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目的利用99Tcm-MDP骨显像对复合骨移植进行监测,并与X线检查及组织学检查进行对比,以探讨骨显像对评价移植骨成活的价值.方法将12只杂种犬制备成实验动物模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第1、2、3、4个月分别行X线摄片、组织学观察、全身99Tcm-MDP骨显像.利用ROI技术,计算两组动物植骨区与对侧健肢的放射性计数和摄取比值.结果 X线示实验组较同时期对照组异体骨吸收、新骨形成明显.组织学检查:实验组较同期对照组异体骨-宿主骨结合端、异体髓腔内壁及哈弗管内的骨吸收、成骨活动更活跃.骨显像:实验组较同期对照组骨代谢活跃,骨显像结果与组织学变化规律相似,均为术后1、2个月活跃,于第2个月达高峰,第3、4个月呈下降趋势.结论 99Tcm-MDP骨显像与组织学结果吻合,但更具连续性而便于自身对照,与X线片相比更具直观性、准确性.  相似文献   
32.
99mTc-MDP全身骨显像对乳腺癌术后骨转移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核素全身骨显像对乳腺癌术后骨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静脉注射^99mTc-MDP 740 MBq 3h后进行显像。结果:81例乳腺癌全身骨显像中,发现骨转移者23例,占28.4%。呈单发转移者3例,占13.0%。多发转移者20例,占87.0%。骨转移的发生部位以肋骨(34.2%)和椎体(26.7%)为主。无骨痛患者发生骨转移11例,占47.8%。乳腺癌术后随时间延长,骨转移发生率逐渐增高。结论:^99mTc:MDP全身骨显像对乳腺癌术后骨转移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乳腺癌术后患者应定期进行全身核素骨显像,以早期发现骨转移并早期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SPECT/CT符合线路^18F—FDG显像对肿瘤的定位诊断价值。方法:106例恶性肿瘤患者行SPECT/CT符合线路^18F-FDG显像。患者禁食6h以上,静脉注射^18F-FDG 185~296MBq,60min后进行发射和X线CT透射扫描。图像经X线衰减校正和有序子集最大期望值法(COSEM)叠代重建后,得到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三维断层图像及CT与FDG SPECT的融合图像。结果:X线CT与FDG SPECT图像直观比较,X线CT能较清晰显示头颈部、胸腹部和盆腔解剖结构,FDG SPECT图像除显示肺部、心脏、肝脏较清晰外,其它解剖部位显示欠清晰。106例患者的356个病灶中,FDG SPECT 定位CT融合图像可全部检出,并能全部定位。如果不借助同机CT定位,单纯FDG SPECT图像仅有191个病灶(占53.65%)能准确定位,其它165个病灶(占46.35%)不能判断准确位置。腹腔、盆腔61个病灶中,除21个肝脏内病灶可确定部位外,其余40个病灶难以显示准确位置。8个食管病灶和2个口腔病灶均无法准确定位。结论:FDG SPECT/CT符合线路显像较单纯的FDG SPECT符合线路显像有明显优势,它在肿瘤定位、手术或放疗方案制定、评价预后等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不同血糖控制目标对ICU危重病患者蛋白质代谢及预后的影响,为ICU危重病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伴应激性血糖升高的危重病患者177例。根据患者根据病人血糖控制水平分为A组(4.4~6.1mmol/L)56例;B组(6.2~8.3 mmol/L)62例;C组(8.4~11.1 mmol/L)59例。比较各组的血糖水平、低血糖发生率、胰岛素平均使用量,治疗第1天、第7天时蛋白质代谢指标变化及预后。结果 A组平均血糖低于B组、C组(P0.05),B组低于C组(P0.05);A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C组,B组与C组无显著差异(P0.05);A组、B组胰岛素平均用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高于C组(P0.05)。治疗第7天,三组白蛋白(ALB)、血前白蛋白(PA)和转铁蛋白(TF)均较本组治疗第1天时明显降低,但B组PA、TF降低程度大于A组(P0.05),C组PA、TF降低程度大于B组(P0.05)。A组、B组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血糖控制在6.1~8.3 mmol/L是较合理范围,既可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改善蛋白质高分解、高能量代谢状态,又可减少院内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35.
应用先进的双探头符合线路ECT/CT机,对乳腺癌病人进行局部或全身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显像和CT扫描,将病变的功能代谢图像与解剖图像同机实时融合,对病情进行准确的临床分期,鉴别乳腺良、恶性病灶并对靶灶精确定位,对治疗效果进行监测.课题完成后将建立ECT/CT图像融合技术在乳腺癌诊断、治疗及疗效监测中的临床诊断程序,提高乳腺癌的治疗效果,并可获得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6.
