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5151篇 |
免费 | 1900篇 |
国内免费 | 115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96篇 |
儿科学 | 377篇 |
妇产科学 | 281篇 |
基础医学 | 1633篇 |
口腔科学 | 348篇 |
临床医学 | 4670篇 |
内科学 | 2970篇 |
皮肤病学 | 311篇 |
神经病学 | 799篇 |
特种医学 | 983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30篇 |
外科学 | 3238篇 |
综合类 | 9637篇 |
预防医学 | 3866篇 |
眼科学 | 388篇 |
药学 | 3615篇 |
83篇 | |
中国医学 | 3950篇 |
肿瘤学 | 83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55篇 |
2023年 | 779篇 |
2022年 | 861篇 |
2021年 | 1157篇 |
2020年 | 1014篇 |
2019年 | 771篇 |
2018年 | 850篇 |
2017年 | 506篇 |
2016年 | 584篇 |
2015年 | 646篇 |
2014年 | 1516篇 |
2013年 | 1391篇 |
2012年 | 1746篇 |
2011年 | 1825篇 |
2010年 | 1761篇 |
2009年 | 1660篇 |
2008年 | 1716篇 |
2007年 | 1776篇 |
2006年 | 1699篇 |
2005年 | 1685篇 |
2004年 | 1502篇 |
2003年 | 1382篇 |
2002年 | 1134篇 |
2001年 | 1192篇 |
2000年 | 1025篇 |
1999年 | 867篇 |
1998年 | 674篇 |
1997年 | 651篇 |
1996年 | 590篇 |
1995年 | 589篇 |
1994年 | 527篇 |
1993年 | 451篇 |
1992年 | 363篇 |
1991年 | 372篇 |
1990年 | 304篇 |
1989年 | 286篇 |
1988年 | 260篇 |
1987年 | 240篇 |
1986年 | 224篇 |
1985年 | 198篇 |
1984年 | 155篇 |
1983年 | 154篇 |
1982年 | 148篇 |
1981年 | 120篇 |
1980年 | 108篇 |
1979年 | 55篇 |
1978年 | 35篇 |
1977年 | 26篇 |
1965年 | 22篇 |
1964年 | 2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是原发性心肌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主要特点是心肌收缩力减弱,以心脏扩大、心律失常和充血性心力衰竭或猝死为主要临床表现,主要病因与病毒持续感染和自身免疫反应有关,死因主要为心衰和猝死,伴三尖瓣反流者猝死危险性可增加^[1]。 相似文献
42.
骨质疏松症引起的中老年人慢性腰背痛常被临床医生忽视,在诊断上缺乏认识,在治疗上缺少有效有手段。探讨326例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症引起的慢性腰背痛的诊治和疗效。 相似文献
43.
朱剑南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1997,(4)
1990年3月~1995年12月,我院对膀胱癌I级的患者行膀胱部分切除术后分别用顺氨氯铂(PDD)及丝裂霉素C(MMC)行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的复发,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本组38例中,男30例,女8例,年龄26~79岁,平均61.3岁。肿瘤单发34例。多发4例。38例均作了膀联部分切 相似文献
44.
45.
少数接受肝素的患者可发生血小板减少及动脉血栓形成,此时需改换其它抗凝治疗。确诊肝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较困难,但又十分重要。已知该类患者血清中存在一种肝素依赖性血小板聚集因子,作者对检测该因子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及其诊断价值进行了研究。观察组14例考虑肝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诊断标准是:(1)治疗前无血小板减少;(2)肝素治疗中发生血小板减少(<150,000/mm~3);(3)排除其它原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对照组为:非肝素引起的消耗性血小板减少病人16例、接受肝素而无血小板减少病人14例及健康人13名。作者将健康人血小板、待测 相似文献
46.
现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已不是老年人的“专利”.据不完全统计,35岁以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几乎占到一半.
椎间盘本身仅有少量血液供应,营养极为有限,再加上很多职场人常年不运动,久坐、坐姿不良,导致腰背肌或韧带遭受长期压力,容易发生退变.不注意腰背部保暖,长期穿高跟鞋也容易诱发腰椎间盘突出.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痤疮皮损分离的常见微生物中,非痤疮丙酸杆菌在痤疮发生中的作用。方法:评估记录及对比分析33例痤疮患者使用活性溶菌酶前(基线)、使用后第2周、第4周面部粉刺及炎性皮损的数量和严重程度。结果:基线、治疗后第2周、第4周非炎性皮损(粉刺)数量分别为(13.64±5.90)处、(13.64±5.92)处、(13.27±6.27)处,试验前、后非炎性皮损(粉刺)数量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治疗后第2周、第4周炎性皮损(丘疹、脓疱)数量分别为9.48±5.14、7.45±4.27、6.06±4.50,试验前、后炎性皮损数量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1);18例受试者使用活性溶菌酶后炎性皮损减少30%以上,有效率达54.55%。结论:除痤疮丙酸杆菌外,其它微生物在痤疮发病机制中也可能起着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8.
