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6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8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目的:研究针灸配合药物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甲襞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选用90例确诊为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及对照组45例,治疗组给予针灸及少腹逐瘀胶囊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少腹逐瘀胶囊口服,并观察患者用药前后的甲襞微循环变化.结果:治疗组病例45例,痊愈32例,总有效率91.11%;原发性痛经患者存在明显的甲襞微循环障碍,各项积分均增高,经过针灸加药物治疗积分降低,经统计学处理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针药合用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甲襞微循环障碍.结论:针药合用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型)不仅临床疗效可靠,而且能明显改善患者甲襞微循环障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温经散寒祛瘀法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型)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甲襞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选用86例确诊为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型)的患者,给予温经散寒祛瘀的暖宫止痛汤(盐炒小茴香、炮姜、肉桂、紫石英、川牛膝、赤芍、当归、香附、丹参、鸡血藤、元胡、白芍)进行治疗,并观察患者用药前后的甲襞微循环变化。结果:治疗组病例86例,痊愈64例,总有效率94.19%;原发性痛经患者存在明显的甲襞微循环障碍,各项积分均增高,经过温经散寒祛瘀法治疗积分降低,经统计学处理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甲襞微循环。结论:温经散寒祛瘀法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型),临床疗效可靠,能明显改善患者甲襞微循环障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来自无偿和互助献血单采血小板血液安全性,为完善单采血小板招募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4年1月~2018年3月共采集单采血小板献血者样本157 692份,使用两种不同厂家ELISA试剂盒检测HBsAg、抗-HCV、抗-HIV、抗-TP及ALT(速率法),同时进行HBV DNA、HCV RNA、HIV RNA核酸检测(NAT),比较无偿和互助单采血小板筛查总体不合格率及各筛查项目的不合格情况,并对单试剂阳性献血者进行追踪回访,比较不同来源献血者解锁率。结果 2014年1月~2018年3月共检测单采血小板献血者样本157 692份,共检出1495份不合格样本,总体不合格率为0.95%,广州市无偿和互助单采血小板血液筛查不合格率均呈下降趋势,互助单采血小板总体和各年不合格率均高于无偿献血(P 0.05),互助献血者单采血小板血液筛查项目:HBsAg、抗-HCV、抗-HIV(单试剂阳性)、抗-TP、ALT、单项NAT的阳性率均高于无偿献血者。对404位单试剂阳性单采献血者进行追踪回访,无偿单采血小板献血者解锁率为82.37%;互助单采血小板献血者解锁率为70.65%(χ2=6.03,P 0.05)。结论单采血小板互助献血血液安全风险较无偿献血高,不适宜作为今后单采血小板的招募发展方向,采供血机构应坚持从固定无偿献血者中招募,以保障临床用血安全,做好单试剂阳性献血者复检和归队工作,扩大单采血小板献血者队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确立3个在亚洲人群中高频杂合的TGF-β1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新位点与HBV感染相关性疾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基因型特异性PCR方法,对129例HBV感染相关性疾病患者(慢性乙型肝炎74例、肝硬化41例、肝癌14例)和41例健康人对照的外周血细胞基因组DNA的TGF-β1基因中,3个在亚洲人群中呈高频率杂合的SNP位点(rs2241715、rs2241716、rs4803455)进行基因分型。结果:正常人的rs2241715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与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2241715 T/T基因型的个体患慢性乙肝和肝硬化的相对风险度分别为其他型者的2.974倍(95%CI=1.209—7.314,P=0.018)和3.228倍(95%CI=1.201—8.675,P=0.020)。rs2241716和rs4803455位点的谱式则无上述的相关性。结论:TGF-β1基因的rs2241715 SNP位点T/T基因型可能是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相关疾患的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16.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凝血因子Ⅱ、Ⅴ、Ⅶ测定储峰,季青,王宗一,李仲平,张文化,孙家强,吴瑞庭,巫善明我院1989年3月~1992年3月共收治流行性出血热(下称EHF)215例,对其中161例作了凝血因子Ⅱ、Ⅴ、Ⅶ测定,现将结果分析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透明质酸与HBV-DNA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44例乙肝肝硬化患者,其中女性42例,男性102例,年龄(54.42±11.53)岁,Childpugh A级42例,ChildpughB级40例,Childpugh C级62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透明质酸,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HBV-DNA水平,对血清透明质酸、血清HBV-DNA水平进行统计并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①随着乙肝肝硬化Child分级的加重,患者的血清透明质酸水平也增高,不同分级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不同Childpugh分级患者的血清HBV-DNA水平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O.05)。③不同Childpugh分级患者的血清HBV-DNA和透明质酸水平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随着患者的Childpugh分级升高,HA水平显著增高,说明HA是反映肝硬化程度的敏感指标;乙肝肝硬化患者HBV-DNA与肝硬化程度无显著相关性,血清透明质酸与HBV-DNA水平之间也无显著相关性,因此抗病毒和抗纤维化治疗对乙肝肝硬化患者同等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无偿献血者梅毒感染情况,探讨血液筛查中梅毒检测阳性标本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 TPPA)确认的意义。方法统计分析2011—2013年广州地区无偿献血梅毒感染情况;采用2种国产梅毒抗体ELISA试剂A、B对本中心无偿献血者标本进行筛查,用TPPA法对筛查阳性标本进行确认,比较分析2012年A、B试剂梅毒抗体初筛和TPPA的阳性符合率。结果2011—2013年广州地区无偿献血843699例,筛查梅毒阳性标本4781例,TPPA确认阳性3156例,梅毒感染率为0.37%。不同献血来源和职业献血人群梅毒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礸2=984.5,P<0.05),其中街头流动人员献血人群梅毒阳性率最高(0.65%),大中专院校学生献血人群最低(0.06%)。18~29岁年龄段献血员梅毒阳性率为0.17%,阳性率随年龄段升高而升高。男性阳性率高于女性;2012年初筛阳性标本1610例,TPPA确认阳性1099例,阳性符合率为68.26%。 A、B试剂单检筛查阳性与TPPA确认结果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86.13%、73.36%,双试剂联检阳性符合率为94.47%。结论广州地区无偿献血者中,梅毒抗体阳性人群在职业来源、年龄、性别分布均不同,这对日后招募低危献血人群有一定指导作用;对初筛阳性标本进行TPPA的确证是非常必要的,为梅毒阳性献血者的检测结果告知提供更准确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干化学试纸法与速率法检测结果的比较,评价应用干化学试纸法筛查无偿献血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效果.方法 应用ALT干化学试纸条对无偿献血者血样本进行检测,结果与速率法相比较.结果 4 658例献血者血液标本,干化学试纸法和速率法筛查不合格率分别为3.58%和4.25%;干化学试纸法阳性符合率为100%,阴性符合率为99.30%,总符合率为99.33%.干化学试纸法对ALT不合格血液标本的检出功效率为84.3%.对ALT临界范围的血液标本,干化学试纸条法检出能力基本与速率法一致(P>0.01).ALT高值(>70 U/L)血液标本,干化学试纸条法检测结果与速率法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干化学试纸条法对ALT临界范围的血液标本具有较好的准确性,能筛查出绝大部分ALT不合格的无偿献血者,可减少血液资源浪费,降低血液检测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