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51.
肝缺血再灌注后肝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肝脏缺血再灌注(I/R)后肝内分流(IHSF)和功能性肝血流(FHBF)的变化。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l2只,作右侧颈动脉、颈静脉插管;开腹后,经回结肠静脉作门静脉插管,分别用以输血、输液、给药、留样、检测等。大鼠经部分肝I/R制模后,随机分为2组(每组6只):(1)正常对照组(对照组),术中只分离肝周围韧带,不作肝门阻断及再灌注。(2)缺血再灌注组(1/R组,实验组),进行45min的肝门阻断及60min的再灌注。然后两组均经门静脉输注D一山梨醇(10mmol/L,0.2mL/min),2min后同时取颈动脉、门静脉、肝静脉血各1mL。测定门静脉血流量(PVF)、肝动脉血流量(HAF)。计算肝脏山梨醇摄取率、FHBF和IHSF。结果两组PVF,HAF及总肝血流量(THBF)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与对照组比较,I/R组肝脏山梨醇摄取率和FHBF减少,IHSF增加(P〈0.01)。结论肝I/R后,肝内血流动力学变化表现为肝内门一体分流开放,功能性肝血流减少。  相似文献   
52.
静脉输液是经静脉向体内输入药物的一个重要治疗方法。以往人们认为静脉穿刺是单纯技术问题,现有资料表明,静脉穿刺是属技术操作,但也受心理因素干扰。因此,在充分做好患儿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同时,也要求我们操作者操作时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以保证在各种情况下做到静脉穿刺一次成功。1心理特点1.1恐惧心理:患儿因病住到一个新的陌生的环境里,改变了原来的生活环境。由此产生恐惧心理,试敏不愿伸手、躲藏或哭闹,不配合护土工作,由此造成静脉穿刺进针后发生针头脱出,造成穿刺失败。1.2紧张心理:每天进行静脉穿刺输液。给患儿造…  相似文献   
53.
目的通过分析患者治疗前、后腰椎间盘突出及其周围结构的形态变化的MRI表现,判断综合康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0例,采用物理因子、药物、牵引、推拿、医疗体操进行30d的综合康复治疗。疗程结束后对患者进行腰椎MRI复查,评估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突出椎间盘及其周围结构的形态变化。结果综合康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率为82.5%,治疗前、后的腰椎间盘MRI信号强度、厚度、突出的程度、椎管前后径与横径、侧隐窝宽度等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康复疗法不能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形态改变产生明显影响,但可有效缓解或消除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54.
目的:建立定性定量检测人体尿液、血液及唾液中安眠酮的分析方法。方法:尿液、血液、唾液等生物样本中的安眠酮经固相萃取法进行提取后,用气相色谱-质谱仪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从线性、抗干扰性、精密度、回收率及稳定性等方面对方法进行验证。结果:安眠酮浓度在0—400.0ng·mL^-1的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方法的最低检出量为8.0ng·mL^-1;最低定量限为100.0ng·mL^-1;方法的日内、日间精密度CV≤5%(n=6);各基质中前处理回收率在±10.0%(n=3)范围内。结论:本方法检测准确、灵敏、特异性好,可满足尿液、血液、唾液等生物检材中安眠酮的定性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55.
目的 研究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的CT、MRI表现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9例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的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4例行CT检查,5例行MRI检查.结果 本组9例,上颌窦2例,胸壁2例,股骨、眼眶、椎管、肩部及腋窝各1例.8例肿瘤为单发,类圆形多见,5例为软组织肿块伴邻近骨质破坏,囊变坏死少见,未见钙化,CT平扫密度多均匀,MRI平扫为T1等肌肉信号、T2不均匀高信号,增强扫描多为明显强化.2例出现淋巴结转移.肿瘤免疫组化均表达CD99,不表达白细胞共同抗原(LCA).结论 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的CT及MRI表现为非特异性,但能很好地显示肿瘤及侵袭范围,其最终诊断依靠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 对我院2006年4月-2011年3月收治的12例临床误诊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患者均行手术切除,经病理确诊术前误诊为多种疾病,部分存在误治.结论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好发于年轻女性,临床认识不足及无特异性诊断指标是误诊的主要原因,确诊需依靠病理学诊断.  相似文献   
57.
入肝血流半肝阻断 (half-hepatic vascular exclusion,HVE)是肝切除时仅阻断病侧半肝入肝血流,不阻断健侧的方法.门静脉淤血是导致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乃至死亡的重要因素[1].本研究探讨了HVE法和Pringle法在肝切除后肝功能恢复方面的优劣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2007年6月~2010年6月经术后病理证实的7例SPTP临床表现、手术治疗、术后并发症及预后情况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例患者中6例为女性。肿瘤最大直径13cm,平均直径(8.7±1.5)cm,7例均行手术切除,2例术后出现胰瘘,所有患者随访1~3年全部存活。结论 SPTP是一种罕见的低度恶性肿瘤,手术是唯一根治的治疗方式,预后一般较好。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MRI在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病变的影像学诊断价值,为临床对病情的评估提供更多依据.方法:AS患者30例,根据临床病情活动指数(BASDAI)评分分为3组,即静止组、可疑活动组、活动组,所有患者均行骨盆正位片、MRI检查,对患者进行平片分级,并采用MRI评分系统(SPARCC)对骶髂关节病变行活动性评分,对3组病人的上述检查结果进行差异性分析和相关性研究.分析AS骶髂关节MRI脂肪信号并评估脂肪沉积的程度,与平片分级做对照研究.结果:3组之间SPARCC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ARCC与BASDAI评分呈正相关(rs=0.66,P<0.05);骶髂关节平片Ⅰ~Ⅱ级,MRI表现无或轻度脂肪沉积.平片Ⅲ级,MRI表现中度或重度脂肪沉积.平片Ⅳ级,MRI表现重度脂肪沉积.结论:在AS骶髂关节病变中,骨髓水肿程度的SPARCC评分可作为判定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性的依据之一,骶髂关节脂肪沉积的程度可以反映AS患者病情轻重程度.  相似文献   
60.
肝癌肝切除术后并发症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和探讨肝切除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其防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88例肝癌肝切除术后围手术期并发症及其处理。结果术后并发症包括肝肾功能不全(44例),胸腔积液(10例),腹腔继发出血(8例),上消化道出血(6例),胆汁漏(6例),切口感染(6例),肺部感染(4例),切口疝(4例),腹腔脓肿(2例),自发性气胸(2例)。有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患者的血浆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 IL)、凝血酰原时间(PT),肝硬化情况以及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切除范围、肝门阻断时间存在差异(P<0.05)。全组因并发症死亡12例,病死率4.2%(12/288)。结论术前改善肝功能储备、提高手术技巧及了解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时间和症状是防治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