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0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黄葵胶囊配合泼尼松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应用黄葵胶囊配合泼尼松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与泼尼松组的疗效、副作用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将68名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分成治疗组(35例)及对照组(33例),分别应用黄葵胶囊加用泼尼松治疗及单用泼尼松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4.3%)明显高于对照组(69.7%)(P<0.01),副作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尿素氮、血脂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黄葵胶囊配合泼尼松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优于单用泼尼松治疗.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在不同温度-时间条件下保存血清样本对C-反应蛋白(CRP)测定值的影响。方法:提取29例感染患者的血清标本,分装后放置在室温4℃和-20℃条件下;采用固相夹心-胶体金法分别测定室温和4℃标本在1周、2周、3周、4周各时间点的CRP值,测定4周后-20℃冷藏标本的CRP值;将各测定值与血清分装后的即时检测值作比较,观察CRP的变化。结果:本组患者血清中含有中高浓度的CRP(54.7±53.1)mg/L,血清标本在-20℃条件下保存4周CRP能保持稳定,CRP检测值无明显变化;在室温或4℃条件下,中低浓度(CRP<50mg/L)标本能保持相对稳定1周~4周;高浓度标本(CRP≥50mg/L)在1周~2周后CRP测定值出现一定程度升高,但升高程度不大(均值升高13.3%~22.6%)。结论:CRP是十分稳定的蛋白质分子,在室温或4℃保存血清标本1周~4周,其检测值仍具有参考价值;在-20℃条件下保存血清,可以保持CRP的稳定。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Smad2/3信号蛋白在大鼠梗阻性肾病模型肾组织中的表达及可能作用。 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UUO)模型,分别于造模后1、3、7、14、21和28 d取肾组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TGFβ1、磷酸化Smad2/3和α-SMA在梗阻肾肾组织中的表达;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梗阻肾组织TGFβ1 mRNA的表达。结果:正常大鼠肾组织具有基础的TGFβ1(4.32%±1.72%)和磷酸化Smad2/3[(19.31±5.37)个/mm2]的表达,α-SMA只表达于血管平滑肌,肾小管-间质无表达。UUO术后1 d,TGFβ1的表达无明显增加(5.15%±2.08% vs对照组,P>0.05),第3 d明显增加(13.55%±6.33% vs 对照组,P<0.01),第7 d达高峰(26.78%±8.77% vs 对照组,P<0.01),此后表达减少;磷酸化Smad2/3的表达在UUO术后3 d明显增加[(67.95±13.87)个/mm2 vs 对照组,P<0.01],并持续增加到第7 d[(150.61±27.34)个/mm2 vs 对照组,P<0.01],此后表达减少;而UUO术后3 d肾组织α-SMA表达亦明显升高(5.58%±1.23% vs 对照组,P<0.01),7 d达到高峰(13.43%±3.32% vs 对照组,P<0.01),14 d表达开始下调;UUO术后肾间质细胞外基质的沉积随着疾病的进展而进行性增加,第28 d达到最高峰。梗阻肾肾组织中TGFβ1、磷酸化Smad2/3以及α-SMA的表达时相一致并呈明显正相关(r1=0.932, P<0.01;r2=0.946, P<0.01),并与肾间质区域细胞外基质的积聚密切相关。 结论:磷酸化Smad2/3信号蛋白在大鼠梗阻性肾病肾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增高,可能在肾间质纤维化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4.
ERK1/2信号蛋白在糖尿病小鼠肾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小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及活化情况,从分子信号角度探讨糖尿病肾病肾纤维化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STZ腹腔注射诱导小鼠糖尿病模型,并检测血糖、血肌酐、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肾重/体重、肾小球体积;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糖尿病小鼠肾组织TGF-β1、磷酸化ERK1/2和collagen Ⅲ的表达。结果: 腹腔注射STZ后,模型组小鼠均出现明显的多食、多饮、多尿和体重下降等糖尿病症状,血糖明显升高,血肌酐水平出现一过性增高,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明显增加,肾重/体重比值增加,肾小球体积增大,肾小球细胞外基质明显增宽。正常肾组织有TGF-β1和磷酸化ERK1/2的基础表达[分别为:5.26%±2.35%;(12.31±3.97)个/mm2],糖尿病形成后,TGF-β1、磷酸化ERK1/2水平在肾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并持续增加到12周[分别为:15.63%±5.38% vs 对照组,P<0.01;(136.84±25.94)个/mm2 vs 对照组,P<0.01]。正常肾组织有collagen Ⅲ的基础表达(1.58%±0.52%),糖尿病形成后collagen Ⅲ在肾组织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持续增加到16周(15.28%±3.78% vs 对照组,P<0.01)。肾组织TGF-β1、磷酸化ERK1/2的表达时相相似,并呈明显的正相关(r=0.87,P<0.01),并与肾组织collagen Ⅲ的表达相关(r=0.83,P<0.01)。结论: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的表达和活化可能参与小鼠糖尿病肾病肾纤维化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25.
目的评价配对在线透析滤过(PFD)与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对终末期肾病患者β2-微球蛋白(β2-MG)清除的作用。方法51例接受MHD患者随机纳入PFD组及MHD组,分别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及β2-MG。结果两组BUN、Cr清除无显著差异(P>0.05);PFD组治疗后β2-MG明显降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小分子的清除,PFD与MHD作用相似,但对中等分子量物质的清除,PFD明显优于MHD。  相似文献   
26.
