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8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88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148篇
内科学   89篇
神经病学   26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113篇
预防医学   61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72篇
  1篇
中国医学   91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肺吸虫是医学蠕虫吸虫纲的一种,根据其寄生部位和临床症状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为卫氏并殖吸虫,主要寄生部位为肺并以肺部症状为主,引起肺型并殖吸虫病,另一类为斯氏狸殖吸虫和四川并殖吸虫,表现为其童虫在人体内移行不定(幼虫移行症),而引起皮下型并殖吸虫病。现报道1例误诊为菌痢的肺型并殖吸虫病。  相似文献   
102.
艾烟临床安全性评价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灸法作为中医临床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历史悠久,治疗范围广,操作方便,在临床上常常显示出独特的疗效。在现代研究进程中,灸法研究充分吸收、借鉴了生命科学领域的新思维、新理论、新技术,  相似文献   
103.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T6细胞内Nod样受体蛋白3(nod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炎性体活化的影响,探讨Res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为Res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体外培养大鼠HSC系HSC-T6,细胞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高糖培养基培养种板,细胞贴壁后加入Res(4、8、16μmol/L)或乙酰半胱氨酸(5 mmol/L)孵育24 h.随后加入过氧化氢(0.2 mmol/L)孵育4 h制作氧化应激模型.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水平.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I型胶原(collagen type 1,COL-1)、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IL-18、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含量.荧光酶标仪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alpha smooth muscle actin,α-SMA)、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poptosis-associated speck-like protein,ASC)、caspase1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Res在浓度范围4-64μmol/L对HSC-T6细胞均有显著的抑制效应(P0.01).与对照组比较,氧化应激模型组细胞增殖率,细胞上清液中COL-1、TGF-β1、MDA、IL-1β、IL-18含量,细胞内ROS产量及α-SMA、NLRP3、caspase1-p10蛋白表达均呈显著增高趋势(P0.01);细胞上清液中SOD含量呈明显下降趋势(P0.01).与模型组比较,Res低、中、高剂量及阳性对照药NAC均可显著抑制HSC-T6细胞增殖率,减少细胞上清液中COL-1、TGF-β1、MDA、IL-1β、I L-18含量,细胞内ROS产量及α-SMA、NLRP3、ASC、caspase1-p10蛋白表达(P0.01);显著提高细胞上清液中SOD的含量(P0.01).结论R e s能够通过调节ROS-NLRP3炎性体通路抑制HSC-T6细胞的增殖与活化.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评估组织多肽抗原(TPA)联合ProGRP、CEA、NSE、SCC、CYFRA21-1在肺癌诊断与疗效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化学发光法和电化学发光法检测238例肺癌患者、25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及65名健康对照者血清中的TPA、ProGRP、NSE、SCC、CYFRA21-1和CEA水平,并对33例肺癌患者进行随访检测。同时用SPSS19.0统计软件及接受器工作性能曲线(ROC)分析,评价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肺癌患者血清TPA水平(中位数为130.45 U/L)明显高于肺部良性疾病患者(中位数为82.21 U/L)和健康对照组(中位数为70.96 U/L)(P=0.000, 0.002)。根据ROC曲线分析,TPA检测肺癌的临界值为130 U/L,敏感度为50%,特异性为88.9%,相比于其他肺癌标志物( ProGRP、NSE、SCC、CYFRA21-1、CEA),敏感度较高,特异性稍低。肺癌患者血清TPA水平及阳性率随着肿瘤分期的升高而升高(P均<0.05)。TPA水平与疗效也密切相关,临床治疗有效时TPA下降,而病情恶化或出现转移时则升高。各种组合检测中,以六项组合诊断肺癌的敏感度和有效性最高。结论 TPA联合ProGRP、CEA、NSE、SCC、CYFRA21-1测定在肺癌的诊断、疗效及监测复发转移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5.
依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1]有关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环境保护部、交通运输部、农业部、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铁路局、民用航空局制定了《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以下简称"新版目录"),并于2015年2月27日正式发布,2015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届时将取代《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以下简称"旧版目录")、《剧毒化学品目录(2002版)》。对比新旧版本目录,新版存在不少变动,本文对此作一梳理。  相似文献   
106.
"病证结合"是目前中西医结合诊疗最常用的方法[1],多数研究者希望以此实现中医现代化,但目前不仅未实现中医理论体系的突破,难以改变中医发展滞后[2]的状况,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中医发展[3]。笔者现就其发展中某些问题及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07.
目的评估和分析高等中医院校中医类专业学生对西医教学的现况。方法采用"关于中医院校西医教学的调查问卷"对中医院校中医类专业1050名在校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54.31%调查对象对总体西医教学表示满意,但只有35.52%的学生对西医课程感兴趣,26.67%的学生认为教学方式合理和12.95%的学生认为西医课程时间设计合理,以及75.27%的学生不能将中医与西医联系起来达到融会贯通,且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影响西医课程学习的因素。结论只有明确西医课程教学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西医课程的兴趣,结合高等中医院校教学的特点,进一步健全教学方式,完善教学制度,规范西医教材,从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才能优化中医院校西医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研究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水黄皮根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方法 选择3种不同大孔吸附树脂对水黄皮根总黄酮进行静态和动态的吸附与解吸;考察上柱原液总黄酮浓度、流速、pH和洗脱剂等对水黄皮根总黄酮优化的影响.结果 D101最适于水黄皮总黄酮的纯化,最佳工艺为:调节水黄皮根提取液总黄酮浓度为0.607 1 mg·ml-1,调pH=3,以2 ml·min-1的流速上样,以相同速率用适量纯化水洗脱(molish反应阴性)后,再用3BV 20%乙醇溶液除杂洗脱,最后用70%乙醇作为洗脱剂进行洗脱.结论 经D101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后,水黄皮根总黄酮浓度可达50%以上.  相似文献   
109.
肩痛是中风后常见的并发症,不仅影响中风的康复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关中风后肩痛的发病机理尚存在争议.本文就国内外近年来对中风后肩痛的认识、病机改变及中西医治疗状况进行归纳,以期为该病的研究提供文献方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0.
<正>2009年3月18日墨西哥和美国等国家先后出现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同年6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将警告级别升至最高级别6级,宣布全球进入流感大流行阶段,疫情严重程度为中等。此次流感的病原体是由人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和猪流感病毒重组而成,为一种以前在人或动物身上从未发现过的新型H1N1流感病毒。它所引起的并发症严重,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