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75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58篇
内科学   48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50篇
预防医学   4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0篇
  4篇
中国医学   37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81.
肾上腺肿瘤中A103、Inhibin α和c-erbB-2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A103、Inhibin α和c-erbB-2在肾上腺肿瘤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ower Vision System法检测48例肾上腺肿瘤A103、Inhibin α和c-erbB-2的表达。结果 A103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率分别为肾上腺皮质腺瘤76.5%(13/17),肾上腺皮质腺癌50.0%(4/8)。Inhibin α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率分别为肾上腺皮质腺瘤82.4%(14/17),肾上腺皮质腺癌75.0%(6/8)。A103在肾上腺皮质肿瘤中呈胞质颗粒状阳性,主要见于肿瘤的透明细胞区域。Inhibin α呈胞质或胞膜阳性,可见于肿瘤的透明细胞和颗粒细胞区域。A103和Inhibin α两种抗体在肾上腺皮质腺瘤表达率94.1%(16/17),在肾上腺皮质腺癌表达率为87.5%(7/8)。A103和Inhibin α在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均呈阴性表达。c-erbB-2表达率:肾上腺皮质肿瘤为64.0%(16/25),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为17.4%(4/23)。c-erbB-2呈胞质颗粒状或弥漫阳性。在所有肿瘤中未观察到特异性的胞膜阳性反应。结论 A103和Inhibin α联合应用在肾上腺皮质肿瘤和嗜铬细胞瘤的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82.
近年来,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建立和发展,早产儿的存活率显著提高,与之伴随的早产儿发育障碍的发病率日渐提高,约10%存活的早产儿以后出现痉挛性运动缺陷即脑瘫,更有25%~50%早产儿以后主要表现为认知或行为缺陷或轻度运动障碍,这个高神经系统发病率主要与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eriventricular leukomalacia,PVL)有关。目前PVL已成为早产儿脑损伤的最主要类型,在体重〈1500g的新生儿中,PVL的发病率为3%~4%,  相似文献   
83.
自本刊1991年第1卷,第1、2期连续刊载“临床微循环系列化观测专题”以来,获得良好反响,应广大读者的要求,本刊在本期一次续完此专题的最后一信总价——  相似文献   
84.
剪切力对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形态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利用自行研制的细胞流动小室对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在剪切力作用下的形态学改变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提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对剪切力的耐受性要低于大血管内皮细胞 ,在同样的剪切力和作用时间下 ,大血管内皮细胞没有明显变化。微血管内皮细胞已有明显的形态学变化 ,细胞间隙明显增大、细胞皱缩、脱落 ,这些改变的直接后果是通透性的增加。我们的工作为进一步开展剪切力对微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代谢等方面的影响提供了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85.
目的 了解慢性支气管炎肺泡巨噬细胞上 CD11c和 CD14表达的改变。方法 对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患者和正常对照者各 10例进行局部支气管肺泡灌洗 ,获得的肺泡巨噬细胞经分离、纯化后 ,与藻红蛋白(phycoerythrin,PE)和异硫氰酸荧光素 (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FITC)标记的 CD11c和 CD14单克隆抗体孵化 ,以流式细胞仪分析其表面 CD11c和 CD14表达的百分率。结果 显示慢性支气管炎组肺泡巨噬细胞上 CD11c和 CD14表达的百分率分别为 (39± 6 ) %和 (36± 8) % ,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16± 4) %、(15± 6 ) % ,(P <0 .0 0 1)。结论 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患者的肺泡巨噬细胞上 CD11c和 CD14表达增加 ,可能参与其气道内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相似文献   
86.
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超声内镜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相似文献   
87.
人生病了要看医生和吃中药,这是个普通常识,但是,病人服中药后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就不是每个人都十分清楚。所以服中药后注意事项对病人的康复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88.
河南娄氏风湿病学术流派在130余年的传承发展中,创立了风湿病“虚邪瘀”理论体系。创立者娄宗海因父病而习医,精通岐黄,屡起沉疴,擅长中医内科和妇科疑难杂症。第二代传承人娄孟新尤擅诊治伤寒证、瘟病、痹病、妇科病,名重于时;娄孟林精通中药材炮制技艺,以药济人,知名于时。第三代传承人娄多峰尽得家传,专攻风湿病,创立独具特色的中医风湿病理论体系;娄云峰博学众家,精于医理,名震乡里,以医知名。第四代传承人娄玉钤克绍家学,精通痹证,继承和发展了娄多峰的学术思想;娄高峰擅长运用“虚邪瘀”理论体系诊治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顽痹。第五代传承人娄玉州精研医理,创业沪上;娄伯恩精于家学,素重医德,辨证精审。河南娄氏风湿病学术流派认为,“虚邪瘀”是导致风湿病的三大核心因素,“虚”指正气亏虚,“邪”指外感之邪,“瘀”指瘀血、痰浊,正虚是内在因素,邪侵是外在条件,“瘀”导致的“不通”是发病关键。在具体的诊治中,注重中医辨病与辨证结合,主张根据患者“虚邪瘀”情况进行综合治疗,强调调摄护理,并归纳总结形成了多个系列治疗风湿病的经验效方如祛风散寒除湿、活血养血通络之通痹汤,清热解毒、疏风除湿、活血通络之清痹汤,活...  相似文献   
89.
叙事医学是人文医学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体现了叙事思想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目前国内外研究已经证实,叙事医学不仅在提高医务人员共情能力、自我反思引发、职业认同感增强等方面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对间接改善患者生理、心理等也有很多益处.新生儿医学在我国起步较晚,目前我国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需要隔离监护,几乎不能做到母婴...  相似文献   
90.
背景: 巢蛋白是一种存在于神经干细胞的特异性抗原,在神经系统发生病变或损伤引起再生时广泛表达,因此巢蛋白表达常用作判定神经系统发生病变或损伤后能否促进神经再生的一种手段。 目的:从神经再生和神经干细胞激活的角度,探讨外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神经干细胞巢蛋白表达的影响。 方法:结扎大鼠右侧颈总动脉和8%低氧暴露2 h制备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对照组仅游离右侧颈总动脉,不予结扎和缺氧处理。干预组大鼠缺氧缺血后立即腹腔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5 000 IU/kg,1次/d,连用3 d。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组大鼠缺氧缺血后连续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溶液3 d。每组随机取8只分别于术后4,7,14 d处死。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检测不同时点海马齿状回巢蛋白标记阳性细胞的变化。 结果与结论:各时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组巢蛋白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增加(P < 0.05);各时点干预组巢蛋白阳性细胞较对照组和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组均增加(P < 0.05)。3组大鼠海马齿状回区巢蛋白阳性细胞数均于术后 7 d 达高峰。结果提示早期给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可促使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海马齿状回区巢蛋白表达增加,促进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再生,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神经再生、修复中发挥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