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7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63篇
耳鼻咽喉   27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88篇
口腔科学   24篇
临床医学   300篇
内科学   106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26篇
特种医学   156篇
外科学   235篇
综合类   451篇
预防医学   205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337篇
  3篇
中国医学   98篇
肿瘤学   3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150篇
  2012年   394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 探讨术中联合125Ⅰ粒子植入治疗胸段中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前瞻性队列研究,入组时间为2000年1月至2004年8月.298例Ⅱ~Ⅲ期胸段ESCC患者随机分为术中联合125Ⅰ粒子植入组(A组,150例)及单纯手术组(B组,148例).A组术中直视下植入125Ⅰ粒子,术后通过CT和胸部X线片行粒子验证和质量评估.所有患者根据术中情况行食管癌根治术、姑息减瘤术或食管胃转流术.临床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CT监测肿瘤影像学和局部复发情况,按WHO相关肿瘤评定标准评价患者近期疗效,随访术后1、3、5和7年生存率.结果 随访截至2008年8月31日,中位随访42个月(95%CI:37~55个月).A组术后粒子验证无移位、脱落,质量评估满意.A组及B组局部复发率分别为14.9%、3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A组有效率78.8%,与B组30.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及B组的3、5和7年生存率分别为64.0%比52.0%、42.7%比34.5%、25.1%比1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中联合125Ⅰ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ESCC是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可降低局部复发率、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比较五加补骨方及阿仑膦酸钠对3周尾吊模拟失重大鼠前后肢骨胳及肌肉丢失的干预作用.方法:自2009年3月至5月,6周龄雄性Wistar大鼠40只,按体重用随机区组法分为:五加补骨方组(HUC)、阿仑膦酸钠组(HUA)、空白组(CON)、模型组(HU),每组10只.动物实验周期为4周,HUC组全程给予五加补骨方(含刺五加、熟地黄、怀牛膝、牡蛎等)水煎剂,按体重10 ml/kg剂量每日灌胃1次,药液浓度0.704 g/ml;HUA组全程给定量阿仑膦酸钠片溶解混悬剂灌胃,按体重10 ml/kg剂量每周灌胃1次,药液浓度0.9 mg/ml;CON组和HU组均以上述方法全程给予蒸馏水.自第2周始,HU、HUC、HUA组均以尾部悬吊模拟失重3周.第4周末处死大鼠,分别测量血清钙、磷含量及碱性磷酸酶活性(ALP),肱骨和股骨骨密度(BMD)、肱骨和胫骨生物力学性能(biomechanical property)以及肱二头肌和腓肠肌重量指数.结果:与CON组比较,HU组血清Ca显著升高(P<0.05),后肢BMD、力学性能及肌肉指数均显著降低(P<0.01);与CON组比较,HUA组血清Ca显著升高(P<0.05).HUC组血清ALP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1).与HU组比较,HUC组及HUA组股骨BMD均显著升高,胫骨最大载荷、最大桡度及弹性载荷均有升高趋势;与HU组相比,HUC组及HUA组腓肠肌萎缩分别缓解12.5%和50%(P>0.05),肱骨BMD均无显著变化,而HUA组肱骨最大桡度(P<0.01)及弹性桡度(P<0.05)均较HU组有显著降低.结论:中药复方和阿仑膦酸钠均可有效抑制模拟失重造成的后肢骨及肌肉丢失,改善其力学结构.中药复方在缓解上肢力学性能改变方面表现出一定优势.在治疗航天失重骨丢失类疾病上,五加补骨方与阿仑膦酸钠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03.
目的研究坐骨神经切断后丙戊酸钠对相应脊髓运动神经元p-S473-Akt表达变化.方法选取健康成年雄性 Wister大鼠12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于术后1、2、3、7、14d五个时相处死后取患侧L4-L6脊髓前角,应用TUNEL法检测神经损伤后相应脊髓运动神经元凋亡情况,应用 WesternBlot技术检测p-S473-Akt在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中的表达变化,将所得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TUNEL法检测显示:实验组的凋亡细胞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Blot技术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组,术后3d时,p-S473-Akt的表达达到高峰;术后3-14d,p-S473-Akt的表达逐渐下调.实验组:术后2d时,p-S473-Akt的表达达到高峰;术后2-14d,p-S473-Akt的表达逐渐下调.组间数据分析显示:术后2-7d,实验组相关p-S473-Akt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戊酸钠对脊髓运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可能是因为丙戊酸钠激活了PI3-K/Akt信号传导途径.  相似文献   
104.
医疗帮带作为提高艰苦边远地区医疗水平的重要手段日益受到重视。医疗队或医疗小组对被帮带医疗单位的医技传授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组织教学的过程。在医疗帮带的教学实践中,首先进行帮带对象的需求分析,根据需求分析结果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实施帮带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达到了医疗帮带的目的 。  相似文献   
105.