仅表现为蛋白尿的早期多发性骨髓瘤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多发性骨髓瘤是浆细胞系异常增生的恶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早期表现常不典型,可仅表现为肾功能损害或蛋白尿。我科近期收治了单纯表现为蛋白尿的早期多发性骨髓瘤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7.
辛伐他汀对血液透析患者血清Prohepcidin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前瞻性观察辛伐他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Prohepcidin浓度的影响。方法将2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分为实验组(13例)和对照组(13例),测定基线血清Prohepcidin,血浆IL-6,以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铁蛋白、血红蛋白、白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浓度。实验组每晚口服辛伐他汀20mg共8周,对照组不使用辛伐他汀类或其它调脂药物。观察两组实验前后上述指标变化。结果26例MHD患者实验前血清Prohepcidin浓度为(173.6±52.7)ng/mL。实验组实验前血清Prohepcidin浓度为(156.7±51.9)ng/ml,8周后为(180.5±33.7)ng/mL,与基线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127。对照组实验前血清Prohepcidin浓度为(190.6±49.6)ng/ml,8周后为(193.5±36.0)ng/ml,与基线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728。实验组8周后血清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浓度分别降低18.6%(P=0.004)和55.1%(P=0.007);实验及对照组实验前后血浆IL-6,血清CRP、铁蛋白、血红蛋白、白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浓度无显著变化。结论本实验初步显示,每晚口服辛伐他汀20mg8周未能对MHD患者血清Prohepcidin浓度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8.
目的:观察康肾颗粒对透析前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和蛋白尿、血清白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对2007年1月~2010年10月在我院肾内科住院及门诊就诊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未透析患者96例进行临床观察。按数字随机表法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按慢性肾功能衰竭综合治疗方案处理,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康肾颗粒12 g,每日3次,冲服,治疗时间为12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肾功能及24 h尿蛋白排泄量、血清白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血清尿素氮、肌酐水平分别为(11.6±5.0)mmol/L、(274.8±158.3)μmol/L,较治疗前的(13.6±6.4)mmol/L、(316.7±167.3)μmol/L明显下降,治疗组治疗前后血尿素氮、血肌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P=0.004);估算肾小球滤过率上升到(25.9±17.0)ml/(min.1.73 m2),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与对照组治疗后上述指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尿素氮,(11.6±5.0)mmol/Lvs(12.7±5.8)mmol/L,P=0.040;血肌酐,(274.8±158.3)μmol/L vs(295.0±139.9)μmol/L,P=0.013;肾小球滤过率,(25.9±17.0)ml/(min.1.73 m2)vs(24.4±15.7)ml/(min.1.73 m2),P=0.033]。两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组,(1 177±971)mg/24 h vs(1 824±1 973)mg/24 h,P=0.006;对照组,(1 339±710)mg/24 h vs(1 702±1506)mg/24 h,P=0.012]。治疗组24 h尿蛋白定量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 177±971)mg/24 h vs(1 339±710)mg/24 h,P=0.030]。治疗组治疗后血清白蛋白水平上升[(36.8±5.7)g/L vs(34.6±6.1)g/L,P=0.020)],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37)。结论:康肾颗粒明显改善透析前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减少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蛋白尿,从而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  相似文献   
29.
目的通过Bland-Altman分析法证实8个静息能量代谢评价公式在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of renal disease,ESRD)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中使用的准确性。方法研究入选53例行MHD的ESRD患者,采用呼吸间接测热法测量患者实际的静息能量代谢(resting energy expenditure,REE)值,同时使用8个国内外常用的REE评价公式计算该患者的REE值,使用Spearman相关、配对t检验、Bland-Altman分析法以及吻合比例分析两种结果的一致性。结果实测REE值是(1460±398)kcal/d。8个评价公式的预测值与实测值均呈正相关,其中Mifflin公式、Liu公式、贾虹公式的预测值与实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贾虹公式的偏倚最大[(240±321)kcal/d]。而Schofield公式、FAO/WHO/UNU公式、Owen公式、Harris-Benedict公式、Cunningham公式的预测值与实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chofield公式偏倚最小[(6±293)kcal/d]。然而,使用Bland-Altman分析法计算95%一致性界限(limits of agreement)时,即使是偏倚最小的Schofield公式,其一致性界限也相当大,低限为-(580±137)kcal/d,高限为(592±137)kcal/d,且吻合比例仅41.5%。结论在评估ESRD的MHD患者的能量代谢时,评价公式预测法并不可靠,建议直接使用呼吸间接测热法进行实测。如无相关条件而必须使用公式预测时,推荐选择Schofield公式,因该公式相较其他公式将更可靠。  相似文献   
30.
目的观察康肾颗粒对透析前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浆纤维蛋白原(Fbg)水平的影响。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0年10月在深圳第六人民医院肾内科住院及门诊就诊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未透析患者96例进行临床观察。按数字随机表法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按慢性肾功能衰竭综合治疗方案处理,试验组64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康肾颗粒12 g每日3次冲服,治疗时间为12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清hs-CRP、Fbg及空腹血糖(FPG)、血红蛋白(Hb)、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的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hs-CRP、Fbg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TC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但与对照组治疗后血清TC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肾颗粒可减轻透析前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微炎症状态及血液高凝状态,改善脂质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