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0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及其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经验。方法本组176例行机械瓣膜置换的患者,术后待胸部引流管的引流量<20 ml/h,开始予肝素300~400 u/h,拔除气管插管后开始予华法林5 mg/d口服,待PT>22.5 s,APTT>60 s,PT-INR>1.6时停用肝素,口服华法林(2.5±0.8)mg/d,单一主动脉瓣置换者PT-INR(1.8±0.3),其余PT-INR(2.2±0.4)。结果本组应用肝素(52±8)h,出院前97%的患者达到低强度的抗凝要求,在术后3个月的随访中,除3例PT-INR>6.0(未出现并发症),再次入院调整剂量外,其余患者均达到抗凝治疗的要求。结论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剂的应用先给予饱和量,再用维持量的低强度的抗凝方法是安全的,术后出凝血并发症的发生率很低。  相似文献   
22.
23.
主动脉弓疾病包括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分离,发病多急而凶险,有时两种疾病并存,如治疗不及时,患者多因动脉破裂或重要脏器缺血死亡.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由于主动脉内膜撕裂,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口进入主动脉壁内,或由于动脉壁滋养血管破裂导致壁内血肿,并沿主动脉纵轴逐渐扩展而形成.患者男女比例约3:1.虽然AD的发生率较低,但据文献报道[1-5],未经治疗的AD患者24h病死率高达25%,2周内可达75%.临床上根据内膜撕裂后剥离的范围有无累及升主动脉分为Standford A和Standford B型.  相似文献   
24.
目的总结15例先天性三尖瓣下移(Ebstein)畸形的手术治疗经验,以提高手术疗效。方法对2002年4月至2007年8月收治的15例Ebstein畸形患者采用三尖瓣成形和房化右心室折叠术,其中8例隔瓣后瓣发育不全或缺如的患者采用自体心包矫正。结果全组无死亡。术后1例发生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经使用正性肌力药物(洋地黄)和利尿剂控制心力衰竭,术后第3d好转;其余患者恢复良好,心功能有明显改善。随访13例,2例失访,随访时间1~42个月,其中11例患者心功能恢复至Ⅰ级,2例心功能恢复至Ⅱ级;紫绀和心脏杂音消失;复查超声心动图提示:12例三尖瓣水平反流消失,1例仍有轻度至中度反流。结论对右心室病理改变的正确认识,完善的三尖瓣功能修复和房化右心室折叠是手术成功的关键;自体心包三尖瓣隔瓣后瓣再造,保持了右心室几何形态和功能,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能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25.
目的报道应用医用胶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在二尖瓣替换(MVR)术后并发左心后壁破裂(LVR)修补方法及效果。方法1999-2013年我院行单纯或合并其他瓣膜置换1212例,术中并发LVR3例。发生率为O.25%。均采取体外循环下进行修补。先拆除二尖瓣,采用心内间断褥式缝合加心外间断褥式缝合修补破裂口,然后应用医用胶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黏贴心包片覆盖破口位置。术者按压一会黏贴的自体心包补片,使之黏贴确实。结果3例LVR均抢救成功。体外循环(CPB)时间为(286±60)min,首次体外循环阻断时间为(85±13)min,再次体外循环阻断时间(115±12)min。24h引流量为2410ml、550ml、1100ml。1例患者手术后出现低血压,经给予输血和正性肌力药物治疗后患者顺利出院。随访6个月未见室壁瘤的发生。结论采用医用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胶黏贴心包片覆盖修补后破裂口的方法可以提高左心室破裂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总结外科手术治疗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经验和疗效.方法 对39例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患者采用胸骨正中切口施行心包剥脱术,其中3例为部分心包切除术.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均无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及死亡发生,NYHA心功能分级Ⅰ级35例,Ⅱ级4例.其中33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至7年,均无复发.结论 心包剥脱术是目前治疗缩窄性心包炎的有效方浇法,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合理的心包剥脱范围及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是手术成功和提高远期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7.
目前缺血性心脏病仍是世界上人类的主要病死原因和公共健康问题。虽然中国的传统草药冠心二号方在中国及东亚地区广泛地用于治疗冠心病,但是其潜在机制尚不明晰。为了明确它的抗心肌缺血机制,我们招募了15名健康志愿者口服冠心二号方剂进行研究。比较服药前及服药后1小时这15个人的心率,血压和冠脉流速。结果发现口服冠心二号后,志愿者的冠脉流量成剂量依赖性地增加,而全身血流动力学参数却不受影响。此外,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中,我们研究冠心二号的心肌保护作用。细胞凋亡定量采用TUNEL法,并检测组织中caspase-3活性。冠心二号20g/kg的剂量口服给药,降低了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和凋亡细胞百分比及caspase-3活性。以上结果表明,冠心二号抗心肌缺血的心脏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增加冠脉流量和抗心肌细胞凋亡实现的减少心梗面积。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主动脉窦瘤的临床诊断方法与外科治疗策略。方法 31例主动脉窦瘤患者均于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体外循环下行主动脉窦瘤修补术,合并心脏畸形者同时矫治,包括主动脉瓣成形1例,主动脉瓣置换2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12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5例,右室流出道疏通2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随访1月至5年,无复发残余分流,心功能恢复良好。结论主动脉窦瘤破裂一经确诊,需尽早手术,预后良好。对于合并主动脉关闭不全,应同期行主动脉瓣成形或主动脉瓣置换术。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总结心脏黏液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0月至2008年10月行手术治疗的36例心脏黏液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经超声心动图检查明确诊断,合并心脏病变者术中一并纠治,切除的肿瘤组织常规行病理学检查.36例患者中左房黏液瘤33例(91.7%),右房黏液瘤2例(5.6%),双房黏液瘤1例(2.8%),3例患者(8.3%)有栓塞史.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结果 病理学检查均证实为黏液瘤样病变.随访1个月至7年,心功能恢复至Ⅰ级28例,Ⅱ组8例.无手术死亡病例,无术后复发病例.结论 超声心动图可准确诊断心脏黏液瘤,一旦确诊,应尽快手术.术中防止瘤体脱落致栓塞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心脏黏液瘤术后有一定的复发率,需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30.
1992年至1998年共收治并经手术治疗40例大肠恶性肿瘤。本文拟就其诊断与治疗进行讨论。1 临床资料本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78岁,平均年龄49岁,40岁以上25例,占62.5%。病变位于结肠22例,直肠18例。具体分布如下:盲肠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