张平  朱斌  李彤  袁彬 《中医药研究》2008,6(3):297-299
目的研究大鼠缺血性脑损伤后缺血区脑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探讨葛根素对缺血性脑损伤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108只雄性SD大鼠,用线拴法建立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手术加葛根素组、手术组、假手术组。每组又分5个不同时段观察点(6h、12h、24h、48h、72h),手术加葛根素组大鼠应用葛根素干预治疗,假手术组和手术组大鼠给予同等容量生理盐水对照,用SAN2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各时间点TGF-β1的表达,测算72h后大鼠脑梗死体积百分比。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手术组和手术加葛根素组各时间点缺血区脑组织TGF-β1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P〈0.01)。手术加葛根素组各时间点TGF-β1的表达均较手术组显著增加(P〈0.05或P〈0.01)。结论葛根素注射液可能通过上调TGF-β1的表达,抑制过度的炎症反应来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6.
测定小野芝麻植物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利用ICP技术进行微量元素分析,从小野芝麻植物中测得28种微量元素,结果表明小野芝麻植物中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微量元素的含量有产地差异,所含微量元素与其药用价值有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107.
食管癌和贲门癌切除器械吻合13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食管癌和贲门癌切除器械吻合的效果。方法笔者1998-08~2006-03应用圆型吻合器对1 360倒食管、贲门癌切除后进行机械吻合。其中男760例,女600例。年龄16~88岁。食管癌800例,贲门癌560例。食管胃颈部吻合12例,胸顶吻合98例,弓上吻合620例,弓下吻合630例。结果术后出现吻合口瘘7例(0.5%),发生术后吻合口狭窄22例(1.6%),术中吻合出现器械故障20例(1.5%)。结论消化道圆型吻合器在上消化道重建手术中是安全可靠的,器械吻合是减少术后吻合口瘘的有效技术。  相似文献   
108.
外科非发酵菌感染的临床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了解医院外科非发酵菌的临床分离状况及常见菌株的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方法分离出的非发酵菌采用VITEK-60 AMS细菌鉴定仪鉴定,用K-B法进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2002年1月-2005年12月共检出非发酵菌463株,其中铜绿假单胞菌最为常见(55.07%),其次为鲍氏不动杆菌(20.52%)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11.88%);标本来源主要为痰液、引流液、伤口分泌物,分别占31.97%、13.39%、12.31%;科室来源主要是SICU、器官移植外科、烧伤外科,各占28.08%、17.28%、12.10%。居前3位的非发酵菌耐药较为严重,且呈多重耐药性。结论外科非发酵菌以呼吸道、伤口感染常见,其耐药现象严重,宜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菌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吡罗昔康对人γδT细胞杀伤消化系统肿瘤细胞株的影响。方法:用异戊烯焦磷酸法体外扩增人外周血γδT细胞。用不同浓度的吡罗昔康诱导γδT细胞和消化系统肿瘤SGC-7901、SW-1990、SW-480、SW-1116、LOVO细胞株,用MTT法检测吡罗昔康对这些细胞的抑制率和用乳酸脱氢酶法测定γδT细胞的杀伤活性,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诱导前后的γδT细胞和SGC-7901、SW-1990、SW-480、SW-1116和LOVO细胞凋亡百分率。结果:γδT细胞培养10d时从扩增前4.21%增加到70.35%。吡罗昔康各种浓度对SGC-7901、SW-1990、SW-480、SW-1116和LOVO细胞株抑制率明显高于γδT细胞。0.01~0.04mmol/L吡罗昔康诱导24h后的γδT细胞对5种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最高,浓度超过0.04mmol/L时杀伤活性呈下降趋势;SGC-7901、SW-1990、SW-480、SW-1116和LOVO细胞经不同浓度的吡罗昔康诱导24h后γδT细胞对其的杀伤活性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变化。0.16mmol/L吡罗昔康诱导24h对SGC-7901、SW-1990、SW-480、SW-1116和LOVO细胞株的凋亡率分别为12.26%、13.46%、14.59%、25.64%和39.36%,显著高于γδT细胞(8.16%)。结论:吡罗昔康在临床常规使用的药物浓度时可增强γδT细胞杀伤肿瘤细胞作用,超过这一浓度可明显抑制γδT细胞和肿瘤细胞的增殖能力和杀伤活性及增加细胞的凋亡率;吡罗昔康对肿瘤细胞株的抑制率明显高于γδT细胞。这一结果为临床吡罗昔康预防消化道肿瘤的用量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探讨抗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有幽门螺杆菌感染(HP)的AC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ACS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再予奥美拉唑(奥克)20mg、克拉霉素(安吉尔宁)500mg、甲硝唑400mg.2次/d.连服1周。观察治疗前后2组临床疗效,同步观察血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B)、补体及血脂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CRP、C3、FIB的水平低于对照组(分别为P〈0.01、P〈0、05、P〈0.01)。结论 抗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对ACS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其机制可能与该类药物能显著降低炎症标记物CRP及FIB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