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1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50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9篇
临床医学   118篇
内科学   27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46篇
外科学   88篇
综合类   321篇
预防医学   31篇
药学   63篇
中国医学   449篇
肿瘤学   4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目的 探讨利用Nodal基因表达预测肝癌转移复发的可行性.方法 通过RNA干扰技术对人肝癌细胞Nodal基因表达的沉默,观察对肝癌细胞生物学行为及血管生成拟态形成的影响.设计4条Nodal基因特异干扰序列,通过质粒载体转染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分别以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Nodal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观察Nodal基因干扰对肝癌细胞增殖、凋亡、侵袭、迁移能力及血管生成拟态的影响.结果 RNA干扰明显抑制了肝癌细胞Nodal基因的表达.在增殖实验第4、5、6天,干扰组的增殖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F=17 098.922,18 135.107,32641.075,均P<0.05).转染48 h后,干扰组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F=1136.452,P<0.05).在侵袭和迁移试验中,干扰组穿过transwell小室的细胞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F=83.6,1126.857,均P <0.05);转染24h和48 h后,干扰组均未形成血管生成拟态,明显区别于对照组.结论 干扰Nodal基因的表达,可明显抑制肝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及血管生成拟态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2.
目的 探讨人胰腺癌中TFPI-2基因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RT-PCR及Westernblot技术,检测TFPI-2基因在50例胰腺癌、35例转移灶、8例正常胰腺组织中的表达,同时用Boy-den小室及裸鼠皮下种植瘤模型检测胰腺癌细胞系Panc-1体内、体外侵袭及转移能力.结果 胰腺癌组织及转移灶中TFPI-2 mRNA及相应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正常胰腺组织(P<0.05).TFPI-2的表达水平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及组织学分级无关,而与临床分期、尤其是有无远处转移及神经侵犯有关.Ⅲ、Ⅳ期胰腺癌组织中TFPI-2表达水平低于Ⅰ、Ⅱ期(P<0.05);无远处转移、无神经侵犯的胰腺癌组织中TFPI-2表达水平高于有远处转移、有神经侵犯的胰腺癌组织(P<0.05).转染基因胰腺癌细胞系Pane-1-TFPI-2体外侵袭能力下降,无明显肌层浸润及肝、肺转移现象.结论 TFPI-2基因表达的降低与胰腺癌侵袭和转移有关,可能参与胰腺癌的侵袭和转移调控.  相似文献   
113.
TFPI-2对胰腺癌细胞体内和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2(TFPI-2)基因对人胰腺癌细胞系Panc-1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通过脂质体法将TFPI-2基因转染到Panc-1细胞, 用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转染前、后TFPI-2 mRNA和相应蛋白的表达.Boyden小室法测定Panc-1-TFPI-2、Panc-1-V和Panc-1-P 3组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的变化,同时将3组细胞分别接种裸鼠,观察其体内肿瘤生长及转移情况.结果 转染成功的Panc-1细胞有TFPI-2 mRNA及相应蛋白的表达; Panc-1-TFPI-2组、Panc-1-V组和Panc-1-P组细胞穿膜细胞数分别为(24.4±3.5)个、(61.3±4.1)个和(60.2±3.9)个,前者明显少于后两者(P<0.05),提示Panc-1-TFPI-2组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下降.3组细胞分别接种裸鼠,Panc-1-TFPI-2组肿瘤体积为(438.0±69.8) mm3,与Panc-1-V组的(852.0±102.9) mm3和Panc-1-P组的(831.0±78.1) mm3相比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镜下见Panc-1-V组和Panc-1-P组肿瘤组织浸润到肌层,有肝、肺转移灶,而Panc-1-TFPI-2组未见肌层浸润及肝、肺转移.结论 TFPI-2基因表达可抑制胰腺癌细胞系Panc-1的侵袭转移能力,为胰腺癌的基因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4.
转化生长因子-α(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alpha,TGFα)与其受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在多种人类恶性肿瘤中表达增加,从而认为TGF-α/EGFR自分泌系统在肿瘤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能够抑制多种细胞因子、生长因子或激素分泌。但对自分泌性TGF-α的作用目前并不清楚,本课题旨在探讨奥曲肽对TGF-α自分泌及对其促进细胞增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5.
目的研究血管生成抑制剂TNP-470对人肝癌高转移细胞株MHCC97-H体外形成血管生成拟态的影响。方法TNP-470作用于MHCC97-H细胞,应用MTT试验、体外侵袭实验,检测MHCC97-H细胞增殖活性和侵袭力的变化。建立MHCC97-H细胞人工基底膜基质凝胶体外三维细胞培养模型,观察MHCC97-H细胞能否形成血管生成拟态以及TNP-470对其影响,应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结构改变。结果TNP-470对MHCC97-H细胞增殖无显著抑制作用,可抑制其体外侵袭能力,明显抑制MHCC97-H细胞形成血管生成拟态,减少细胞表面的微绒毛和细胞间连接。结论人肝癌高转移细胞株MHCC97-H可形成血管生成拟态,TNP-470能抑制人肝癌细胞株MHCC97-H体外血管生成拟态形成。  相似文献   
116.
本文通过讨论医院大型设备检查漏费控制的模式,结合本院的实践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无创式"影像设备漏费控制系统和具体实现方法。"无创式"漏费控制系统与一般漏费控制系统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不对检查设备增加任意硬件改动与控制设备,而是在最终的图像输出环节,采用旁路监控模式,根据医院信息系统(HIS)、图片存档及通讯系统(PACS)的收费记录和影像设备的使用记录达到控制漏费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7.
目的 建立降浊通脉有效部位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为有效控制其质量提供可靠的方法。方法 采用依利特Sinochrom ODS-BP C18(250 mm×4.6 mm,5 μm) 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梯度洗脱。结果 得到了在203,250,280 nm 3个检测波长下的HPLC指纹图谱。结论 本方法为降浊通脉有效部位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可结合含量测定用于全面控制降浊通脉有效部位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8.
病证结合模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医动物模型重复性差,割裂了病与证的联系;单纯借鉴西医病理模型制备中医病和证的模型,不符合中医理论的要求;病证结合模型体现病与证的紧密联系,符合临床实践,已成为中医实验动物模型发展的新方向.本文对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建立、优势及评价体系的构建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9.
目的: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后不同临床类型感染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分布比例。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59例不同临床类型HCV感染者(慢性丙型肝炎35例、丙型肝炎肝硬化14例、HCV感染后痊愈者10例)及33例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结果:慢性丙型肝炎、丙型肝炎肝硬化、HCV感染后痊愈者和健康对照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分布比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944,P<0.001),慢性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肝硬化组明显高于HCV感染后痊愈和健康对照组。HCV慢性感染者、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分布比例与HCV RNA载量呈正相关(r=0.780和0.870,P<0.05)。结论: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影响HCV感染后疾病进程。  相似文献   
120.
目的 探讨RECK基因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食管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河南省肿瘤医院食管鳞癌标本57例,同时取患者相应的癌旁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作为对照.应用组织芯片法与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每例食管鳞痛标本和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RECK和MMP-2的表达情况.结果 RECK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36.8%(21/57),在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率为61.4%(35/5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79,P<0.05);RECK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无关(均P>0.05),但与临床病理分期有关(P<0.05).MMP-2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2.1%(24/57),在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9.3%(11/5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68,P<0.05);MMP-2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组织学分级无关(均P>0.05),但与肿瘤临床病理分期和肿瘤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此外,RECK和MMP-2在食管鳞癌中阳性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ECK和MMP-2的异常表达在食管鳞癌的发生中有重要作用,RECK的低表达和MMP-2的高表达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