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58篇
内科学   23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33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57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超选择性肾动脉碘油-无水乙醇乳化液栓塞术治疗肾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动脉内碘油-无水乙醇混合物栓塞治疗肾肿瘤的效果。方法收集20例肾脏恶性肿瘤和良性肿瘤,采用同轴微导管超选择性肾动脉插管,以容积比为2∶1的碘油-无水乙醇乳化液栓塞肾肿瘤供血血管各分支,术后4周复查肾动脉造影,酌情重复治疗,定期随访。结果18例经一次栓塞肿瘤坏死彻底,栓塞后4周,肿瘤供血中断。其中肾癌及肾转移癌体积减小在50%以上13例,占81.3%,碘油聚集良好;2例重复治疗1次,临床症状明显减轻。结论超选择性肾动脉碘油-无水乙醇乳化液栓塞术,可以在最大限度保护肾功能的前提下,在毛细血管水平栓塞肿瘤所有供血血管,达到永久性栓塞的效果,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2.
肺部肿瘤99Tcm-葡萄二酸显像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Tcm葡萄二酸(Glu)能浓集在急性心肌梗死的坏死心肌中[13],我们试用以99TcmGlu进行肺部肿瘤显像,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21例肺部肿块患者,男17例,女4例,年龄30~76岁,术前均有X线平片、CT检查。将新鲜99TcmO-4淋洗...  相似文献   
23.
迷走肝动脉的DSA研究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目的 研究迷走肝动脉的解剖特征,探讨其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 回顾分析1000例肝动脉DSA资料,将直接起自腹腔干及胃肠道供血动脉的变异肝动脉称之为迷走肝动脉(aberrant hepatic artery,AbHA),并根据其在肝内的走行方向和分布范围不同,进一步将其分为迷走肝右动脉(aberrant right hepatic artery,AbRHA),迷走肝左动脉(aberrant left hepatic artery,AbLHA),迷走肝中动脉(aberrant middle hepatic artery,AbMHA),迷走肝固有动脉(aberrant proper hepatic artery,AbPHA)及迷走肝总动脉(aberrant common hepatic artery,AbCHA)等,分别统计其发生率,描述其起源、走行、分支、分布等解剖学特征。结果 1000例中,共发现210例存在AbHA,占21%,其中12例分别显示2支AbHA,共发现222支AbHA,其构成如下:AbRHA 102支(45.95%,102/222),AbLHA88支(39.64%,88/222),AbMHA 4支(1.80%,4/222),AbPHA 3支(1.35%,3/222),AbCHA 25支(11.26%,25/222)。222支AbHA中,起于肠系膜上动脉114支(51.35%,114/222),起于胃左动脉83支(37.39%,83/222),起于胃十二指肠动脉13支(5.86%,13/222),起于腹腔干10支(4.50%,10/222),起于胃右动脉2支(0.90%,2/222)。结论 AbHA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肝动脉变异,熟悉这种血管变异对肝癌的动脉内化疗栓塞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4.
25.
微创埋线治疗慢性颈椎间盘源性疼痛12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研究微创埋线治疗慢性颈椎间盘源性疼痛的疗效。方法应用微创埋线方法对124例患有颈椎病症状为慢性颈椎间盘源性疼痛患者进行治疗,并与常规针刺进行对照。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埋线组有效率为93.3%,针刺组有效率为81%(p〈0.05),停止治疗后随访3个月结果表明埋线组有效率为88.3%,针刺组有效率为72.4%。表明埋线组治疗疗效优于针刺组,并且疗效持久。结论微创埋线治疗慢性颈椎间盘源性疼痛简单方便,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6.
1例插入式微波天线阵列高温灭活椎体肿瘤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所有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轻者局部红斑、瘙痒、色素沉着、干性脱皮,重者出现水疱、渗出、溃疡坏死。影响放射治疗的正常进行,从而影响疗效。发生湿性皮损后,临床以往无有效治疗方法,只有停止放疗,对症处理。近年我们采用局部氧疗治疗急性放射性湿性皮损,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肺动脉栓塞不同时相的尿激酶溶栓的疗效。方法成功制作11头小型猪肺动脉栓塞实验模型(另1头死于出血性肺梗死),以尿激酶作为溶栓剂,观察在栓塞不同时相(栓塞术后30min、栓塞术后10天、术后30天)的溶栓治疗效果。结果实验小型猪在肺动脉栓塞急性期(3头次)以尿激酶15×104U溶栓治疗后被栓塞肺动脉恢复通畅;亚急性期(3头次)以30×104U尿激酶后得到同样结果;慢性期(3头次)以50×104U尿激酶溶栓后,肺动脉三级分支内的血栓完全溶解,再追加5×104U尿激酶,肺动脉四级分支内血栓明显减少。结论肺动脉栓塞不同时相的尿激酶溶栓治疗均有一定的疗效,急性期和亚急性期较慢性期的疗效好,不同时相的溶栓治疗所需尿激酶剂量随栓塞时间延长而呈递增趋势。  相似文献   
28.
炎症型支气管肺泡癌的CT影像动态演变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炎症型支气管肺泡癌的CT表现的动态发展演变规律,提高CT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6例病理学证实的并属于影像学分型炎症型的支气管肺泡癌患者不同时间点的系列CT随访图像,总结不同时间的CT表现特征及其动态演变规律,探索CT诊断的典型影像学征象。结果炎症型支气管肺泡癌相对典型的CT征象有:①毛玻璃征象背景上合并腺泡结节样实变;②无典型分布特征的大小不等的边缘模糊的叶段性实变;③实变基础上的病理性空气支气管充气征;④动态演变特点包括范围逐渐扩大、形态逐渐多样、密度逐渐密实。结论CT特别是两次以上不同时期的随访CT检查是炎症型支气管肺泡癌的理想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29.
2003年8月始,我院护理部建立了不满意患者上报制度,并制订了“不满意患者调查处理程序”,目的在于及时、准确、全面地了解医院发生的患者不满意情况,有的放矢地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少因对患者不满意事件处理不及时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0.
目的 回顾性分析钝性胸主动脉损伤的CT血管造影(CTA)征象,为CTA诊断钝性胸主动脉损伤积累经验.方法 对2004年6月至2014年6月在解放军总医院急诊科诊治的37例经手术或主动脉造影证实的钝性胸主动脉损伤患者CTA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钝性胸主动脉损伤CTA的征象特点.结果 37例钝性胸主动脉损伤部位分别为主动脉峡部83.8% (31/37)、主动脉弓5.4% (2/37)、主动脉降部8.1% (3/37)、主动脉升部2.7% (1/37).钝性胸主动脉损伤CTA征象表现为内膜瓣34例(91.8%),主动脉轮廓改变或腔异常37例(100%),动脉收缩17例(45.9%),主动脉夹层10例(27.0%),假性动脉瘤21例(56.7%),血栓1例(2.7%).结论 CTA征象是诊断钝性胸主动脉损伤的重要依据,具有定性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