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8篇 |
免费 | 2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3篇 |
临床医学 | 13篇 |
内科学 | 3篇 |
皮肤病学 | 3篇 |
特种医学 | 14篇 |
外科学 | 2篇 |
综合类 | 11篇 |
预防医学 | 9篇 |
药学 | 2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20年 | 1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1篇 |
2012年 | 2篇 |
2011年 | 6篇 |
2010年 | 1篇 |
2009年 | 1篇 |
2008年 | 2篇 |
2007年 | 1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1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12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患者男 ,5 7岁。 2 0 0 0年 5月曾因“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 5 0× 10 9/L)”在当地医院口服激素住院治疗 (具体药名及剂量不详 ) ,检查血小板增至 90× 10 9/L后出院。出院后一直服用激素至本次住院。 2 0 0 0年 11月 15日该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纳差、乏力、腹胀 ,偶有恶心、厌油 ,伴胸闷、咳嗽及咳痰 ,同时有脓血便 (7~ 8次 /d)及里急后重和下腹坠胀感。我院门诊以细菌性痢疾、慢性病毒性肝炎、肺部感染收入传染科。体格检查 :慢性病容 ,神志清楚 ,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及出血点 ,右下肺扣诊浊音 ,肝区无叩击痛 ,肠鸣音亢进 ,双下肢轻… 相似文献
52.
医院深部真菌感染900例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状况,分析病原菌的感染类型,监测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治疗深部真菌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2009年1-12月医院住院患者感染的深部临床标本6025份进行常规真菌培养,分离纯菌落接种到细菌测定系统随机体外诊断试剂板条上,应用细菌测定分析软件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共发生医院深部真菌感染900例,60岁老年患者685例,占76.1%;感染真菌标本以痰液检出率最高为54.8%,其次为尿液占13.4%;900株真菌中假丝酵母菌属感染最高占94.9%,其次为曲霉菌属、毛霉菌属和新型隐球酵母菌分别为2.1%、1.6%和1.4%;在真菌感染的假丝酵母菌属中以白色假丝酵母菌最多为470株,占52.2%;新型隐球酵母菌和皱褶假丝酵母菌的耐药率最低,分别为6.8%和9.1%;毛霉菌属的耐药率最高为48.4%;监测菌株对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和5-氟胞嘧啶耐药率最低,平均耐药率分别为5.9%、6.3%和7.2%;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的耐药率最高,平均耐药率分别为53.1%和47.2%。结论老年住院患者容易引起深部真菌感染,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假丝酵母菌属是院内真菌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尤以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率最高;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和5-氟胞嘧啶的耐药率最低,氟康唑的耐药率最高,耐药性具有种间差异。 相似文献
53.
20 0 0年 2月 2 2日 ,洛阳地区一单位因食用市售的四季豆 ,造成 87人食物中毒 ,经实验证明系四季豆所含的毒性蛋白、皂素以及亚硝酸盐中毒所致。现报道如下。1 流行病学调查2月 2 2日上午 9时许 ,给养员由附近菜市场购回包括由南方运来的四季豆在内的多种蔬菜和新鲜肉、蛋等。当晚炊事员把肉片炒熟后将已洗好切段的四季豆放进锅里同炒 ,四季豆被炒到八成熟后出锅食用 ,同餐菜谱还有醋溜白菜、蘑菇炒肉片和炒豆芽。进餐 1h后 ,凡食用四季豆炒肉片者因食量多少均有不同程度的临床中毒症状 ,先后于当晚和次日住进我院进行治疗 ,有 9人因不爱吃… 相似文献
54.
