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2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7篇
肿瘤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31.
<正>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临床上发现的早期小肝癌(SHCC)均能明显提高5年生存率,降低复发率[1]。SHCC的早发现成为临床治疗肝癌的关键,因此,影像学在早期诊断小肝癌的应用中意义重大。1SHCC诊断标准我国一般采用中国肝癌病理协作组织的标准,以直径≤3cm(单个肿瘤结节直径≤3cm或癌结节数量不超过2个,其直径的总和≤3cm的肝癌)为标准。临床上仍以经皮肝穿刺病理组织学检查作为诊断SHCC的标准,但由于经皮肝穿刺活检操作复杂,有风险并可导致癌细胞转移,且不宜反复操作;而血清甲胎蛋白(AFP)又有一定比例的假阴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热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方法 186例中晚期肝癌患者,分成两组,加热组93例,行大剂量加热碘油及热化疗药物灌注治疗;常规组93例按常温下化疗药物和碘油栓塞治疗;进行治疗前后肿瘤大小、生存率、肝功能损伤的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肝内肿瘤大小变化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6、12、18、24个月的生存率,加热组生存率分别为97.85%(91/93)、88.17%(82/93)、73.12%(68/93)、46.24%(43/93);常规组生存率分别为87.10%(81/93)、76.34%(71/93)、46.23%(43/93)、22.58%(21/93);两组生存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肝动脉热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中晚期肝癌临床疗效优于常规方法,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注射热碘油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64例原发性肝癌随机分为2组,32例患者采用TACE术后并经皮肝穿刺注射热碘油治疗作为试验组;另外32例患者TACE治疗作为对照组。结果试验组有效率为68%,对照组有效率为34%,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两组治疗前后肿瘤大小变化有统计学差异;术后随访试验组6、12、18、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100%,84%,50%,31%;对照组分别为94%,69%,38%,15%。但两组术后肝功能损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经皮肝穿刺注射热碘油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TACE治疗。  相似文献   
34.
目的评价介入溶栓治疗下肢动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下肢动脉血栓患者,经导管行动脉内灌注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肢体血管通畅情况。结果32例患者24h内溶栓完全通畅19例,48h内完全通畅8例,超过48h部分通畅5例,病人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结论经导管下肢动脉内溶栓疗效肯定,是治疗下肢动脉血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5.
张明德  曹应江  卜建学  李冠海 《重庆医药》2009,38(13):1654-1656
目的评价盐酸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自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104例接受急诊介入治疗(PCI)治疗的STEMI患者纳入研究,实验组48例,对照组5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础临床状况、造影情况、介入治疗结果。病变血管术后均行TIMI分级、TIMI计帧。结果两组间的基础临床状况、术前造影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实验组与对照组闸术后TIMI3级为91.7%和76.8%(P=0.0408),发生无复流现象为4.2%和16.1%(P=0.0491);远端小血管栓塞为8.3%和23.2%(P=0.0408);两组的TIMI帧数为20.2&#177;2.8和31.2&#177;4.4(P=0.0225);两组住院期间均无出血和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结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直接PCI中应用盐酸替罗非班,可以改善术后梗死相关动脉无复流现象。  相似文献   
36.
目的分析超液化碘油与无水乙醇混合后栓塞治疗小肝癌的临床疗效,探讨治疗小肝癌的新方法。方法对经彩超CT或MRI检查发现并经病理证实的小肝癌患者88例共126个病灶,进一步行肝动脉造影,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后,对小肝癌供血动脉行超选择性插管,并以超液化碘油混入无水乙醇(1:0.5)对发现的126个小肝癌病灶充分栓塞。结果 88例患者共126个小肝癌病灶全部行超选择性插管栓塞术,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前病灶直径0.8~3.0 cm,平均直径2.75 cm,术后3月复查,肿瘤完全消失16例,72例肿瘤不同程度缩小,肿瘤平均直径1.45 cm。术后1、3、5年复发率分别为17%(15/88)、25%(22/88)、36%(32/88)。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88/88)、86%(76/88)、68%(60/88)。结论超液化碘油混合无水乙醇栓塞治疗小肝癌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少,术后复发率低于外科手术治疗,可作为治疗小肝癌的选择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肝癌TACE术并发肝脓肿的临床表现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2003年5月—2008年3月1 156例肝癌患者行TACE术3 378次术后并发肝脓肿的发病率、临床特点、治疗转归等,分析TACE术后发生肝脓肿的危险因素。结果共有21例患者TACE术后发生肝脓肿,肝脓肿并发症的发生率为0.62%(3 378次操作)。肝脓肿的临床表现为肝区疼痛、肝大、发热、白细胞增多等,发病时间为术后7~20 d,平均(12±6)d.肝癌TACE术后并发肝脓肿患者在性别比例,胆道损伤,胆道阻塞,营养状况差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肝癌TACE术后肝脓肿并发症具有一定的临床特点,女性患者、胆道损伤、胆道梗阻、营养状况差等是TACE术后发生肝脓肿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8.
目的:评价可脱性微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价值及操作技术。方法:选择并回顾性总结分析5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病例,共发现动脉瘤63例,前交通动脉瘤28例,后交通动脉瘤25例,颈内动脉岩段动脉瘤3例,在全麻下将可脱性微弹簧圈经微导管送入动脉瘤内,诱发血栓形成并最终使动脉瘤闭塞,并保持载瘤动脉通畅。结果:1例因术中过度栓塞造成载瘤动脉血流略显受阻,1例略有神经功能障碍,经治疗后均恢复正常;1例术中动脉瘤破裂,经继续栓塞止血成功;其余53例患者中动脉瘤栓塞后无再出血,临床症状消失。结论:可脱性弹簧圈可有效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DSA下联合超声在经皮经肝穿刺胆道恶性梗阻引流术(PTB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恶性肿瘤所致的梗阻性黄疸(其中原发性肝癌4例,胆管癌21例,胆囊癌肝门转移2例,转移癌3例,胰头癌2例),在DSA下联合超声定位穿刺进行姑息性胆道外或内外引流,术后常规复查生化全项。结果 32例患者应用该方法定位好后均一针穿刺并引流成功,成功率100%,其中21例外引流,11例内外引流,达到了减轻黄疸,改善肝功能和相关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结论在PTBD操作时,应用DSA下联合超声定位能显著提高成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有助于减轻患者痛苦,同时很大程度减少了患者和介入医师射线照射剂量。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C臂CT在肝癌化疗栓塞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58例肝癌首次介入治疗患者(其中转移性肝癌23例,原发性肝细胞癌35例)行超选择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后做C臂CT检查,后利用GE公司原装AW工作站行三维重建,对栓塞效果及程度进行分析评价,同时根据与术前常规DSA造影对比,是否具有可行性。结果所有患者均能清晰显示肿瘤实质的栓塞,其中16例常规DSA病灶显示较少或不明显,栓塞术后行C臂CT检查,发现小瘤灶碘油沉积良好。结论 C臂CT技术可在肝癌介入治疗同时观察其断层影像,即时评价治疗效果,利于制订手术方案,相比与常规DSA,在提供断层影像的同时能提供直观,准确的影像信息,在肝癌的介入栓塞治疗中能起到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