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9篇 |
免费 | 4篇 |
国内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10篇 |
临床医学 | 22篇 |
内科学 | 18篇 |
神经病学 | 4篇 |
特种医学 | 3篇 |
外科学 | 6篇 |
综合类 | 30篇 |
预防医学 | 16篇 |
药学 | 30篇 |
中国医学 | 19篇 |
肿瘤学 | 9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8篇 |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10篇 |
2011年 | 10篇 |
2010年 | 12篇 |
2009年 | 14篇 |
2008年 | 7篇 |
2007年 | 6篇 |
2006年 | 5篇 |
2005年 | 13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药品专利补充数据的目的在于证明药品的技术效果,由于药品的技术效果存在不可预期性,且药品的技术效果通常是药品发明的核心,故我国对于药品补充数据的审查较为严格。补充数据能否被接受、能够证明怎样的技术效果已成为全球制药行业关注的重要议题。本文针对药品专利补充数据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我国现行专利制度下补充数据的规则,探讨补充数据规则的法律根源,比较欧洲与我国关于补充数据规则的异同并分析其原因,对改进我国补充数据的审查规则提出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92.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ngioimmunoblastic T-cell lymphoma,AILT)是外周T细胞淋巴瘤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类型,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病理科从1990年至今诊断AILT已超过200例.相对于已研究较透彻的B细胞淋巴瘤而言,我们对AILT知之甚少,导致治疗的无奈和极差的预后.在AILT的研究中,如果把认识到其为一真正的淋巴瘤而非一种瘤前病变看作第一个里程碑,近年来关于CXCL13抗体在AILT中的特异性表达无疑是第二个里程碑,它不仅阐明了AILT的来源而且将肿瘤细胞从纷杂的背景中标记出来,为今后的相关研究奠定了一个重要的基础.本文对AILT的命名及发病率、临床表现、组织学特点、免疫表型、遗传学改变、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的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3.
<正>腰椎间盘突出症(LIDH)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随着人们工作和生活方式的改变,LIDH发病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中药和针灸对 相似文献
94.
我院2004-2009年采用持续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技术治疗38例颅脑损伤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取得很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I(cTnI)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对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分析2012年3月—2013年8月在监护病房接受治疗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结局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检测治疗前及治疗24 h后cTnI和NT-proBNP水平改变,并探讨两者对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结果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其中存活组34例,死亡组26例。、治疗前存活组患者的cTnI和NT-proBNP水平均低于死亡组(P<0.01);存活组和死亡组患者治疗后cTnI和NT-proBNP水平均有所下降,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TnI联合NT-proBNP检测对于预后预测价值的RO(曲线下面积为0.930,敏感度为91.01%、特异度为92.35%,均明显高于cTnI(分别为0.888、80.23%、83.02%)和NT-proBNP(分别为0.732、53.2l%、90.03%)。结论 cTnI和NT-proBNP联合检测对于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96.
目的了解急诊死亡的病因构成和救治状况,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5年全年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以上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情况、病因、抢救地点、抢救时间、抢救措施等资料进行整理。结果平均死亡年龄为68.4岁,以70—80岁年龄段最多。死亡原因依次为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猝死、心脏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病及心脑血管病占70%;院内猝死占7.8%;诊断不清者占15.7%。与家属提出不复苏指令的相关因素为年龄增大、救治时间延长.猝死是家属不放弃抢救的重要因素。结论慢性病及心脑血管疾病占急诊死亡病例的绝大部分;应采取措施积极预防院内猝死的发生;应重视急诊疑难病。 相似文献
97.
98.
交替性窦房结折返十分少见,笔者遇见一例,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女患,31岁。于1984年6月15日入院。临床拟诊:1.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幽门梗阻;低血容量性休克;2.心肌炎后遗症;心律失常。于6月19日心电图检查(见附图)。心电图为Ⅱ导联连续描记。ⅡaP_(1、2、3)为窦性节律,P-P间距为0.75秒、0.79秒;P_(3-4)为1.28秒明显小于窦性节律的两倍,且P_3之后的T波振幅显著增高,必隐伏有P′波,考虑为房性早搏未下传ⅡaP_4之后出现连续二次P′波,P′_2与T波重叠,表现为T波顶部尖锐;P′_3形态大于窦性P波,估计与落在U波上有关。测量结果为:ⅡaP_4P′_2+P′_2P′_3为0.58秒,明显短于窦性周期,P′_3P_5 相似文献
99.
100.
高血压急症的当今概念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如何正确应用当今高血压急症的概念和定义指导临床实践。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至2003年10月急诊抢救室抢救病例1355例中符合高血压合并急性靶器官损害者242例,比较用三种血压标准判定高血压急症的结果并分析其与临床降压治疗的关系。结果 用高血压加急性靶器官损害评判高血压急症(以140/90mmHg为界值)242例,以160/100mmHg为标准判定结果为224例;而以舒张压≥130mmHg为界值判定高血压急症例数仅31例;在第一种标准判定的病例中急性脑血管病组仅14.7%-38%使用了静脉降压治疗,而心脏急症病例全部接受了静脉降压治疗;用第二和第三种标准判定则有一部分需要立即降压治疗者未能判定为高血压急症。结论 应用当今高血压急症的概念和定义评判高血压急症关键在于急性靶器官损害和临床需要立即降压治疗,对于血压升高的水平,不同的靶器官损害可能有不同的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