非淋菌性尿道炎281例支原体感染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淋菌性尿道炎 (NGU)属性传播疾病 (STD) ,其发病率已远远超过淋球菌感染[1] ,而支原体是NGU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为了调查洛阳地区NGU高危人群中支原体感染情况 ,我们采用培养和聚合酶链反应 (PCR)两种方法对 2 81例NGU患者的各种分泌物进行检测 ,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调查对象 2 81例均为本院皮肤性病科、妇科及泌尿内、外科门诊患者。其中男 131例 ,女 15 0例 ;年龄 15~6 7(平均 30 6 )岁 ;病程 2d~ 11年。多数患者有非婚性接触史 ,少数女性患者因性伴侣有STD而就诊。患者主诉有程度不同的尿痛、尿频…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淋巴免疫治疗成人特应性皮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5例特应性皮炎患者按3:2分为皮下注射组51例,淋巴注射组34例,淋巴注射组患者分别于0、4、8、12、16、20周行超声引导下腹股沟淋巴结内注射屋尘螨过敏原制剂,除0周用药剂量为100标准化质量单位(SQ-U)外,其余5次剂量均为1 000SQ-U;皮下注射组患者皮下注射上述过敏原制剂在剂量累加阶段每周注射1次,剂量从20 SQ-U逐次增加,16周达维持量80 000 SQ-U,然后以维持量每4周皮下注射1次,维持阶段52周,总疗程68周.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6周、20周、68周进行特应性皮炎评分(SCORAD),在治疗前和治疗后68周分别进行药物用量评分和血清屋尘螨特异性IgE (sIgE)、sIgG4检测,对比分析两种方案的疗效.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淋巴注射组32例、皮下注射组31例完成了治疗,淋巴注射组患者的依从性显著高于皮下注射组(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SCORAD均显著降低,但淋巴注射组患者治疗较早(16周)显示SCORAD改善,重复测量数据方差分析显示淋巴注射组在SCORAD改善方面总体优于皮下注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68周)用药评分和血清屋尘螨sIgE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屋尘螨sIgG4治疗后两组均显著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1).皮下注射组5例在1 024次皮下注射过程中,12次注射时发生了全身不良反应,其中Ⅰ级8次,Ⅱ级4次,无Ⅲ级、Ⅳ级严重不良反应;淋巴注射组进行了198次淋巴结内注射,无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屋尘螨过敏原淋巴免疫治疗特应性皮炎,缩短了疗程,增加了患者依从性、疗效显著,且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56.
患者男 ,42岁 ,受凉后出现畏寒、乏力、发热、咳嗽伴呼吸困难。查体 :右肺语音震颤增强可闻及湿罗音 ,左肺语音震颤减弱叩诊浊音。体温 38 6℃ ,脉搏 140次 /min。血象 :WBC 18.4× 10 9/L ,N 0 .85 ,L 0 .15。痰TBDNA PCR阳性。胸水 :黄色涂料样 ,浑浊 ,李凡他试验阳性 ,WBC 2 2 .5× 10 6/L ,N 0 .88,L 0 .12 ,胆固醇结晶 。病理学及细菌培养均阴性。胸部X线示 :右上肺以水平裂为界以上肺野见致密状影改变 ,肺门不清 ,左肺下外侧壁可见致密阴影由外上向内下斜行。螺旋CT示 :肺结核进展期 ,两侧胸腔积液 ,以左… 相似文献
57.
