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6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两镜联合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附15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和十二指肠镜联合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gallstonepancreatitis,AGP)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和临床价值。方法应用腹腔镜及十二指肠镜对156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病例施行十二指肠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EST),并置入鼻胆管引流(ENBD);合并胆囊结石者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同时行胰包膜切开、坏死组织清除及Winslow孔和腹腔置管引流术。结果全组156例,其中112例胆管结石经EST取出,所有病例均行ENBD;合并胆囊结石91例,急诊或择期施行LC,86例成功,5例中转开腹。术后住院时间(15±7)d,随访6~24个月,无严重手术并发症,无1例死亡。结论两镜联合治疗AGP创伤小、腹腔干扰轻、安全有效,术后恢复快,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2.
甲状腺恶性淋巴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患者 ,女 ,6 4岁。因发现颈部包块伴疼痛 10余天入院。患者 10余天前出现低头时颈前胀痛 ,发现颈前一鸽蛋大小包块 ,无寒热、咽痛、咳嗽症状。体查 :一般可 ,于甲状状腺右叶扪及 2 .5cm× 2 .0cm大小肿块 ,质中 ,光滑 ,轻压痛 ,可随吞咽活动 ,甲状腺左叶不大 ,未扪及肿大的浅表淋巴结 ,肝脾未扪及。入院检查FT315 .33pmol/ ,FT4 4.3pmol/L ,TSH4 .17mIU/ml,均正常。颈部B超示甲状腺非均质性肿大 ,考虑甲状腺炎 ;腹部B超示肝脾不肿大 ,腹腔淋巴结不肿大。入院诊断 :甲状腺肿块性质待定。完善术前准备后于颈颈丛麻醉下行甲状…  相似文献   
73.
纳米羟基磷灰石及其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该文总结了纳米羟基磷灰石制备的主要方法及其生物复合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同时综述两类材料在骨修复中的应用现状,并分析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对兔VX2肝癌的磁介导热疗作用。方法将成模后的荷瘤白兔随机分成6组:A组,对照组,即生理盐水组;B组,游离阿霉素组;C组,半乳糖磁性阿霉素纳米粒组;D组,Fe3O4纳米粒组;E组,阿霉素磁性纳米粒组;F组,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组化白蛋白。各组经肝动脉插管灌注药物(按2mg/kg阿霉素计算),除C组外,其它各组置交变磁场中作用30min,期间监测癌中心区、癌边缘区、正常肝组织和直肠的温度变化;观察治疗后14d的肝癌体积、肝癌的生长率、肝癌及正常肝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D、E、F组癌中心区和边缘区温度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和直肠(P〈0.001);A、B、C组各部位的温度无明显升高。治疗后14d,F组肿瘤体积明显缩小,肿瘤生长率为-15%;肝癌细胞可见大面积坏死,平均在70%以上,癌灶及癌边缘可见栓塞的铁磁微粒,而右肝未见铁磁微粒的沉积;其它各组体积增大3、5~13倍,肿瘤生长率显著增加(127%~568%),肝癌细胞中至轻度坏死(0%~70%)。结论交变磁场下,A、B、C组癌组织升温达到42℃以上;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对肝癌组织有独特的靶向作用,表现出明显的热化疗协同增效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5.
胆系结石液电碎石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目的:大胆石和嵌顿性胆石仍然是胆道镜取石的一道难题。该文旨在评估胆道镜直视下液电碎石治疗胆道镜取石困难的胆道结石的临床价值,以及探讨其适应证。方法:应用纤维胆道镜在直视下连续注液的环境中,对100例(胆道术后残留结石98例,PTCS2例)胆道镜取石困难的胆管结石病人3进行液电碎石治疗。结果:碎石治疗138次,破碎胆石275个(胆石位于总胆管39个,右肝胆管及分支165个,左肝胆管及分支181个)。  相似文献   
76.
目的:研究锌指蛋白207(zinc finger protein 207,ZNF207)在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 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HCC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0对新鲜的冰冻HCC组织及相应癌旁肝组 织标本,采取real-time PCR检测其中ZNF207 mRNA的表达;另随机选择135例有完整资料的HCC石蜡标本,采用免 疫组织化学检测其中ZNF207蛋白的表达;统计分析ZNF207的表达与HCC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在新 鲜冰冻HCC组织中ZNF207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相应的癌旁肝组织(P<0.0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HCC组 织中ZNF207呈显著高表达;且ZNF207的表达与肝硬化、结节数目、肿瘤包膜、微血管侵犯以及TNM分期明显相关 (P<0.05);生存分析显示ZNF207高表达组HCC患者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较ZNF207低表达组明显下降(P<0.01);单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ZNF207是HCC患者总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ZNF207在HCC中呈高 表达,与HCC不良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并预示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胰腺癌的早期诊断与外科处理。方法 回顾分析24例胰腺癌诊断和治疗情况。结果 24例胰腺癌中,胰头癌19例,胰体尾癌5例;经B超、CT诊断24例,MRI18例,MRCP8例,RECP12例,DSA3例,IOUS11例,FNAB17例;根治性切除4例,胆囊空肠内引流术13例,附加胃空肠吻合术6例,胆囊空肠双造口4例,瘤体内注射无水乙醇6例,胃十二指肠动脉区域化疗8例,PTCD3例。术后胰瘘1例,疼痛缓解18例,黄疸减退/消失14例,死亡1例,其余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可疑胰腺癌患,联合运用影像学、肿瘤标记物、穿刺检查等方法,才能提高早期诊断率。恰当的外科处理,术后辅助性区域放、化疗和免疫调节治疗,是提高胰腺癌患生存期、降低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78.
刘凌  李年丰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12):2251-2253
【目的】探讨引起非胃部手术后胃瘫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03~2009收治的7例非胃部手术后胃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患者结合症状和体征,并采用胃镜和上消化道造影诊断为胃瘫,及时采取胃肠减压、促胃动力、心理治疗、静脉营养等非手术综合治疗均得到治愈,疗程37.5(18~57)d。【结论】非胃手术后胃瘫诊断时必须排除机械性、器质性病变,胃镜和上消化道造影是诊断本病有价值的方法和手段,采用促胃动力药物在内的保守支持中西结合等综合治疗效果显著,同时须加强心理治疗,应避免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79.
胆囊三角冰冻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总被引:57,自引:15,他引:42  
目的:探讨胆囊三角冰冻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及手术安全性,方法:在常规解剖胆囊三角失败后改为逆行切除,应用腹腔镜逆行胆囊切除的方法对27例因胆囊三角冰冻性粘连,常规解剖胆囊三角失败的胆囊结石病人进行胆囊切除。结果:27例病人中3 病人中转开腹,占11.1%,其余病人腹腔镜手术成功,所有病人术后恢复顺利,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因反复炎症,使胆囊在三角发生冰冻性粘连,腹腔镜逆行胆囊切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0.
胆管恶性肿瘤大多为胆管上皮腺癌,根据肿瘤发生的位置不同,分为肝内胆管癌和肝外胆管癌,不同部位的胆管癌在临床表现上不同,诊治也存在差异。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每年更新发布《肝胆肿瘤临床实践指南》为全世界肝胆肿瘤治疗提供指导。本文将围绕最新的《NCCN肝胆肿瘤临床实践指南2021.V1版》,对胆管癌的外科诊断和治疗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