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27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1.
目的 探讨在上皮细胞连接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斑菲素蛋白 1(plakophilin 1, PKP1)对黑色素瘤患者预后及免疫细胞浸润的影响。方法 通过Oncomine、TIMER及GEPIA数据库分析了不同肿瘤组织中PKP1的基因表达水平及黑色素瘤组织与正常组织中PKP1的基因表达差异。利用TIMER数据库分析了PKP1对黑色素瘤患者预后及肿瘤免疫细胞浸润的影响。结果 与正常组织相比,PKP1在膀胱癌、乳腺癌、结肠癌、头颈癌、肾癌及肺癌组织中表达显著升高,在脑和中枢神经系统肿瘤、颈椎肿瘤、食管癌、黑色素瘤及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显著下降(P<0.01)。PKP1与黑色素瘤组织中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及树突状细胞浸润呈显著负相关(P<0.05)。此外,PKP1表达水平不影响原发性黑色素瘤患者的预后,但对于发生转移的黑色素瘤患者来说,PKP1高表达预示着生存率显著降低(P=0.002)。结论 PKP1表达与黑色素瘤患者免疫细胞浸润具有显著相关性,同时可以预测转移黑色素瘤患者的预后,是潜在的免疫干预靶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广东地区皮下真菌感染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及致病菌菌学动态变化。方法:回顾分析1990年1月-2019年12月近30年我院皮肤科254例皮下组织真菌感染患者的一般特征、皮损组织病理、诊断及菌种分析。结果:平均每年确诊8.47例,患者平均年龄为47.78岁,男女患病率为1.46 ∶1,最常见感染部位为上肢(31.10%),31~60岁患者为主要感染人群(46.12%)。孢子丝菌病仍是最常见的皮下组织真菌感染(55.91%),但近20年其病例数有下降趋势。着色芽生菌病病例数近10年发病较前20年明显升高(P<0.05)。球形孢子丝菌和Fonsecaea monophora分别为孢子丝菌病及着色芽生菌病主要致病菌。结论:孢子丝菌病为最常见皮下真菌感染,着色芽生菌病例有增多趋势。基于原发与继发免疫缺陷疾病发病率的增高,少见菌种引起的感染在近10年明显增多。分子鉴定可为发现新致病菌、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3.
医院分离深部真菌菌株流行病学调查和药敏试验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目的了解广东地区医院近年深部真菌感染的动态变化,为临床经验性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了1998-2004年我科真菌室接受的疑诊为深部真菌感染的标本9574份,分离出阳性标本3122份(阳性率32.6%),共13个菌种。药敏试验采用浓度梯度法。结果真菌学变化:白念珠菌近3年所占构成比:白念珠菌在2002-2004年组所占构成比与1998-2001年组相比显著下降(76.3%、66.8%比较,r=34.33,P〈0.05);光滑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构成比显著增加(4.2%、11.1%比较,X^2=51.30,P〈0.05,2.2%、4.o%比较,X^2=8.82,P〈0.05);马内菲青霉菌近年呈现增多趋势。药敏试验:2000-2004年703株真菌菌株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对伊曲康唑、氟康唑、酮康唑、两性霉素的耐药株均无增加趋势,伊曲康唑敏感株显著减少(71.0%、58.2%比较X^2=16.50,P〈0.05),中介株显著增多(7.8%、24.8%比较,X^2=24.8,P〈0.05),其中以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对伊曲康唑敏感株减少为主。结论白念珠菌近年所占构成比显著下降;光滑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构成比显著增加;出现了新的感染菌株马内菲青霉菌。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对伊曲康唑敏感株显著减少。此种真菌菌学变迁及药敏试验的变化应引起临床医师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研究马尔尼菲青霉(PM)异柠檬酸裂解酶(ICL)基因转录水平与其酵母相生长的关系,初步探讨乙醛酸循环在PM致病中的意义.方法 将PM分生孢子分别接种于中性培养基以及产生不同浓度一氧化氮的酸性培养基中,37℃培养72 h,采用实时定量RT-PCR法检测各组PM的ICL基因转录水平,检测340 nm吸光度评估PM的生长情况.结果 不产一氧化氮的酸性培养基中PM较中性培养基中PM的ICL转录水平高(P<0.01),含菌量多(P<0.01);产一氧化氮的酸性培养基中PM的ICL转录水平降低(P<0.01),含菌量减少(P<0.01),且随一氧化氮浓度升高,下降趋势更明显,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ICL转录水平与生长之间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99,P<0.01).结论 适当的酸性环境促进PM的ICL转录,利于PM的生长;一氧化氮明显抑制ICL转录,抑制PM的生长;乙醛酸循环可能在PM致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报告1例以毛囊性丘疹为表现的毛囊粘蛋白病。患者男,46岁,颈、背、双上肢密集帽针头大小毛囊性丘疹半年,无疼痛、瘙痒,渐增多,部分浸润增厚。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示:毛囊上皮细胞轻度水肿,真皮毛细血管及毛囊周围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浸润,阿新蓝染色见毛囊上皮细胞内及毛囊周围粘蛋白沉积。经美卓乐,甲状腺素治疗两个月后,皮疹消退,目前该患者仍在随访当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Mac-1在小鼠巨噬细胞识别白念珠菌中的作用.