患者女 ,37岁 ,农民。于 2 0天前因颈肩部疼痛 ,在当地医院行小针刀治疗后右上臂端出现包块 ,因轻微疼痛未予特殊治疗 ,近日包块疼痛明显 ,给予抗感染及中药局部外敷 ,症状无明显好转 ,于 2 0 0 1年 10月 7日来我院就诊。查体 :体温38 8℃ ,右上臂上端前内侧有一大小 4cm× 5cm的软组织包块 ,其质硬、红肿、皮温高、压痛、可移动。血象 :WBC 14 7×10 9/L ,N0 89,L 0 11。血沉 :80mm/h。B超示 :脓肿。脓肿穿刺液细菌培养有马杜拉放线菌生长。经阿米卡星治疗 2d后肿块停止扩散 ,继续治疗 3d后破溃 ,破溃处用双氧水及氯霉素…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含黏液腺癌的胃癌组织病理学的分型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病理形态学、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和随访等方法对87例含黏液腺癌的胃癌进行观察。结果:含黏液腺癌的胃癌的性质和量,以及癌的原有病理类型不同,其恶性程度有很大差异。单纯黏液癌的肉眼类型多为Borrmann I型,腺管乳头结构黏液癌多为II型、印戒细胞黏液癌多为IV型,混合细胞黏液癌多为III型,4型之间淋巴结转移率和生存率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含黏液腺癌的胃癌组织的病理学分型对预后评估和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组织蛋白酶D检测有助于了解含黏液腺癌的胃癌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59.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患者伴其他病原生物感染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患者同时伴其他病原生物的感染状况。方法用病原培养法、抗原或抗体免疫检测法及显微镜观察法,对2003年1~12月在该院门诊以泌尿生殖系统不适就诊患者的泌尿生殖道标本,进行病原生物检测,同时进行有关病原生物的体外药敏试验,并对合并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86例支原体感染患者同时伴有其他病原生物感染者257例(89.9%),其中以21~30岁和31~40岁两年龄组合并感染率最高,分别为50.97%和44.75%。合并感染菌以表皮葡萄球菌最多,为92例(35.80%),其次分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61例(23.74%)、白色念珠菌36例(14.01%)和腐生葡萄球菌31例(12.06%),合并感染的性病病原体较少。多重感染中三重感染35例(13.62%),四重感染10例(3.90%)。药敏试验显示,对支原体耐药的某些常用抗生素如红霉素、四环素、青霉素、氧氟沙星等,对同时合并感染的其他病原微生物也显示了较高的耐药性。结论泌尿生殖系统支原体感染患者合并其他病原生物感染的情况已相当严重,且日趋复杂,常用抗生素耐药也有增多趋势。本研究结果提示,临床应重视对泌尿生殖系统不适患者,特别是支原体感染患者,进行全面系统的病原生物检测和药敏试验,这对预防和有效治疗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0.
患者女,44岁,农民.于4个月前受凉后出现发热,伴有寒战,体温38.0~39.5℃,反复发作,午后时段多见.无脱发、口腔溃疡、关节疼痛、肌无力、肌痛、颜面红斑等.发病4个月来.精神、饮食、睡眠差,体重下降5 kg.曾在当地乡镇和县医院给予输液治疗(具体药物不详),病情时轻时重,期间逐渐出现双下肢红斑并伴有踝关节肿胀疼痛、脱发、口腔溃疡.2011年7月2日,为求进一步诊断急转入我院.门诊以"败血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收入科.入院查体:体温38.9℃.营养差,消瘦,急性病容.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哕音.心率108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病理性杂音.双侧下肢皮疹且水肿,踝关节肿胀,皮温升高,压之疼痛.入院后急查血常规:白细胞13.05×10'/L、红细胞2.91×1012/L、血红蛋白67 g/L、血小板计数110×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50.5%.ALT 72 U/L,、AST 130 U/L.,葡萄糖7.13 mmol/L,血浆总蛋白56 g/L、白蛋白28.70 g/L,甘油三酯2.8 mmol/L,巨细胞病毒IgG阳性,EB病毒IgG弱阳性,CRP 7.608 mg/L,结核抗体IgG阳性,红斑狼疮细胞检查阴性,血液及骨髓同时培养出伊氏李斯特菌及类志贺邻单胞菌.伊氏李斯特菌对万古霉素等敏感,类志贺邻单胞菌对头孢哌酮、头孢曲松、亚胺培南等敏感.在给予万古霉素、头孢哌酮抗感染的基础上加激素治疗后,患者精神较前明显好转,体温逐渐降至正常,连续10 d未再发热且血培养阴性,同时双侧下肢皮疹及水肿、踝关节肿胀、皮温升高、压痛等症状也逐渐消失,患者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