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9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膨体聚四氟乙烯补片在腹外疝修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膨体聚四氟乙烯补片在成年人腹外疝手术治疗中的技术操作要点,并评价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至2008年,采用美国Gore公司生产的膨体聚四氟乙烯补片施行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的859例腹外疝患者的I临床资料。其中腹股沟斜疝731例,占85.0%;腹股沟直疝86例,占10.0%;股疝13例,占1.5%;切口疝12例,腹白线疝9例,脐疝8例。结果全部病例手术成功,平均手术时间95min,手术后疼痛轻微,无明显异物感。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6d。随访10个月-60个月,平均30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安全、经济、简便、复发率低的优点,疗效肯定,临床上基本可以满足各种情况下无张力疝修补手术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肝内胆管结石是我国的常见病之一,由于其病变复杂、复发率高且常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已成为我国良性胆道疾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应用皮下通道胆囊肝胆管成形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安全、有效,复发后的治疗能够微创化.2002年6月至2006年5月我们应用该术式治疗肝内胆管结石32例,临床观察中远期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如何降低腹壁巨大切口疝补片治疗的复发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通过改进手术方式和手术技巧来降低腹壁巨大切口疝的补片治疗复发率。方法通过腹膜内置网片修补法、肌后腹膜前网片修补法、肌前置网片修补法等几种不同的修补方法对35例腹壁巨大切口疝进行修补并改进手术方法、总结降低复发率的经验。结果35例患者术后随访3~72个月,仅肌前置网片修补法出现1例复发。结论肌后腹膜前和腹膜后修补法治疗腹壁巨大切口疝并辅以充分的术前准备和相应的手术技巧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体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总结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临床经验。方法使用美国Bard公司产品,对168例腹股沟疝患者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结果168例均手术成功。术后阴囊水肿4例(2.3%),尿潴留2例(1.1%),伤口积血1例(0.5%),无一例切口感染。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方法简便、适用范围广、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手术操作体会:(1)充分治学;(2)疝囊高位游离;(3)避免损伤生殖神经、髂腹股沟神经和髂腹下神经,减少术后疼痛;(4)补片要平整放置,不能卷曲。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息肉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1年5月期间112例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息肉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2例均顺利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息肉术,病理诊断胆固醇息肉87例(77.67%),胆囊腺瘤17例(15.18%),胆囊炎性息肉8例(7.14%),无恶性病变者。术后2例发生切口脂肪液化,余无并发症发生。96例(85.7%)患者术后随访30~56(41.9±6.3%)个月,3例(3.13%,3/96)多发胆固醇息肉患者复发,无胆囊癌发生。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息肉术安全、微创、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1所中等医院的普通外科、胸外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肾内科、呼吸内科6个科室的住院患者和1所县级医院的内、外科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实际应用营养支持率,为住院患者合理应用营养支持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评分方法对住院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评估以及营养支持应用现状调查.结果 中等医院6个科室住院患者的营养风险发生率为25%,其中呼吸内科营养风险发生率最高,为31%,其次为神经内科29%,以后依次为肾内科27%、胸外科23%、消化内科22%、普通外科18%,有营养风险的患者中24%进行了营养支持,无营养风险患者中9%进行了营养支持.小医院营养风险发生率为18%,其中内科29%、外科7%,有营养风险患者使用营养支持占24%,无营养风险患者中4%进行了营养支持.结论 石家庄市中小医院住院患者存在一定数量的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不足),肠外和肠内营养存在不合理性,今后在中小医院进一步推广基于循证医学的肠外肠内营养指南和应用规范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总结了近十年所做的 10 6例小儿锁骨下静脉穿刺病例 ,年龄 7天~ 12岁 ,平均 6 .4岁。穿刺成功率 97.2 % ,并发症有导管错位 4例 ,穿刺点皮肤感染 2例 ,误入动脉 3例。由于患儿易动、哭闹、恐惧等因素 ,故在穿刺前适当给予镇静药 ,可选用安定、硫喷妥钠、氯胺酮等。穿刺部位可选锁骨中点下方1.5 cm处进针 ,紧贴锁骨下 ,方向指向胸骨上窝 ,边进针边回吸 ,针干与胸壁成小角度缓慢进针为原则。如果进针点偏外 ,与皮肤夹角过大 ,进针过深 ,则易穿破胸膜顶或误入动脉。作者体会 ,只要按照解剖部位及操作要点进行穿刺 ,小儿锁骨下静脉穿刺是比较安…  相似文献   
18.
我院应用晏才杰等设计的保留幽门胃窦浆肌瓣式胃大部切除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10例,近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功例均为男性,年龄25~46岁。穿孔时0.3~1cm,均为十二指肠前壁穿孔。腹腔污染程度按天津市中西医结合急腹  相似文献   
19.
冷循环微波聚能刀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冷循环微波聚能刀(MCT)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6月~2009年8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225例,按照住院号奇偶数随机分为两组。微波组109例,在CT、B超或腹腔镜引导下行MCT治疗;开腹组116例,全麻下行肝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及复发率。结果微波组手术时间平均(35.5±6.7)min,开腹组平均(122.7±10.6)min;微波组术中出血量平均(1.2±0.6)ml,开腹组平均(358.3±40.1)m1,最多达1800ml;微波组术后住院时间平均(1.4±0.45)d,开腹组平均(11.2±1.7)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中位随访时间18个月,两组生存率分别为82.57%和83.62%,复发率分别为22.33%和21.15%,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腹肝切除术比较,MCT治疗原发性肝癌能最大限度的减小手术创伤与出血,全身反应轻微,术后恢复快,并能取得和开腹手术同样的近中期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采用带血管蒂胃瓣修复肝外胆管瘘口治疗Mirizzi综合征Ⅱ、Ⅲ型的具体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针对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收治的明确诊断为Mirizzi综合征Ⅱ、Ⅲ型的患者15例,所有患者十二指肠乳头功能正常,胆管壁血运好,采用带血管蒂胃瓣与从新修整的瘘口周围胆管壁缝合修补胆道以重建胆管壁的完整性,T管支撑胆总管,支撑管放置6~10个月。结果术后拔除胆道内支撑管后经0.5~4年随访,效果均满意,无胆管炎、胆道狭窄、胆道结石等并发症。结论胃窦部胃壁在解剖结构上与肝外胆道在同一平面,带血管蒂的胃瓣血运好、切取并且带蒂转移修复肝外胆管瘘口方便,胃壁与胆管壁组织层次结构相似,可供取材的胃瓣大小充足,是修复胆管较大缺损的良好自体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