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2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31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6篇
内科学   5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34篇
外科学   57篇
综合类   265篇
预防医学   87篇
眼科学   36篇
药学   102篇
  2篇
中国医学   131篇
肿瘤学   3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7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阿利吉仑是一种新型相对分子量较小、理化性质稳定的非肽类直接肾素抑制剂,其克服了以往同类药物生物利用度过低、作用维持时间短、费用高的缺点。经多中心、多规模研究已初步表明阿利吉仑是一种选择性高、能有效降低血压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新型药物,其降压作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2.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生肌红粉膏(简称“红粉膏”)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激活作用及吞噬功能的影响。方法小鼠随机分为凡士林组、玉红膏组、10%红粉膏组、20%红粉膏组、30%红粉膏组,每组10只。将小鼠腹部皮肤脱毛,每日在小鼠腹部脱毛处皮肤涂上述软膏,通过统计100个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活化程度的百分率及测定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吞噬率、吞噬指数、消化功能),对比观察皮肤外用不同浓度的红粉膏、玉红膏、几士林膏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激活作用及吞噬功能的影响。结果玉红膏、红粉膏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激活作用及提高其吞噬功能均明显优于凡士林膏(P〈0.05),3种浓度红粉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红粉膏组巨噬细胞激活作用优于玉红膏组,10%红粉膏组巨噬细胞吞噬指数优于玉红膏组,1O%、30%红粉膏组巨噬细胞吞噬率优于玉红膏组,3种浓度红粉膏组巨噬细胞消化功能优于玉红膏组(P〈0.05)。结论外用生肌红粉膏具有促进巨噬细胞的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其中红粉是一种很好的免疫增强剂。  相似文献   
73.
目的研究变应性鼻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蛋白激酶C(PKC)活性变化及其与Th2细胞因子的关系。方法变应性鼻炎组和正常对照组外周静脉血中分离和纯化淋巴细胞胞质及胞膜PKC,采用同位素γ-32P-ATP催化活性测定法检测其活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4和IL-5在的含量。结果变应性鼻炎患者淋巴细胞PKC的总活性较对照组明显增强,且变应性鼻炎组胞膜PKC的活性及胞膜PKC活性占总活性的百分比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变应性鼻炎组患者血清IL-4和IL-5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应性鼻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KC的激活可能与炎症介质的释放增加有关;提示PKC通道可能参与T淋巴细胞的活化过程,PKC信号转导途径在变应性鼻炎患者的发病机制中可能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74.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的最常见并发症之一是术后迟发性出血,为降低术后出血发生,我们对2009年11月至2011年9月对胃及食道黏膜切除的30例患者手术创面进行局部喷洒凝血酶和硫糖铝混悬凝胶剂混合液对比应用,并对止血效果及安全性进行了临床应用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75.
利福喷丁与利福平治疗肺结核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利福喷丁与利福平治疗肺结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搜集公开发表的有关利福喷丁与利福平治疗肺结核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按照Meta分析方法,运用Rev Man4.2.10软件对符合条件的纳入文献进行分析.结果:纳入文献13篇,总样本量2294例,利福喷丁治疗组1171例,其中,痰菌转阴1118例,病灶吸收1147倒,空洞闭合393例;利福平治疗组1123例,其中,痰菌转阴1044例,病灶吸收1024例,空洞闭合335例.痰菌转阴、空洞闭合的疗效指标合并OR值分别为1.67,1.48(P<0.01),病灶吸收疗效指标合并OR值为1.43(P>0.05).结论:与利福平治疗肺结核病相比,利福喷丁在促进痰菌转阴、空洞闭合方面疗效更显著,但在促进病灶吸收方面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76.
