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电针背俞穴对脑梗死病人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电针组、康复组和联合组,电针组只采用电针肝俞穴、肾俞穴;康复组采用三级平衡训练法;联合组采用两种方法联合治疗。4周后评测Berg平衡量表和Barthel指数。结果 3组组内治疗前Berg平衡量表、Barthel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3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联合组优于其他两组(P0.001)。结论电针背俞穴肝俞、肾俞联合康复三级平衡功能训练可明显提高脑梗死病人的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素(ET-1)及血小板CD62p的变化,探讨其在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发展以及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63例脑梗死患者及40例健康人分别抽取静脉血,以放免法(RIA)法检测血浆ET-1,用流式细胞仪法检测CD62p水平.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在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浆ET-1及血小板CD62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恢复期虽明显下降,但与对照组比仍显著增高(P<0.01).结论 血浆ET-1和CD62p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对脑梗死的早期诊断和病情观察以及干预治疗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拟血管性痴呆(VD)的动物模型,探讨针刺对VD大鼠模型的学习记忆行为、脑内NO含量、NOS活性及VD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用纯系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和西药对照组,采用2-血管阻断法(2-VO)制作VD大鼠模型。在大鼠“百会”“大椎”穴行针刺治疗。检测VD大鼠穿梭箱实验成绩,比色法检测脑组织NO含量、NOS活性,并检测VD大鼠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及纤维蛋白原浓度。结果:数据经统计学处理表明,针刺“百会”“大椎”穴可明显减少模型大鼠在穿梭箱实验中的电击次数和电击时间(P<0.01);降低脑组织内NO的含量及NOS活性(P<0.05);可使VD大鼠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及纤维蛋白原浓度降低(P<0.05,0.01)。结论:针刺能改善V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降低脑组织内NO的含量及NOS活性,改善VD大鼠的血液流变学状态,从而改善大脑的血液供应,促进智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例1女,12岁。因“活动后双足内翻、行走困难3年”,于2006年7月2日就诊于神经科门诊。患者于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僵硬感,活动时出现双足内翻,行走明显受限,症状具有波动性,活动后加重而休息后减轻,呈进行性加重。1年前于某医院骨科行双足矫形术后足内翻减轻,但肢体僵硬感未见缓解;9个月前双足内翻再次出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芪参还五胶囊对大鼠脑组织缺血后自体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插线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使用B rdU/NeuN和B rdU/GFAP双重标记和荧光免疫法,分别观察和记录模型组和对照组和芪参还五胶囊治疗组在不同时间点(7、14、21天)上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并进一步分化成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过程。结果:与模型组和安慰剂对照组相比,芪参还五胶囊治疗组在3个时间点(7、14、21天)上,B rdu /NeuN 细胞计数和B rdu /GFAP 细胞计数增多均明显,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脑缺血后可诱发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发生增殖和分化,经芪参还五胶囊干预可使上述过程明显、持久;推测芪参还五胶囊可能通过增强神经细胞抗缺氧损伤能力、减轻脑组织炎症反应、改善血液黏滞状态、微循环和保护缺血灶周围神经元突触结构的基本完整性等多个环节的共同作用,实现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相似文献   
16.
以职业能力为主线构建开放性实验室的实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医学检验是一门对实验操作要求很强的学科,要求学生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实验室是教学、科研、科技开发的重要场所,是人才培养、知识创新、技术开发、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1],高校实验室利用效率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到实验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实践能力.传统的医学实验教学层次相对较低,实验项目多是演示性、验证性实验,且实验手段和方法较落后,缺乏创新型、综合型实验.过于枯燥的实验过程,使学生的实验积极性不过,造成实验室利用率降低,除了规定上课时间外,实验室大部分时间处于闲置状态.关键词:职业能力;开放性实验室;应用型人才培养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0947(2014)01-0060-03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皮层-咽部-舌根"序贯针刺法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3例予基础治疗,治疗组3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皮层-咽部-舌根"序贯针刺法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2组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变化,比较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P0.01);2组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2组愈显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基础治疗基础上应用"皮层-咽部-舌根"序贯针刺法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可提高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在愈显率、总有效率方面优于基础治疗,更好地改善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性,65岁,以"突发左眼颞侧视野缺损5d"于2010年8月20日入院。5d前患者于晨起后发现左眼看家中物品时不完整,左侧缺损,持续存在,而右眼则完全正常。当时神志清楚,肢体活动自如,无发热、头痛、眩晕、呕吐、耳鸣、耳聋、抽搐。查体:血压150/95mmHg,心肺腹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味联合胞磷胆碱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辨证为气虚血瘀证的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片口服,治疗组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味煎服,胞磷胆碱注射液静脉输注治疗。两组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5%(P〈0.05)。两组治疗后MMSE和ADL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味联合胞磷胆碱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普通肝素微量持续静脉泵入治疗频繁发作的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方法 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治疗组给普通肝素12 500 U加入到生理盐水500 mL中,以40 mL/h[约合18U/(kg.h)]速度用微电脑输液泵持续泵入。对照组采用奥扎格雷钠80mg加入到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输注,1次/日;合用阿司匹林100mg口服,每日1次,连用14d。观察治疗后TIA发作停止的时间、例数,复查头颅CT有无脑梗死或脑出血发生。监测治疗前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肝肾功能及牙龈出血、镜下血尿、皮下出血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3d内TIA得到完全控制44例,占97.78%,而对照组为34例,占75.56%(χ2=9.615,P=0.002),提示治疗组较对照组控制TIA发作有优势。治疗组发生出血不良事件共6例(13.33%),对照组发生出血不良事件2例(4.44%),经卡方检验无统计学意义(χ2=2.195,P=0.138)。结论普通肝素微量持续抗凝治疗频繁发作的颈内动脉系统TIA可以尽快控制发作,降低进展为脑梗死的风险,与对照组相比出血不良风险没有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