切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是治疗颈椎间盘伤病的常规方法 ,近 10年又有椎间融合器和人工骨融合材料的探索 ,截止目前尚未见同种异体椎间盘移植的临床报告。方法 全组共 5例 ,男 4例 ,女 1例 ,年龄 4 1~ 5 8岁 ,平均 4 7岁 ,退行性颈椎间盘突出 4例 ,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 1例 ;病变部位C4,52例 ,C5,63例。同种异体椎间盘逐级冷冻于 - 196℃液氮中保存 ,术前 37℃水浴箱中快速复温。手术经颈前入路 ,切除病变椎间盘 ,选择适型供体椎间盘植入 ,不使用任何内固定。结果 全部患者术后体温正常 ,伤口无感染 ,在围领保护下术后 4~ 5d离床活动 ,白细胞计数和血沉正常范围。按JOA颈椎病评分标准 ,术前平均 8分 ,术后 2周 10 .6分 ,随访时 13.2分。X线检查示2个月供体椎间盘与受体椎骨愈合 ,无坏死、脱位。移植椎间盘高度部分丢失 ,术后 2年仍维持原有高度的 76 .2 %。MRI示移植椎间盘术后 2年仍有良好T1和T2 加权信号 ,并能维持良好的活动度。结论 冷冻保存同种异体椎间盘移植后早期能移维持颈椎间盘的一定高度 ,恢复节段稳定性并保留了椎间盘的良好活动度 ;远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66.
跖疣系由乳头多瘤空泡病毒引起,为发生在掌跖部,界限清楚,稍高出皮肤园形增厚的角质环.角化的表面粗糙不平,呈灰褐、灰黄或污灰色,伴行走疼痛.好发于足跟、跖骨头、跖间受压处或趾间磨擦处.多年来采用冷冻、激光和外敷腐蚀性药物治疗,方法复杂,痛苦大.尤其跖疣密集者,更显不适用.本文采用中药煎汁浸泡,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7.
胃癌的诊断迄今主要依靠X线钡餐及胃镜检查,自B型超声应用以来,对于胃癌的诊断又有了一种新的影像诊断方法。为了客观地评价,本文对39例胃癌病人进行了B型超声扫查诊断并作了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方法 1985年7月至1987年11月,应用AlokaSSD-256和RT-2600线阵型实时超声显像仪,探头频率3.5MHz。动态范围1~63dB。灵敏度调至胃壁层次显示最佳为宜。对39例胃癌病人进行扫查诊断。扫查前禁食水。病人取仰卧位。扫查胃区及周围脏器,然后嘱病人饮温开水500ml,取坐位或站立位,移动探头,在胃投影区  相似文献   
168.
目的了解去甲万古霉素在脑膜炎模型中的脑脊液透过率及其他药代动力学参数。方法脑膜炎模型的建立参照了Dacey和Sande的方法并做了改进。然后模型给予不同剂量的去甲万古霉素静脉注射,抗生素浓度的测定采用微生物法。结果在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致脑膜炎的兔模型中,去甲万古霉素的脑脊液透过率为19.6%,与万古霉素相似。结论去甲万古霉素是治疗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引起的脑膜炎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169.
细菌耐药性监测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细菌耐药性监测对于了解本地区细菌耐药性现状和发展趋势、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索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临床微生物学工作者应认真掌握临床常见细菌的某些特性及抗生素的相关知识,如天然耐药性、罕见耐药谱型、易产生选择性耐药的抗生素及代表性药物在药敏试验中的作用。因为这些知识对于如何解释药敏试验结果和监测数据分析时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0.
目的 调查1999年~2002年国家细菌耐药性监测网不同地区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比较不同来源菌株耐药率间的差别。方法 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WHONET5软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 四年间共收集大肠埃希氏菌14803株和肺炎克雷伯氏菌7923株。尿液、痰和血液等是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临床分离株的主要标本来源。1999~2002年,北京、广东、湖北和辽宁地区大肠埃希氏菌临床分离株对亚胺培南最敏感。其次为头孢他啶和阿米卡星。在全部大肠埃希氏菌临床分离株中,广东地区的菌株对头孢噻肟的耐药率最高.2002年增加到37.2%。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超过50%,复方磺胺甲恶唑和四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67.4%~86.0%和72.3%~84.4%。肺炎克雷伯氏菌临床分离株对亚胺培南最敏感.其次为头孢吡肟、头孢他啶、阿米卡星和环丙沙星。1999~2002年,除北京分离菌株对头孢噻肟和头孢他啶的耐药率无明显变化外。广东、湖北和辽宁地区的分离菌株对头孢噻肟和头孢他啶的耐药率有明显增高,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也有一定程度的增高。湖北地区肺炎克雷伯氏菌临床分离株对氨曲南的耐药率四年间增加了13.0%。北京、广东、湖北和辽宁地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的检出率逐年增高.2002年广东地区产ESBL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的检出率分别为28.1%和23.7%.湖北地区的检出率分别为23.1%和27.7%。产ESBLs的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临床分离株对头孢噻肟的耐药率明显高于头孢他啶。表明ESBLs主要为头孢噻肟酶。结论 细菌耐药性问题是抗感染治疗的主要威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降低耐药性和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其传播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