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8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肿瘤学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炎的X线特征探讨林祥涛①周兵李春卫高鸿举连世海1983年Waren等[1],从人类胃粘膜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此后,许多学者对该菌的生物性及对人类胃粘膜的致病性进行了研究。一般认为,慢性胃病...  相似文献   
42.
胃肠道平滑肌肿瘤的影像学诊断(附2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据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16例,山东郓城县医院6例。共22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胃肠道平滑肌瘤加以讨论。一、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中,男16例,女6例,男女之比约为2.7∶1,略高于文献报导。年龄最小27岁,最大70岁,平均51岁,以40~60岁最多见,与文献报导基本一致。二、病变部位及影像学表现本组22例全部为单  相似文献   
43.
作者自96年至97年应用数字X线机进行子宫输卵管造影共168例,并选择性的对输卵管施行再通术29例,现就方法、结果及数字X线机的临床应用价值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168例中原发不孕141例,继发不孕27例。我们利用数字X线机进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以确诊不孕原因及拟定治疗方案。操作方法:病人仰卧,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先行一般妇科检查,探清子宫位置及宫腔深度后,用双腔胶管插入宫颈内口,将气囊内注入生理盐水2~3毫升,然后向管内推注76%泛影葡胺至充盈满意为止,一般用药10毫升以内。对…  相似文献   
44.
孕妇.31岁,妊娠33周。产科疑羊水过多而行超声检查。既往早期妊娠人工流产1次;否认近亲结婚.妊娠期间患病及服用药物史。超声检查:胎头位于耻骨上方.双顶桂8.7tam.颅内、脊柱、胸腔,四肢及胎盘均无异常回声,经持续1周反复观察未见胃泡显示(图1)。羊水无回声区增多.最深处达11.6cm,羊水指数为28.6cm。超声诊断:胎儿食管闭锁并羊水过多,引产后见胎儿符合33周大小.除外生殖器发育畸形外,外  相似文献   
45.
小肠是消化道最长的器官,全长约600cm,迂曲排列于腹腔内;各组小肠位置较固定,但也随体位的改变而略有移动;小肠粘膜皱襞呈弹簧状,与肠管长轴垂直,空肠的粘膜皱襞比回肠密集.近10年来,随着检查手段的增多,小肠病变的检出率有了明显提高.小肠内镜检查可进行活检,但操作困难,患者非常痛苦,常规开展有困难.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食管平滑肌类肿瘤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回顾分析46例手术病理证实的食管平滑肌类肿瘤的临床、X线、CT资料。结果:46例中良性38例,恶性8例,良性病变大小在1~6cm之间,恶性病变在4~12cm之间;X线检查:良性病变呈圆形或椭圆形充盈缺损,侧面呈弧形、半圆状充盈缺损,病变与食管壁的夹角多呈钝角,其表面粘膜皱襞展平消失,部分有单发或多发性小溃疡;恶性病变正面呈不规则圆形或椭圆形,其表面粘膜破坏,有多发溃疡形成,相应部位腔外有软组织影。CT扫描:良性表现为管腔内外软组织影,密度均匀,边缘光整,恶性表现为管腔内外软组织影,密度不均匀,边缘不光整,有分叶,强化时有边缘强化征象。结论:X线钡餐检查与CT扫描结合应用能提高食管平滑肌类肿瘤的诊断正确率及其良恶性的鉴别能力。  相似文献   
47.
先天性泌尿系多发畸形影像诊断韩广秀,魏月凤,王洪科,李春卫,邱春东,乔文增泌尿系统的先天畸形较常见,但病人一般无临床症状。我院收治的5例泌尿系复杂畸形中,男3例,女2例,年龄:5个月~16岁。有3种畸形者2例,四种以上畸形者3例。例1男,1岁6个月。...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胃肠道平滑肌肉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诊断特征。方法:对4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道平滑肌肉瘤的起源,大小、形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X线检查:22例胃平滑肌肉瘤;23例小肠平滑肌肉瘤;1例结肠平滑肌肉瘤。胃平滑肌肉瘤14/22例病变位于腔内,2/22例病变位于腔外,6/22例病变位于腔内外;小肠平滑肌肉瘤19/23例病变位于腔外,2例位于腔内,2例位于腔内外,其大小多在6~10cm;16例边缘有分叶征象,有溃疡者22例;1例结肠平滑肌肉瘤位于腔内外,B超表现为腹腔内实性肿块;CT平扫多呈不规则分叶状,内部密度多不均匀,增强扫描呈肿瘤实质部明显强化,坏死区无强化。结论:胃肠道平滑肌肉瘤好发于胃及空肠,胃平滑肌肉瘤以腔内型居多;小肠平滑肌肉瘤以腔外型居多,综合应用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检查、CT、B超检查及血管造影检查能提高胃肠平滑肌肉瘤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49.
食管子滑肌类肿瘤较少见,约占全消化道平滑肌肿瘤的1o~22.4%。良性者称平滑肌瘤,恶性者称平滑肌肉瘤。我们收集到资料完整的3o例食管平滑肌类肿瘤,均经病理证实,现结合文献分析讨论如下。一般资料本组30例中男25例,女5例,男女比为5:1,年龄33~84岁,平均68岁。40岁以  相似文献   
50.
目的:对于早期胃癌的检查,通过气钡双对比造影图像与胃镜检查图像对照观察,分析气钡双对比造影在检出早期胃癌中的价值。方法:42例经病理证实早期胃癌病例,采用低张气钡双对比造影方法,辅以充盈法、黏膜法及加压法观察胃壁改变,并实时点片。常规胃镜检查。结果:Ⅰ型6例,Ⅱa型4例,Ⅱb型2例,Ⅱc型11例,Ⅲ型4例,混合型15例。结论:气钡双对比钡餐检查能够较好显示早期胃癌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