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0篇 |
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2篇 |
临床医学 | 5篇 |
内科学 | 15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外科学 | 1篇 |
综合类 | 8篇 |
预防医学 | 1篇 |
药学 | 26篇 |
中国医学 | 5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2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2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2篇 |
2011年 | 1篇 |
2010年 | 1篇 |
2007年 | 1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2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4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3篇 |
1986年 | 3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6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文总结1991年以来采用PBMV治疗重症二尖瓣狭窄19例,全组心功能改善Ⅰ级8例,Ⅱ级11例;舒张期杂音减轻到1°/6°15例,2°/6°4例;左房平均压降至2.17±0.26kPa.认为:只要重视每个环节的处理,该项技术治疗重症二尖瓣狭窄仍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2.
13.
我院自1971~1981年收治急性心肌梗塞491例,其中并发心律失常375例占76.4%。在这375例中,快速心律失常237例占63.2%,缓慢心律失常62例占16.5%,束支传导阻滞76例占20.3%。通过心电示波监测,心律失常发生时间以梗塞后24小时最多,特别是在梗塞后4小时内有50%病例出现心律失常,其中以频繁室性早搏、窦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心房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缓最多见。在治疗中除了加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蝶骨嵴脑膜瘤显微外科手术技巧,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对15例行显微手术治疗的蝶骨嵴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例患者肿瘤均行显微手术切除,其中SimpsonⅠ切除2例,SimpsonⅡ切除7例,SimpsonⅢ切除4例,SimpsonⅣ切除2例,无手术死亡病例。肿瘤按病理分型:纤维型3例,内皮型7例,血管型4例,混合细胞型1例。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6个月~3年,SimpsonⅠ、Ⅱ者无复发,SimpsonⅢ、Ⅳ者各复发1例。结论显微手术治疗蝶骨嵴脑膜瘤可提高全切率,术中在保护重要神经血管的前提下尽量切除肿瘤,术后行放射治疗,可获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我院近20年来共发现2例因体位改变而导致Ⅰ度房室传导阻滞(Ⅰ度AVB)患者.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例1:男,44岁,反复胸闷3年,入院诊断为心律失常,Ⅰ度AVB。心电图(ECG)卧位:窦性心律、Ⅰ度AVB、PR间期0.28s,与左、右侧卧位无关(图1a)。ECG直立位:窦性心律,PR间期018s,Ⅰ度AVB消失(图1b)。阿托品试验:静推阿托品2mg,出现窦性心动过速,卧位PR间期0.24s,坐立位Ⅰ度AVB立即消失。且QRS波形有所改变。腔内电生理希氏束电图:AH180ms,HH′… 相似文献
16.
外伤性脾破裂 ,不论破裂大小 ,程度轻重 ,一律给予脾切除术。因为 ,脾脏是人体的重要免疫器官 ,缺脾患者因机体免疫功能低下而易发生感染。为此 ,多年来以修补术为首的各种保脾手术在国内外逐步开展。尽量保留脾脏 ,提高患者的术后抗病能力和生活质量 ,已成为普外科的共识。我院从1993年以来 ,收治外伤性脾破裂 2 6例 ,均行脾修补术 ,成功率 10 0 % ,现将脾脏修补术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993年以来 ,对外伤性脾破裂患者施行修补术 2 6例 ,男19例 ,女 7例 ;年龄 18~ 5 6岁 ,平均 32岁 ;脾损伤 级和 级 2 1例 , 级 5例 ,受伤时…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不同治疗时机应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创伤性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与副反应。方法将21例创伤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早期治疗组(确诊后72h以内开始治疗)、治疗组(确诊后72h~7d开始)、晚期治疗组(确诊7d后开始)。均予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每日200mL进行14连续天治疗,除了治疗时机不同之外所有治疗均相同。治疗前后参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评分、CT影像对比、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临床疗效评估,随访3个月后进行格拉斯哥预后( GOS)评级,对比中远期疗效。结果早期治疗组与中期治疗组总有效率、中远期预后优良率无差异(P>0.05)分别显著高于晚期治疗组(P<0.05);不良反应方面,早期治疗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最高,中期治疗组与晚期治疗组之间无差异( P>0.05)且分别显著低于早期治疗组( P<0.05)。结论早期治疗与中期治疗均可取得较满意的总有效率,晚期治疗则疗效较差;早期治疗发生不良反应较多且较严重,中、晚期治疗较为安全。综合认为:确诊后72h至7d开始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的疗效最好、副反应最少。 相似文献
18.
本院对42例室上性心动过速(SVT)接受射频电流导管消融(RFCA)治疗的患者进行了随访观察,结果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对象:男20例,女22例,平均年龄42.5土12.3(13~70)岁,均有SVT的临床证据,发病时间3~40年,发作严重者伴有明显的血液动力学障碍且药物不能控制或预防发作。其中房室旁路(AP)引起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30例(显性13例,隐匿性17例);房室结双径路(AVNDP)引起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10例,均为慢一快型;持续性自律性房速(AT)和1型房扑(AF)各1例。8例并存有器质性心脏病(高心病… 相似文献
19.
24例经二维超声心动图(2DE)或左心室造影(LVR)及心内膜心肌活俭(EMB)确诊的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分析其心电图(ECG)表现,其中9例不具备HCM特征,表现为单纯性左室肥厚伴显著ST段水平压低和T波对称性倒置6例,右胸导联R波高电压伴心肌损害、部分肢体和胸前导联呈酷似陈旧性心梗样Q波及“梗塞性室性早搏”各1例。 相似文献
20.
在出现M复合波的26例心肌梗塞病例中,17例死亡。因此对于早期出现M复合波的心肌梗塞病例应积极治疗,争取在24小时内,将M复合波转变为QT型以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