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25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脓毒症是指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可发展为脓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心肌损伤、心功能障碍是脓毒症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脑利钠肽(BNP)和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已成为心功能不全的诊断和判断预后的一个十分敏感的客观指标.肌钙蛋白Ⅰ(cTnⅠ)是心肌损伤的特异性标志物.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脓毒症患者血浆NT-proBNP和cTnⅠ浓度的监测分析,探讨血浆NT-proBNP和cTnⅠ的浓度对脓毒症患者的病情评估和预后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22.
目的 观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在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63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5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28例给予常规治疗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于术后1、7、14、21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与对照组相比较.结果 微创治疗组患者的痊愈率、显效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下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3.
创伤是40岁以下人群的主要死亡原因,目前国内外尚缺乏理想的创伤性心脏骤停动物模型[1]。本研究应用控制性失血加电刺激诱导室颤建立创伤性心脏骤停猪模型,评价该模型的稳定性及其在创伤性心脏骤停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4.
目的:从猴的肾上皮细胞(Vero-E6)内提取具有促进细胞生长作用的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3PD)的修饰蛋白(modifier protien,MP)。方法:将培养液中K^ 的浓度降低到3.2mmol/L,在Vero-E6细胞内将产生G3PD的修饰蛋白,用亲和层析及阴离子高效液相层析纯化而获取这种修饰蛋白。结果:蛋白的分子量大约为62kDa,Westem及免疫吸附实验证实:随着细胞外液中K^ 的浓度降低,该种蛋白也相应增多,在低k溶液2h后达最大值,与G3PD的活性相平行。结论:从猴的肾上皮Vero-E6细胞分离出G3PD的修饰蛋白,有促进G3PD的活性、增进细胞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5.
目的探讨简易滴定法在阿片类药物口服耐受癌痛患者疼痛控制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接受长效阿片类药物口服镇痛治疗的癌痛患者8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背景滴定组40例和简易滴定组45例。背景滴定组患者每次给予与前24h阿片类药物总剂量10%~20%相等效的盐酸吗啡片,逐步滴定控制疼痛;简易滴定组患者通过每12h增加前一次给药剂量的50%逐步滴定控制疼痛。比较两组患者滴定周期、滴定达稳时间、最高疼痛数字模拟评分(NRS)、滴定剂量、滴定达稳剂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疼痛治疗。与背景滴定组相比,简易滴定组滴定周期缩短、滴定达稳时间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但两组滴定过程中最高NRS评分、滴定剂量、滴定达稳剂量、便秘及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简易滴定法用于阿片类药物耐受癌痛患者的镇痛治疗,能明显缩短滴定时间,快速控制疼痛,且方法简单,不良反应控制平稳。  相似文献   
126.
创伤培训的目的在于向急诊和创伤医师传播规范化的创伤救治流程和创伤救治理念,提高创伤救治效果。ATLS、PTC、CTCT等培训项目使我国的创伤救治能力获得了巨大进步。CTCT-b项目是对CTCT项目的创新,是针对我国基层医院对创伤培训需求设置,在培训方式、内容设计、课时安排方面也根据基层需求进行优化,强化与创伤密切相关的技能操作,对培训效果进行调查分析,持续改进。本文就CTCT-b项目课程特点及在笔者医院进行的实际操作情况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27.
目的 评价早期乳酸清除率对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病人的预后评估作用.方法 应用早期目标性液体复苏方案对30例严重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患者进行液体复苏,测定液体复苏前后的动脉血乳酸水平,计算6h乳酸清除率,并与APACHEⅡ作一致性比较.结果 存活组中动脉血乳酸水平在液体复苏后有明显下降(P<0.01),死亡组中虽然动脉血乳酸水平在液体复苏后也有不同程度下降,但在复苏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成活组6h乳酸清除率为43.2%±37.4%,死亡组为14.1%±49.7%,两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在预后判断上乳酸清除率与APACHEⅡ有较高的一致性(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当乳酸清除率<30%时,其判断患者预后的敏感度为81.25%,特异度为85.71%,阳性预测值为86.67%.结论 早期乳酸清除率可作为判断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病人预后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28.
目的:以中国北方汉族人群为研究对象,探讨中性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gene,G-CSF,Csf3)基因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和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PCR-SSCP)方法比较Csf3基因-1931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在正常人和SLE/LN病人中的分布.结果:SLE病人中 A/G杂合子(60.5%)和等位基因A的频率(53.5%)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51.6%,45.2%;P值分别为小于0.05和0.01).而 G/G纯合子(16.2%)和等位基因G的频率(46.5%)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28.9%,54.8%,P值均小于0.01).Csf3基因-1931位点A/G型在SLE伴有蛋白尿和伴有血尿病人中的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sf3基因不仅与中国北方汉族人群SLE的易感性相关,而且与中国北方汉族人群SLE 患者的临床症状蛋白尿和血尿的易感性相关.  相似文献   
129.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种临床综合征,是各种心脏病导致功能失代偿的终末结局,也是各种心脏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随着社会老龄化,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病发病率增高,CHF的发病率也在增加,目前粗略估计全世界约有1500万心力衰竭(心衰)患者,且在老年人群中更为突出.在年龄超过65岁的老年人中,CHF成为住院最常见的原因.本文旨在观察螺内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的疗效及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0.
目的探讨低体温或高体温对严重创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严重创伤患者体温进行监测,将其分为低体温组、体温正常组和高体温组,统计各组死亡率,对收缩压、创伤评分(ISS)、呼吸机使用时间、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低体温组、高体温组、体温正常组死亡率分别是11.8%、12.9%、0.5%,低体温组、高体温组患者收缩压均明显低于体温正常组,ISS评分均高于体温正常组,呼吸机使用时间、ICU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延长。结论严重创伤患者早期积极采取预防低体温或高体温的措施,对降低创伤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