49.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微弧氧化(micro-arc oxidation,MAO)涂层镁(Mg)-锌(Zn)-钙(Ca)合金支架/自体颗粒骨修复兔临界性骨缺损(critical size bone defect,CSD)的效果,以及该支架在体内的耐腐蚀性和生物相容性。方法将72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3组(n=24),A组为无涂层Mg-Zn-Ca合金支架组;B组为10μm厚MAO涂层Mg-Zn-Ca合金支架组;C组为单纯自体颗粒骨植骨组。所有动物制备双侧尺骨15 mm长CSD模型,A、B组将截取的尺骨制成颗粒骨后填充至支架内修复尺骨缺损,C组采用自体颗粒骨修复。术后2、4、8、12周,行大体观察并记录局部皮下积气量;X线片和Van Gieson染色观察骨缺损愈合情况,根据Lane-Sandhu标准行X线片评分;Micro-CT扫描观察并计算支架降解丢失体积百分比(ΔV)及降解速度(corrosion rate,CR);监测实验过程中血清Mg~(2+)、Ca~(2+)浓度变化,并于术后12周收集肝、脑、肾和脾组织行病理学观察。结果术后2、4、8周B组皮下积气量少于A组,其中2、4周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2周时B组显著多于A组(P0.05)。术后4、8周C组X线片评分显著高于A、B组(P0.05),术后8周时B组显著高于A组(P0.05);术后12周B、C组显著高于A组(P0.05),但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B组骨缺损部位新骨塑形明显优于A组。Micro-CT示术后4、8周,B组CR及ΔV均显著低于A组(P0.05)。Van Gieson染色示B组较A组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促成骨性;血清离子监测结果显示术后各时间点3组血清Mg~(2+)、Ca~(2+)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3组实验动物肝、脑、肾及脾组织HE染色均未见明显病理改变。结论新型MAO涂层Mg-Zn-Ca合金支架/自体颗粒骨能够有效修复CSD;同时,10μm厚MAO涂层能有效改良Mg-Zn-Ca合金支架的骨修复效果、耐腐蚀性及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微弧氧化(micro-arc oxidation,MAO)涂层镁(Mg)-锌(Zn)-钙(Ca)合金支架/自体颗粒骨修复兔临界性骨缺损(critical size bone defect,CSD)的效果,以及该支架在体内的耐腐蚀性和生物相容性。方法将72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3组(n=24),A组为无涂层Mg-Zn-Ca合金支架组;B组为10μm厚MAO涂层Mg-Zn-Ca合金支架组;C组为单纯自体颗粒骨植骨组。所有动物制备双侧尺骨15 mm长CSD模型,A、B组将截取的尺骨制成颗粒骨后填充至支架内修复尺骨缺损,C组采用自体颗粒骨修复。术后2、4、8、12周,行大体观察并记录局部皮下积气量;X线片和Van Gieson染色观察骨缺损愈合情况,根据Lane-Sandhu标准行X线片评分;Micro-CT扫描观察并计算支架降解丢失体积百分比(ΔV)及降解速度(corrosion rate,CR);监测实验过程中血清Mg^(2+)、Ca^(2+)浓度变化,并于术后12周收集肝、脑、肾和脾组织行病理学观察。结果术后2、4、8周B组皮下积气量少于A组,其中2、4周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2周时B组显著多于A组(P<0.05)。术后4、8周C组X线片评分显著高于A、B组(P<0.05),术后8周时B组显著高于A组(P<0.05);术后12周B、C组显著高于A组(P<0.05),但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B组骨缺损部位新骨塑形明显优于A组。Micro-CT示术后4、8周,B组CR及ΔV均显著低于A组(P<0.05)。Van Gieson染色示B组较A组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促成骨性;血清离子监测结果显示术后各时间点3组血清Mg^(2+)、Ca^(2+)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3组实验动物肝、脑、肾及脾组织HE染色均未见明显病理改变。结论新型MAO涂层Mg-Zn-Ca合金支架/自体颗粒骨能够有效修复CSD;同时,10μm厚MAO涂层能有效改良Mg-Zn-Ca合金支架的骨修复效果、耐腐蚀性及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