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5篇
内科学   18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89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7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0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目的研究CT和钡餐造影检查诊断外生型胃肠道间质瘤的优缺点以及它们在外生型胃肠间质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外生型胃肠道间质瘤影像表现。所有患者均行口服阳性对比剂常规CT增强加三维重建;以及全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用卡方检验分析两者在定位、定性诊断准确率的差异。结果 20例研究对象中,CT定位诊断正确13例(65%),定性诊断正确18例(90%)。消化道钡餐定位诊断20例,正确率100%;定性诊断正确12例(60%)。两者在定位、定性诊断的正确率上差异值分别为P<0.01、P=0.0381,均存在统计学差异。两者结合诊断的准确率为95%(19/20)。结论外生型胃肠道间质瘤CT特征明显,定性诊断准确率高,而定位准确率低。钡餐造影明确间质瘤与肠管关系;定位诊断优势明显。CT结合全消化道钡餐造影,能明显提高外生型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52.
肝海绵状血管瘤的动脉造影分型及介入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症状性肝海绵状血管瘤(SCHL)进行分型,采用平阳霉素碘油乳剂动脉硬化性栓塞(PLE-IASE)方法治疗并评价其疗效.材料和方法:89例SCHL分为三型:Ⅰ型为富血型,Ⅱ型为乏血型,Ⅲ型为动静脉分流型(AVS).所有患者行PLE-IASE.结果:富血型51例,乏血型26例,AVS型12例.总体瘤体缩小率为46.6%,其中富血型56.2%,乏血型27.9%,动静脉分流型46.5%.动脉造影分型之间瘤体缩小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SCHL根据动脉造影表现可分为富血、乏血、AVS三种类型.富血型和AVS型瘤体缩小率较乏血型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富血型和AVS型之间瘤体缩小率差异则无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经皮肝胆道内涵管置入治疗梗阻性黄疸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48例梗阻性黄疸患者分为两组,28 例为内涵管组,行经皮肝穿胆道内涵管置入术;20例为对照组,用一般内科治疗(利胆、护肝等对症处理)。其中内涵管组28例随 访 35至 356天,观察近中期疗效和并发症。[结果]内涵管组:经皮肝胆道内涵管置入术技术成功率为 100%。置入后血清总胆红 素水平较置入前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随时间的延长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01)。开通时间平均为 98天,半年开通率为53.57%。内涵管组:并发症发生率24.95%,主要为胰腺炎和逆行胆道感染等,对照组:井发症发生率30%(P <0.05)[结论]经皮肝胆道内涵管置入术疗效可靠、安全,可作为胆管阻塞介入治疗的另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54.
肝海绵状血管瘤的动脉造影分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肝海绵状血管瘤(CHL)动脉造影表现分型及其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 102例CHL患者,男35例,女67例,年龄23~70岁,平均41.3岁.所有患者行肝动脉造影:导管位于肝固有动脉水平,对比剂注射流率5 ml/s,DSA连续完整采集动脉期、实质期图像.按照下述标准将动脉造影表现分为4型:富血型(Ⅰ型),乏血型(Ⅱ型),动静脉分流(AVS)型(Ⅲ型),门静脉供血型(Ⅳ型).各型判定标准:富血型为供血动脉轻-中度增粗,动脉期可见较多异常血窦显影,实质期异常血窦充盈瘤体大部分区域.乏血型为供血动脉无增粗,动脉期可见数量不多的异常血窦在瘤体周边显影,实质期异常血窦充盈瘤体小部分区域.出现AVS则不论富、乏血与否直接判定为AVS型.门静脉供血型则为动脉期及实质期完全无瘤体染色,直接或回流性门静脉造影显示异常血窦充盈染色.分型确定后对Ⅰ~Ⅲ型患者行平阳霉素碘油乳剂(PLE)肝动脉栓塞.统计总体瘤体缩小率和各型瘤体缩小率并分析其差别.结果 102例动脉造影全部成功.其中,富血型58例(56.8%),乏血型30例(29.4%),AVS型13例(12.7%),门静脉供血型1例(0.98%).在AVS型患者中,肝动脉-门静脉分流11例,肝动脉-肝静脉分流2例.分流时相出现于动脉期10例,出现于实质期3例.总体瘤体缩小率为46.7%,富血型瘤体缩小率为56.3%,而乏血型为27.9%,AVS型46.6%.各型之间瘤体缩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富血型和AVS型均较乏血型为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富血型和AVS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肝动脉造影表现可将CHL分为富血、乏血、AVS、门静脉供血四种类型.其中富血、乏血及AVS型之间行PLE肝动脉栓塞时瘤体缩小率有显著差别.此分型可作为选择疗法和估计瘤体缩小程度的依据.  相似文献   
55.
