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2篇 |
免费 | 10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2篇 |
临床医学 | 30篇 |
内科学 | 7篇 |
神经病学 | 4篇 |
特种医学 | 8篇 |
外科学 | 6篇 |
综合类 | 47篇 |
预防医学 | 12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21篇 |
中国医学 | 6篇 |
肿瘤学 | 5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8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16篇 |
2015年 | 10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14篇 |
2012年 | 10篇 |
2011年 | 10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6篇 |
2008年 | 10篇 |
2007年 | 8篇 |
2006年 | 7篇 |
2005年 | 9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13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食管内翻拔脱结肠代食管治疗颈段食管癌,既能切除全食管以保证手术的彻底性,又符合胃的正常生理功能,并且具有手术出血少、心肺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但由于结肠的生理特性及移植结肠段吻合位置高等特点,术后发生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瘘及结肠坏死的儿率较高。我科自2000年2月以来为10例颈段食管癌患者行食管内翻拔脱结肠代食管术进行治疗。我们对本组病人采取了: 相似文献
42.
时辰药理学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是研究同种药物、相同剂量,不同给药时间所致血药浓度及药理效应的科学。本文就时辰药理学在精神科的应用作一报道。 一、时辰药理学的来源及基本概念 古人在研究天文历法的同时,发现人与自然界相处的过程中,随着自然界的变化,机体的机能状态也相应地有着规律性的变化。后来有人将其命名为生物钟(Biochronometer),并得到国际承认,早在1937年国际生物节律研究会就已成立,并在瑞典的罗纳比(Ronneby)召开了第一届会议。生物钟是指生物体内在的、能支配其各方面受时间影响而发生节律性周期性变化的一种计时装置。目前认为每种生物的生 相似文献
43.
44.
时辰药理学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是研究同种药物、相同剂量,不同给药时间所产生的血药浓度及药理效应的科学。本文就时辰药理学在精神科应用的回顾与展望作一浅论。 相似文献
45.
目的 分析乳腺癌合并间质性肺疾病(ILD)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情况。方法 收集76例乳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检查结果、抗肿瘤药物的使用、ILD的发生及治疗情况。结果 76例乳腺癌合并ILD患者中,9例患者无明显症状,其余67例均存在呼吸道等方面的症状;胸部CT检查均呈现不同程度的间质改变,其中52例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和呼吸衰竭;患者接受系统性化疗46例,靶向药物27例,恩美曲妥珠单抗2例,内分泌药物氟维司群1例;紫杉类药物ILD发生情况最多,靶向药物中依维莫司ILD发生情况最多,内分泌药物ILD发生情况最少;9例患者不良事件通用术语标准(CTCAE)分级为1级,59例CTCAE分级为2级,8例患者CTCAE分级为3级;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后ILD情况均明显好转。结论 引起ILD的抗肿瘤药物主要以紫杉类及吉西他滨等细胞毒性药物和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抑制剂靶向药物为主。掌握ILD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并有针对性地为乳腺癌合并ILD患者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案,既可以增加药物疗效,也可以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6.
重组人TFAR19蛋白对羟基喜树碱诱导人7721肝癌细胞凋亡 …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新的人凋亡相关基因产物TFAR19蛋白对羟基喜树碱诱导人7721肝癌细胞凋亡的增敏作用。方法:将不同浓度的rhTFAR19蛋白单独或与羟基喜树碱(hydroxy camptothecin,HCPT)同时加入处于指数生长期的7721肝癌细胞中共同培养,通过透射电镜、DNA片段化分析,PI及Annexin V标记进行流式细胞仪分析,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和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不同质量浓度的rhT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总结化疗药物致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缺乏症患者的临床综合治疗并观察脐血输注在防止化疗后骨髓抑制,加速骨髓损伤恢复方面的作用。方法 22例不同实体瘤患者因使用含NVB、DDP、IFO的方案化疗,致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减少最终低于0.5×10~9/L时的综合救治;60例实体瘤患者应用含DDP、紫素、ADM的方案化疗,随机分为二组,采用自身交叉对比的方法,观察预防性使用脐血输注后血象的变化。结果 22例粒细胞缺乏症的患者化疗后白细胞总数及粒细胞绝对值降至最低值的时间为12.24±2.08天,其中粒细胞绝对值低于0.1×10~9/L者5例,低于0.5×10~9/L者17例,经采用rhG-CSF、脐血及预防性使用抗菌素、严格的隔离消毒制度等措施,没有一例发生感染,ANC最低值<0.5×10~9/L,持续4.31±1.97天后恢复至大于1.5×10~9/L,WBC最低值持续9.47±5.10天后恢复至大于4×10~9/L;预防性使用脐血输注使骨髓抑制的程度减少,恢复至正常的时间缩短。结论 在粒细胞缺乏症的临床救治中,严格的隔离措施及应用rhG-CSF、脐血及抗菌素等综合措施是治疗成功的关键;脐血输注能加速骨髓造血功能恢复,帮助患者顺利渡过骨髓抑制的危险期,减少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使患者能如期化疗,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48.
49.
50.
目的 分析绝经前雌激素受体(ER)阳性、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复发转移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54例ER阳性HER2阴性绝经前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临床及复发转移特征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54例绝经前ER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中位发病年龄45岁(26~53岁),中位无病生存时间(DFS)52.4个月(6.1~329.1个月),复发转移多发生在术后2~5年(49.4%,76/154);非内脏转移较内脏转移多发(55.8% vs 44.2%);骨转移最多(52.6%,81/154),内脏转移以肺多见(26.6%,41/154);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状态是DFS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 绝经前ER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复发转移多发生在术后2~5年,主要为非内脏转移,骨转移最多;淋巴结转移状态是影响DFS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