动态处方数据库的构建及数据挖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冠人  冯端浩  李国栋  李岩 《中国药师》2009,12(9):1222-1225
目的:建立并利用动态处方数据库,开展药物利用评价,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在医院局域网络上.建立药品数据库及处方读取工具,采用动态网页技术,生成动态处方数据库并开发处方评价系统。利用该系统对2008年全年处方分科室、费别、年龄等几个方面进行点评。结果:处方评价系统能利用动态处方数据库及时、准确、全样本的点评处方.有力促进了处方点评与动态预警工作的开展。结论:利用动态处方数据库辅助进行处方点评工作将是医院药学工作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链霉素对大鼠连续灌服环孢素A(CsA)后血药浓度及肾损害的影响。方法:取大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灌服橄榄油)、模型组(灌服CsA 20mg·kg-1)、链霉素高剂量组(灌服CsA 20mg·kg-1+肌肉注射链霉素180mg·kg-1)、链霉素低剂量组(灌服CsA 20mg·kg-1+肌肉注射链霉素60mg·kg-1),给予相应药物,每天1次,连续6周,分别于给药前和给药后2、4h眼球后静脉丛采血,每7天采血1次,测定CsA血药浓度(c0、c2、c4),及生化指标血肌酐、血尿素氮,实验结束处死大鼠,进行肾间质损伤程度评定。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链霉素高、低剂量组大鼠前3周的c0、c2、c4均降低(高剂量组降低显著,P<0.05或P<0.01或P<0.001),5周内血肌酐、血尿素氮无明显变化;同时肾损伤程度未加重。结论:CsA与链霉素联用时,应注意监测CsA的血药浓度及生化指标,适当调整给药剂量,并且密切关注患者肾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78.
探讨湿、浊、瘀、毒导致肾性高血压的机制及其在本病中的演变规律,为中医药治疗肾性高血压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指出临床上从痰湿中阻、瘀血阻滞、浊毒内盛等不同方面进行辨证,运用祛湿化浊、化瘀解毒之法清除体内湿、浊、瘀、毒,临床常可收到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79.
目的:调研我院不同年龄段患者的处方,探讨解决不合理用药的途径和促进合理用药的方法。方法:依据合理用药国际指标,利用自行编制的处方评价系统对我院2008年全年不同年龄患者的处方进行评价。结果:我院以18~45岁年龄段的患者为主。小于6岁、6~18岁和18~45岁患者应用抗菌药物的比例为41.24%、47.65%及42.23%;18~45岁患者注射剂使用率为21.07%;大于60岁患者的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为2.85种、平均每张处方金额为331.00元,都分别明显高于全年的平均值32.50%、17.78%、2.51种及244.02元;45~60岁患者的基本药物使用率最高,为58.05%;小于6岁的患者中成药使用率最高,为55.32%;通用名使用率为100%。结论:采用国际指标评价用药合理性具有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加强小于45岁和大于60岁患者用药教育及管理,有利于降低抗菌药物及注射剂的使用和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及金额;需加大各年龄段患者基本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80.
目的:建立三种大鼠反流性食管炎动物模型,探讨模型制作的方法和经验。方法:8周龄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70只,随机分为A、B、C、D 4组,A组20只采用食管空肠吻合,B组20只采用食管十二指肠吻合,C组20只采用全胃切除加食管空肠吻合,三种手术方式建立大鼠胃空肠食管反流、胃十二指肠食管反流、空肠食管反流动物模型,D组10只为假手术组。结果:完成实验后,大鼠的存活率为72.9%(51/70)。A组死亡6只,B组死亡7只,C组死亡6只,三组动物模型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异。术后第12周,炎症发生率三组均为100.0%;糜烂、溃疡发生率分别为:A组11/14(78.6%),B组10/13(76.9%),C组3/14(21.4%);鳞状上皮异型增生发生率为:A组10/14(71.4%),B组10/13(76.9%),C组5/14(35.7%);Barrett食管发生率:A组6/14(42.9%),B组5/13(38.5%),C组1/14(7.1%);A组发生食管腺癌1例;D组组织学未见异常。结论:食管空肠吻合、食管十二指肠吻合、全胃切除加食管空肠吻合三种手术方式均可导致大鼠反流性食管炎,并有Barrett食管的发生,其中食管空肠吻合和食管十二指肠吻合方式病变的发生率要高于全胃切除加食管空肠吻合方式。良好的麻醉控制,正确的吻合方式,细心的操作,及时处理并发症及术后护理是成功建立模型的关键。该类模型稳定可靠,为进一步研究反流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和食管腺癌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