脾内动脉吻合的临床意义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脾内动脉吻合与部分脾栓塞术(PSE) 及部分脾切除术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10 例脾动脉造影病例,着重观察脾内动脉吻合的出现率、吻合形式、部位及吻合点远端脾动脉分支直径。结果:脾内动脉吻合的显示率为22-7 % ,其中叶间吻合10 % 、段间吻合7-3 % 。吻合形式分为短交通支吻合、弓形吻合、汇集型吻合三种。吻合点远端脾动脉分支直径≤1m m 者占5-5 % 。结论:若采用1m m3( 或以下) 容积的栓塞剂行PSE 术,栓塞剂绝大部分滞留在吻合点远端的脾动脉分支内,吻合动脉不能向被栓塞的脾实质供血。但行部分性脾切除术时,应警惕叶间、段间吻合动脉的出现并慎重处理这些吻合动脉。  相似文献   
56.
绿色荧光蛋白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绿色荧光蛋白 (greenfluorescentprotein ,GFP)来源于海洋生物水母 ,是近年来细胞生物学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标记性蛋白质之一。GFP的cDNA全长约2 .6kb ,编码 2 38个氨基酸残基 ,分子量为 2 7× 10 3 u。无需加外源性分子 ,在 395nm、4 70nm波长光线激发下 ,GFP肽链内部第 6 5~ 6 7位的氨基酸残基通过自身环化和氧化形成一个绿色荧光基团 ,性质稳定 ,使用普通荧光显微镜即可观察到[1,2 ] 。改进后的GFP突变型 ,所发荧光强度高 ,吸收峰单一 ,极大地提高其应用价值。目前 ,GFP在肿瘤的发病机制、生物学行为、药效评价和基因治疗等方面得…  相似文献   
57.
部分性脾栓塞术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76,自引:2,他引:76  
目的探寻术中较准确地控制脾栓塞程度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地分析90例部分性脾栓塞(partialsplenicembolization,PSE)术患者栓塞前、后的脾动脉造影表现,总结出大小为1mm×1mm×1mm明胶海绵颗粒数(G)、内径约1mm脾内动脉支数(A)与栓塞程度(Ee)的关系。以此为依据对24例脾亢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栓塞(E)前先根据Ee预期、A值确定明胶海绵用量,行PSE术后,比较Ee实际与Ee预期的偏差。结果G、A与E(Ee×100)的关系为G=(E-11.45)A/50.79。运用本公式可确定栓塞剂用量,从而控制Ee,95%偏差范围将控制在-5.8%~6.8%。结论根据预期栓塞程度与脾内动脉分支数确定明胶海绵颗粒用量,从而控制栓塞程度是一种简便可靠的定量脾栓塞法  相似文献   
58.
气体作为血管造影的对比剂的探索可追溯到1个世纪以前。在尝试过不同的气体后,纯度为99.9%的二氧化碳(CO2)在20多年前成功地应用于血管造影。CO2与其他气体的不同之处在于能迅速溶解于血液内,不易产生气栓和对呼吸功能影响较小。在这漫长的探索中,虽未曾有高潮迭起的研究热潮,但却延绵不断,持续至今。人们对这种气体阴性对比剂的物理特性、成像原理、优势和缺陷,以及并发症预防和处理等方面逐渐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临床应用不断扩展。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ZD6474对肝癌细胞株HepG2和乙肝相关肝癌细胞株HepG2.2.15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用WST方法检测ZD6474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ZD6474对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结果:ZD6474可以显著抑制HepG2和HepG2.2.15细胞增殖,6.4 μmol/L的ZD6474可以抑制(46.86±10.32)%的HepG2和(41.24±7.35)%的HepG2.2.15细胞增殖,其抑制增殖作用随剂量增加而增强(P<0.05).ZD6474诱导细胞产生G0/G1期阻滞,6μmol/L的ZD6474可诱导71.90%的HepG2和69.90%的HepG2.2.15细胞阻滞于G0/G1期.结论:ZD6474可以抑制HepG2和HepG2.2.15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诱导细胞周期阻滞有关.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大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对8例产后大出血,急诊 行双侧髂内动脉造影,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插管后,双侧分别注入明胶海绵颗粒直至血流明显变慢。结果7例出血完全 停止,1例出血明显减少,经药物及激素继续治疗1周出血停止。3例栓塞时有一过性下腹隐痛,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 论子宫动脉栓塞治疗产后大出血,止血迅速、安全、可靠,并能保留子宫,当保守治疗无效时,可作为产后大出血的首选 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