方法 以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为靶细胞,与白念珠菌灭活酵母、活酵母细胞共培养,RT-PCR检测Mac-1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Mac-1蛋白表达,FITC包被白念珠菌后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巨噬细胞对其吞噬率,ELISA检测共培养上清细胞因子水平;siRNA靶向下调巨噬细胞Mac-1表达,检测共培养后吞噬率及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RAW264.7细胞与活酵母细胞、灭活酵母细胞共培养后,Mac-1 mRNA、蛋白表达无差异(P>0.05),巨噬细胞的吞噬率分别为85.28%和84.90%,无明显差异性(P>0.05);共培养后,IL-2、IFN-γ等Th1型,IL-4、IL-10等Th2型均呈不同程度升高,但二组之间也无明显差异(P>0.05).siRNA靶向下调RAW264.7细胞的Mac-1后,与白念珠菌共培养,巨噬细胞对白念珠菌的吞噬率下降为28.60% (P<0.05);同时,巨噬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水平下降.结论 在先天性免疫早期阶段,Mac-1为巨噬细胞识别、介导吞噬白念珠菌的模式识别受体之一;IL-2、IFN-γ等Th1型,IL-4、IL-10等Th2型细胞因子均参与巨噬细胞抗白念珠菌感染免疫.  相似文献   
17.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1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目的 探讨11例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2002-2004年来我院住院和门诊就诊的11例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体征、实验室检查进行分析.结果 11例患者中男9例,女2例,临床症状除非特征性的表现如发热、消瘦、贫血、肝脾淋巴结肿大外,8例合并有皮疹;3例有消化道症状,其中2例腹痛,1例腹泻、排红色湖状便:1例吞咽困难,进食梗阻感;5例有呼吸系统症状;1例关节痛;2例合并口腔念珠菌感染、4例骨髓、1例痰、1例血涂片、8例皮疹刮片或分泌物涂片、2例淋巴结和皮肤病理活检切片中可见成堆的PAS染色阳性的圆形或腊肠形分隔孢子.11株分离株经形态学、培养皆证实为马尔尼菲青霉,其中4株分离株经DNA分析证实为马尔尼菲青霉.结论 艾滋病患者机会性感染中马尔尼菲青霉病的临床表现多样,且多伴有皮疹.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揭示B细胞中CD23的表达与SLE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在SLE发病机理中可能的作用,我们应用ABC免疫组化法和斑点核酸杂交技术对SLE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CD23蛋白和mRNA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30例SLE患者PBMCCD23蛋白表达显著增高(P<0.01),且与疾病活动呈正相关关系(rs=0.3814,P<0.05);具有不同ANA、抗dsDNA抗体水平,有无伴肾损、脑损的SLE患者,PBMCCD23表达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单纯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或和其它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的SLE患者,PBMCCD23表达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20例SLE患者PBMCCD23mRNA表达较正常人显著增高(P<0.01)。经治疗病情稳定后,CD23蛋白和mRNA表达均降至正常(P均>0.05)。提示在SLE活动期B细胞高度激活、增殖并大量表达CD23,且该种表达与ANA、抗dsDNA抗体产生水平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霉酚酸脂(MMF)治疗狼疮性肾炎(LN)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采用MMF联合中、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案。MMF剂量为0.75~1.5g/d,分2~3次口服,疗程大于3个月,并同时测定有关生化和免疫指标。结果:22例LN患者平均服用MMF7.91±5.76个月;服药后第3、6、12个月24小时尿蛋白定量较服药前,降幅分别为37%,45%和58%,差别有显著意义(F=2.79,P<0.05),尿蛋白变化与时间有关(F时间=4.84,P<0.05;F尿蛋白=8.01,P<0.05);ANA与抗-dsDAN—ab滴度同步下降,服药3月后下降幅度为45%-65%,尤以抗-dsDNA-ab明显,较服药前差别具有显著意义(F=2.93,P<0.05);MMF可显著改善低补体血症,以C4明显,服药前后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F=9.07,P<0.01);在服药过程中,9例出现感冒次数增多,2例带状疱疹,3例心律失常,1例脂膜炎,部分患者出现一过性的胃肠不适;没有发现骨髓抑制及肝毒性损害。结论:MMF治疗LN有显著降尿蛋白作用,与服用时间相关;能有效地抑制自身抗体产生和改善低补体血症;副作用小,但可造成机体抵抗力下降和可能诱发心律失常;无骨髓抑制和肝脏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广东省HIV/AIDS合并真菌感染者的情况及相关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HIV/AIDS患者咽拭子、痰、血、中段尿、肛拭子和皮疹刮片标本进行直接真菌镜检和真菌培养。对获得的菌株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同时进行血液CD4+细胞计数。结果71例HIV/AIDS患者中,检出真菌38例,感染率为53.5%;致病菌以白念珠菌为主,占72.8%,其次为马尔尼菲青霉,占20.6%;检出标本主要是咽拭子及痰标本,分别占33.7%和25.0%,其次为尿标本,占17.4%;经性途径感染HIV者真菌感染率为42.5%(17/40),静脉吸毒者感染率为67.7%(21/31);在CD4+低于200个/μL患者真菌感染率为71.05%(27/38);CD4+高于200个/μL感染率为33.33%(11/33)。结论HIV/AIDS合并真菌的感染率高,主要累及与外界相通的腔口部位;感染真菌仍主要为白念珠菌;经血(吸毒)感染HIV者更容易合并真菌感染;真菌感染与CD4+细胞关系密切,CD4+越低真菌感染率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