FDG PET在乳腺癌及其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在乳腺癌及其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9例乳腺肿瘤患者的FDG PET的检查结果并与手术和病理诊断比较.结果 FDG PET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95.6%,100%和96.6%.在有淋巴结转移的9例患者中,FDG PET检查每例至少有1枚淋巴结表现FDG摄取增强,但所显示阳性的淋巴结均>O.5 cm.结论 目前FDG PET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诊断方法在乳腺癌临床应用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不仅对乳腺癌的定性及定位有清晰的显示,对有否出现腋窝淋巴结转移及其他器官远处转移的诊断也有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37.
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在乳腺癌的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在鉴别乳腺肿块的良恶性和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35例乳腺肿瘤患者的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18F-FDG符合线路显像采用视觉分析和半定量分析法对乳腺肿瘤的良恶性进行判定。以病灶/本底摄取比值(L/B)>2.0判定为恶性,反之判定为良性病变。结果:35例患者的病理类型分别为浸润性导管癌22例、导管内癌2例、浸润性小叶癌1例、良性病变10例。25例乳腺癌患者中,视觉分析法诊断正确24例;10例良性病变患者中,视觉分析诊断正确10例。18F-FDG显像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6.0%、100%和96.0%。乳腺癌组和乳腺良性病变组L/B比值分别为2.87±0.141和1.21±0.1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8F-FDG符合线路显像不仅能对乳腺肿块的良恶性进行定性以外,而且还能对腋窝淋巴结转移或其他远处转移进行诊断,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38.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及放、化疗前、后18F-FDG摄取率变化,探讨18 F-FDG符合线路正电子显像在评价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及放、化疗疗效中的价值。方法 9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中单纯行手术治疗46例,单纯放疗16例,单纯化疗11例,放疗+化疗25例;手术治疗者分别于术前1周及术后3个月,放疗和/或化疗者分别于放、化疗前1周及放、化疗结束后2个月行18F-FDG符合线路正电子显像,勾画原发灶感兴趣区,计算病灶治疗前摄取比值(R1)与治疗后摄取比值(R2)。结果与组织病理结果进行对照,18 F-FDG符合线路正电子显像治疗前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的符合率为100%(98/98);治疗后提示肿瘤残留8例,复发35例,转移27例;不同临床分期、原发灶直径、病理类型患者治疗后R2值均低于治疗前R1值(P〈0.05);临床分期Ⅰ期患者R1值(2.95±0.36)低于Ⅱ、Ⅲ、Ⅳ期患者(4.24±1.38、5.47±1.69、7.51±1.53)(P〈0.05),R2值(0.97±0.12)低于Ⅳ期患者(1.42±0.28)(P〈0.05);原发灶直径≥3cm者R1值(6.13±1.56)高于直径〈3cm者(3.92±1.09)(P〈0.05);鳞癌、腺癌、大细胞癌患者R1、R2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8 F-FDG符合线路正电子显像在非小细胞肺癌诊断及评估手术及放、化疗疗效中有重要价值;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8F-FDG摄取比值可能与术前肿瘤分期和原发灶直径有关。  相似文献   
39.
目的观察99锝-亚甲基双膦酸盐联合碳酸钙D3及活性维生素D3治疗乳腺癌术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乳腺癌术后骨质疏松症患者130例均给予99锝-亚甲基双膦酸盐+碳酸钙D3+活性维生素D3治疗,比较治疗前及治疗1a后患者骨密度值及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骨钙素、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1,25-二羟维生素D3等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腰椎(L1-4)及左髋股骨颈、大转子及小转子骨密度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血清骨钙素水平较治疗前增高(P<0.05),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较治疗前下降(P<0.05);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及1,25-二羟维生素D3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99锝-亚甲基双膦酸盐联合碳酸钙D3及活性维生素D3治疗乳腺癌术后骨质疏松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0.
目的观察^99锝-亚甲基双膦酸盐联合碳酸钙D。及活性维生素D。治疗乳腺癌术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乳腺癌术后骨质疏松症患者130例均给予”锝一亚甲基双膦酸盐+碳酸钙D3+活性维生素D3治疗,比较治疗前及治疗1a后患者骨密度值及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骨钙素、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1,25-二羟维生素D。等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腰椎(L1-4)及左髋股骨颈、大转子及小转子骨密度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血清骨钙素水平较治疗前增高(P〈0.05),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较治疗前下降(P〈0.05);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及1,25-二羟维生素D3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99锝-亚甲基双膦酸盐联合碳酸钙D3及活性维生素D3治疗乳腺癌术后骨质疏松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