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14篇
  免费   362篇
  国内免费   125篇
耳鼻咽喉   47篇
儿科学   23篇
妇产科学   33篇
基础医学   172篇
口腔科学   31篇
临床医学   557篇
内科学   308篇
皮肤病学   30篇
神经病学   71篇
特种医学   93篇
外科学   156篇
综合类   962篇
预防医学   443篇
眼科学   48篇
药学   371篇
  10篇
中国医学   534篇
肿瘤学   112篇
  2024年   73篇
  2023年   300篇
  2022年   254篇
  2021年   182篇
  2020年   181篇
  2019年   215篇
  2018年   223篇
  2017年   113篇
  2016年   138篇
  2015年   153篇
  2014年   213篇
  2013年   222篇
  2012年   268篇
  2011年   247篇
  2010年   236篇
  2009年   216篇
  2008年   156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128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1.
目的:探讨美罗培南与亚胺培南对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清CRP-U、PCT、IL-6等指标的影响。方法:抽取2017年1~12月某三甲综合医院呼吸内科病例200例(美罗培南组100例,亚胺培南组100例)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评价两药的临床疗效及对CRP-U、PCT、IL-6相关指标治疗前后的影响。结果:两种药物选择、用法用量、治疗疗程较合理,治疗后两组CRP-U、PCT、IL-6相关指标值均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有效率美罗培南组85%、亚胺培南组78%,二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罗培南与亚胺培南是治疗重症肺炎的重要药物,临床需严格规范与合理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92.
胰岛素抵抗是一种影响许多器官和胰岛素调节的系统性疾病。胰岛素对血管系统的影响不同于对经典胰岛素靶器官的影响。胰岛素通过激活PI3K途径来增强内皮一氧化氮的生成,从而引起血管扩张。在胰岛素抵抗状态下,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途径受损刺并激血管收缩。在治疗上,血管胰岛素抵抗可以通过一个综合的整体方法来改善,恢复整体胰岛素敏感度并改善胰岛素信号。  相似文献   
93.
李佳  王树敏  胡淑华  谭金哲  钟册俊 《西部医学》2020,32(10):1488-1491
目的 分析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致病菌分布情况与临床特征。方法 选择2016年10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80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观察患者致病菌分布情况及临床特征。结果 80例患者血样共检出病原菌株36株,检出病原菌株中革兰阳性菌占比8889%,真菌占比1111%。革兰阳性菌中占比最高的为酿脓链球菌(3889%),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944%)、D链球菌(1111%)和表皮葡萄球菌(1111%)。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中最常见临床表现为发热(9250%),其次为心脏杂音(8875%)、疲乏(8375%)、盗汗(8125%)。9750%的患者超声心动图检查可见心脏赘生物。80例患者中有6例死亡,死亡率为750%。死亡组先天性心脏病、人工瓣膜、Hb<90g/L、ALB<30g/L和栓塞所占比例均高于存活组(P<0.05),外科手术治疗占比低于存活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先天性心脏病、人工瓣膜、Hb<90g/L、脑栓塞是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手术治疗是其保护因素(P<0.05)。结论 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血样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占比最高,绝大多数患者超声心动图可见心脏赘生物,部分伴有基础心脏疾病,及早诊断并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警惕预后危险因素,及时给予外科手术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4.
目的:评估小切口置管真空高负压引流治疗乳腺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南通大学附属医院院收治的43例乳腺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小切口真空置管高负压引流术治疗20例(置管组),传统脓肿切开引流术治疗23例(切开组),比较两组患者脓肿大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换药疼痛程度等。结果:两组患者脓肿大小、年龄及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置管组患者在住院时间、美观性及疼痛程度上明显优于切开组(均P<0.05)。结论:小切口真空高负压引流术治疗乳腺脓肿具有美观、安全有效、疼痛程度明显减轻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5.
96.
97.
98.
心脏成纤维细胞(cardiac fibroblasts,CFs)是心脏正常功能和感受心脏应激和损伤的重要成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CFs不仅可以生成心肌细胞生存的基质,而且对于心脏的电生理特性、收缩都有重要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CFs还在病理和生理的重构中担当重要角色。CFs可以通过旁分泌机制影响心肌细胞。因此,更好地了解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有助于寻找诸如心衰这类疾病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曲霉菌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年患者1100例,所有患者入组后采集清晨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依据细菌培养及涂片镜检结果将所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年患者分为曲霉菌感染组和非曲霉菌感染组,统计记录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否合并高血压、长期吸烟史、有无侵入性操作、抗生素使用时间、血清白蛋白水平、平均住院天数、激素使用时间、抗生素使用种类数、有无机械通气操作、过去1年住院次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等,分析两组上述资料的差异性,指出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年患者发生曲霉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入选1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年患者中有150例发生曲霉菌感染,占13.64%;有950例未发生曲霉菌感染,占86.36%。单因素分析显示,曲霉菌感染组在年龄、性别、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侵入性操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等方面与非曲霉菌感染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曲霉菌感染组在长期吸烟史、抗生素使用时间、血清白蛋白、平均住院天数、激素使用时间、抗生素使用种类数、机械通气操作、过去1年住院次数等方面与非曲霉菌感染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长期吸烟史、抗生素使用时间≥10 d、血清白蛋白<30 g/L、平均住院天数≥10 d、激素使用时间≥14 d、抗生素使用种类数≥3种、机械通气操作、过去1年住院次数≥4次是导致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发生曲霉菌感染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约有13%患者发生曲霉菌感染,而长期吸烟史、长期使用抗生素、激素、低蛋白血症、使用多种类抗生素、机械通气操作、过去1年中多次住院且住院时间长是导致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并发曲霉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治疗中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以期降低曲霉菌感染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