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5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21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25篇
临床医学   52篇
内科学   43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114篇
预防医学   5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17篇
  1篇
中国医学   4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目的 :研究皖北地区经输血传播病毒 (TTV)在血透患者中的感染。方法 :选TTVORF1的保守序列作内外引物 ,采用微板核酸杂交 -ELISA方法检测血透患者 6 0例及对照组血清标本中的TTV DNA。结果 :对照组和血透患者间TTV的阳性率差异显著 (P <0 0 5 ) ;TTV阳性和阴性的血透患者 ,在透析次数和透析时间方面有统计学意义 (P<0 0 5 )。结论 :皖北地区一般人群和血透患者中存在TTV感染 ,后者是TTV感染的高危人群。TTV可能与HBV ,HCV ,或HGV有类似的传播途径 ,主要经血液途径传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建立双单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脑囊尾蚴病患者血清中特异性免疫复合物。方法 :用抗人IgG单抗包被 ,捕获血清中特异性IgG型免疫复合物 ,通过酶标抗囊尾蚴单抗结合物显色 ,测其OD值。结果 :用本方法测得患者特异性免疫复合物阳性率为 5 3.3 % ,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0 5 ) ;循环抗原、抗体皆阴性患者 ,免疫复合物的阳性率为 5 0 % ,与各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5 ) ;且免疫复合物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循环抗原的检出率 (P <0 .0 0 5 )。结论 :本法对囊尾蚴病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尤其对抗原、抗体皆阴性患者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13.
大肠杆菌临床分离株多重耐药过程中的主动外排机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临床分离大肠杆菌多重耐药机制。方法 应用荧光法测定临床分离大肠杆菌对环丙沙星的主动外排功能 ;PCR及Southernblot测定主动外排系统AcrAB结构基因acrAB ;RT PCR测定acrAB表达水平 ;自动荧光测序法测定acrAB基因扩增产物DNA序列。结果 临床分离大肠杆菌多重耐药株细胞内环丙沙星稳态浓度显著低于敏感株 (0 .73mg/L± 0 .0 4mg/L比 2 .0 0mg/L± 0 .0 7mg/LA660 ,P <0 .0 0 1) ;临床分离大肠杆菌无acrAB缺失 ;多重耐药株acrAB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菌株 ;多重耐药株以及敏感株acrAB基因扩增产物无点突变和缺失。结论 主动外排系统acrAB的高表达导致临床分离大肠杆菌产生多重耐药性 ;acrAB的表达可能受多重耐药操纵子调控。  相似文献   
14.
依替米星与奈替米星对照治疗细菌性感染的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比较依替米星与奈替米星治疗细菌性感染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平行开放的试验方法,治疗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患者65例。34例患者采用依替米星治疗,3l例患者采用奈替米星(均为100mg,每12h静脉注射)治疗,疗程7-10d。结果:两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依替米星组85.3%,奈替米星组83.9%,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7.5%和89.7%,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6%与9.4%。结论:依替米星与奈替米星治疗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安全,有效,两组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D-聚甘酯的生物分析法。方法:应用 aPTT试剂盒,采用免疫荧光比浊法在 ACL futura plus全自动血凝仪上进行自动定量分析,aPTT来检测血浆中D-聚甘酯浓度,考察其线性范围、精密度及回收率等。结果:D-聚甘酯在0.05~10.0 mg·L~(-1)血浆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57,n=10),最低检测浓度为 0.05 mg·L~(-1)。1.0,5.0,10.0 mg·L~(-1)3个浓度的回收率分别为 91.48%,97.56%,105.67%,RSD均小于 14%。这 3个浓度日内及日间 RSD(n=5)分别为 10.63%,5.73%,1.58%和12.91%,9.42%,7.19%。结论:建立的D-聚甘酯生物测定方法操作简便,结果灵敏、准确、可靠,可进一步用于该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16.
美罗培南对临床分离致病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评价美罗培南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美罗培南及对照药亚胺培南、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环内沙星对412株临床分离致病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显示,对多种革兰氏阴性菌,美罗培南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其抗菌作用强于对照药亚胺培南、头孢吡肟、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奈替米星;对大肠埃希氏菌、克雷泊氏菌属、产气肠杆菌、志贺氏菌属、沙门氏菌属、柠檬酸菌属、变形菌属、沙雷氏菌属MIC90≤0.008~0.25mg/L,是亚胺培南MIC9o的1/4~1/16,对阴沟肠杆菌、不动杆菌属与亚胺培南的抗菌作用相当,分别为0.25、0.5mg/L:对流感嗜血杆菌美罗培南的MIC90为0.125mg/L,是亚胺培南的1/16,是第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的1/4:对铜绿假单孢菌美罗培南的MIC90为4mg/L,低于亚胺培南8mg/L。对革兰氏阳性菌作用稍差于亚胺培南,优予其他4种对照药。  相似文献   
17.
吕媛  李家泰 《中国药学杂志》1997,32(10):616-619
 目的:评价国产洛美沙星(lomefloxacin)治疗细菌性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随机对照开放试验。结果:随机对照组76例,用氧氟沙星(ofloxacin)对照,其中两组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是66.7%,64.9%和89.7%,89.2%;细菌阳性率是82.1%与86.5%;细菌清除率是90.6%和93.8%;不良反应发生率是5.1%和5.4%。以上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开放试验组80例,其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是67.5%与86.3%;细菌阳性率是85%;细菌清除率88.2%。不良反应发生率5.0%。全部临床分离菌株纸片法药敏试验及MIC结果表明两药作用相似,但明显优于氨苄青霉素、头孢拉定和庆大霉素。结论:洛美沙星可作为临床上常见致病菌所致感染的选择用药。  相似文献   
18.
单次静脉美罗培南在健康人体的药代动力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单剂量美罗培南静脉制剂药代动力学,为临床提供合理给药方案。方法 中国健康受试者10名随机分组交叉给药,30 min内静脉点滴美罗培南500,1 000mg,分别在给药前,给药后0.25,0.5,0.75,1,1.5,2,3,4,5,6,8 h取血,并于0~2,2-6,6~12,12—24 h留取尿样本,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美罗培南血药浓度及尿药浓度。结果 血药浓度数据经3P97程序分析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为二室模型,静脉点滴500,1 000 mg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分别为23.08±4.00,48.19±9.78 mg·L-1,AUC分别为27.47±3.80,55.56±6.72 mg·h·L-1,,tl/2B分别为1.08±0.19,1.15±0.15 h,CL分别为18.91±2.48,18.68±2.32L·h-1,Vd分别为13.48±2.94,13.93±2.40L。12 h原形药物在尿中累积排泄百分率分别为(60.11±5.20)%与(61.23±9.81)%。结论 美罗培南单次给药在中国健康人体耐受良好,药物主要经肾脏排泄。  相似文献   
19.
微柱凝胶技术在血型免疫学相关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84年,Yves Lapierre博士发明了微柱凝胶技术(microbubes gel technology,MGT)。近年来,MGT在国内外输血界已逐渐作为常规应用。MGT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微柱凝胶的微孔过滤作用,免疫化学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通过离心技术,将发生凝集反应的红细胞阻滞于凝胶之内,而未凝集的单个红细胞则穿过微孔运动至柱底,从而区分有无凝集。同传统方法相比,  相似文献   
20.
楔状缺损是一种常见的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刷牙、酸的作用、牙颈部结构及力作用是其常见的病因。近20年来,临床研究中根据该病的一些特殊表现,研究了力对楔状缺损形成的影响,本文就引起楔状缺损的力因素这个病因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