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8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78篇
内科学   4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7篇
预防医学   30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与细胞凋亡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在 2 0年前 ,危重病患者的死亡均归咎于入院时的原发病。今天 ,由于监测技术、治疗措施和药物的进展 ,很难用原发病揭示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在 ICU,尽管采取各种措施对危重病患者积极地进行器官支持 ,但多数患者最终将死于进行性的多器官功能不全。现代理论认为 ,多脏器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22.
压力反射敏感性(BRS)是定量分析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平衡状况的指标之一。其测定方法包括血管活性药物法、颈部气室压力法、自发BRS分析方法。BRS对于筛选出心肌梗死后可能发生猝死的高危患者具有重要意义,但有研究表明BRS预测心源性猝死尚存在一定局限性。一些用于心肌梗死和心衰的干预手段能够改善BRS,恢复心脏自主神经平衡。  相似文献   
23.
本文着重介绍了采用作者建立的一种灵敏的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老年心血管、脑疾病中血浆ANP含量。晚期肺心病老年患者,血浆ANP含量明显低于早期PHD者(P<0.05)。伴有左心室肥厚的高血压老年患者血浆ANP浓度明显高于左心室正常的高血压患者(P<0.01)。高血压脑卒中后血压仍高和血压正常的老年患者,血浆ANP分别为861.1±108.4和536.8±50.1pg/ml。总之,测定老年人血浆ANP的浓度,对于探讨老年人心血管、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机理和病情严重程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血浆内阿片肽和精氨酸加压素(AVP)在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结果:心衰组血浆β内啡肽、强啡肽和精氨酸加压素浓度比正常组明显升高(P<0.001),其中轻中度心衰组三种激素含量显著低于重度心表组(P<0.05)。结论:心衰时三种激素平行升高可能是由于应激所致,它们在功能方面相互拮抗,共同升高,使抗体在应激状态下能够维持内环境的相对平衡和稳定。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 将24只大鼠随机均分为:A组,假手术对照组(n=8);B组,单纯缺血-再灌注组(n=8);C组,长托宁预处理组(n=8).分别于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成功后12 h处死动物,留标本,以半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技术(RT-PCR)分析不同组肿瘤坏死因子-a(TNF-a)mRNA的表达,检测肝脏组织丙二醛(MDA)含量、血浆丙氨酸转移酶(ALT)、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肝脏缺血-再灌注后TNF-a mRNA的表达、血浆ALT和肝组织中MDA含量均显著升高.C组TNF-a 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ALT及肝组织中MDA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分别为(91.30±9.75)U/L、(8.3±0.6)nmol/g,肝组织病理学损害明显减轻.结论 长托宁可能通过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及氧自由基的生成减轻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和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 S)在脂多糖(LPS)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AL I)中的作用及生脉饮对其的影响。方法:雄性W 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AL I组、生脉饮组、地塞米松组。舌下静脉注射LPS复制AL I模型。观察大体标本、组织病理以及肺湿/干重比、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中性粒细胞比、蛋白含量、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肺泡通透性指数等生物学指标。测定血浆NO和肺组织匀浆iNO S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L I组肺组织病理显示肺间质及肺泡有明显的损伤和细胞浸润,各生物学指标及NO和iNO S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与AL I组比较,地塞米松组和生脉饮组肺组织病理明显减轻,各生物学指标及NO、iNO S也相应下降(P<0.05或P<0.01)。结论:地塞米松和生脉饮两种药物对LPS诱导的AL I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NO水平和iNO S活性实现。  相似文献   
27.
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42例正常人和33例非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21例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浆内皮素-1(ET-1)浓度。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非肺心病心力衰竭组和肺心病心力衰竭组血浆ET-1浓度明显升高(P<0.0001),而两组心力衰竭之间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这证明,非肺心病心力衰竭和肺心病心力衰竭二者虽然在引发心力衰竭的病因不同,但共同表现为血浆ET-1浓度升高,提示血浆ET-1在参与两种心力衰竭病理生理过程中作用机制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入院时乳酸 (LA)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干预 (PCI)患者危险分层与预后预测中的价值。方法 从 2 0 0 3年 7月至 2 0 0 4年 6月在急诊室对行PCI的 92例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患者测量LA ,并将患者分为LA增高组 5 0例 (≥ 2mmol/L)和LA正常组 4 2例 (<2mmol/L) ,观察患者临床特征并平均随访 (7 2± 2 9)个月 ,心肌梗死并发症和主要心血管事件 (MACE)。结果 与LA正常组比较 ,LA增高组高龄患者较多 ,肌钙蛋白I (TnI)水平较高 (P <0 0 1) ,左室射血分数 (LVEF)明显下降 (P >0 0 5 ) ;PCI后 2h仍有持续ST段抬高者较多 (P <0 0 1) ;心肌梗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增加 ,PCI后主要心血管事件 (MACE)总事件发生率显著增加 (P >0 0 5 )。结论 入院时LA水平与MACE发生率密切相关 (OR值 :7 6 2 ,95 %置信区间 :1 92~ 4 0 13,P <0 0 5 ) ,且是除年龄大于 70岁和LVEF之外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29.
目前的研究已经证实,同型半胱氨酸(HCY)是冠心病(CAD)的独立危险因素[1-2],但其致病机制尚不明确.HCY氧化产生的H2O2可引起内皮细胞(EC)损伤[3-4].从而促进CAD的形成.因此,我们选择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老年CAD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其血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的变化,探讨HCY对EC脂质过氧化的影响,研究其对CAD形成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30.
肾上腺素——人体内天然存在的儿茶酚胺,兼有拟α和β肾上腺素能活性,具有增加周围血管阻力,提高冠状动脉和脑血管灌注压,促进循环恢复的作用,几十年来一直作为心肺复苏过程中抢救心脏骤停的首选药物。但因受到道德伦理的限制,缺乏大规模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肾上腺素的有效性尚未被确定。近些年对肾上腺素运用于心脏骤停可能存在的心脑损害及不良的远期预后倍受争议。文章就近些年肾上腺素与心脏骤停抢救后预后研究进展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