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8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2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8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6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本文综述了生物素─链霉亲和素(BSA)系统在放射免疫显像中的应用原理、生物素和亲和素与单抗偶联物的制备方法,及其放射性核素标记方法以及该系统RII的动物实验和人体应用的初步结果。资料表明该方法具有提高RII的T/NT比值,降低非靶器官吸收剂量,可利用理想显像核素如99mTC、111In以及避免抗体活性辐射损伤等优点。  相似文献   
42.
目的 研究纤溶酶原Kringle 5体内药代动力学及其显像和治疗价值.方法 应用基因工程技术重组人纤溶酶原Kringle5(rhK5),Iodogen法和直接法分别制备123I-rhK5、131I-rhK5和99mTc-rhK5.MTT比色法检测rhK5、125I-rhK5和99mTc-rhK5的活性.应用3p87程序分析125I-rhK5的药代动力学.制作肺癌移植瘤裸鼠模型,按3.7 MBq经尾静脉注射99mTc-rhK5,于不同时间点观察显像情况.按7.4 MBq经尾静脉注射131I-rhK,观察肿瘤生长及其微血管密度(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同时设立单纯rhK5蛋白治疗组和阴性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25I-rhK5、131I-rhK5和99mTc-rhK5的标记率分别为86%、84%、90%,放化纯度均>90%;活性检测发现,标记与未标记rhK5之间无显著差异;125I-rhK5经尾静脉单剂量给药后,选择二室模型拟合药-时曲线,分布相半衰期(T1/2(a))为(0.31±0.03)h,清除相半衰期(T1/2(β))为(14.48±0.73)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为(436.58±34.60)ng·mL-1·h-1.注射99mTc-rhK5后1 h可见放射性浓聚,4 h显像更趋清晰,肿瘤部位呈"热区".与rhK5蛋白治疗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131I-rhK5治疗组肿瘤生长明显受到抑制(抑瘤率为34.14%),且MVD和VEGF表达显著减少.结论 核素标记rhK5进行肿瘤显像和治疗是可行的.rhK5体内应用每天注射1次即可,为体内用药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3.
肿瘤放射免疫显像中的若干技术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标记抗体用于肿瘤显像是一个生物动态过程,必然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本文围绕肿瘤组织与非肿瘤组织的放射性比值,探讨了血液CEA浓度、机体的免疫状态、注射标记抗体后非肿瘤组织的本底等因素对肿瘤放免显像的影响及其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44.
目的 评价1 2 5 I 甲基 3β (4 碘苯基 )托烷 2 β 羧酸甲基脂 (β CIT)在体内和脑内的结合特性。方法 应用过氧乙酸标记法和氯胺 T法进行1 2 5 I β CIT标记 ,并进行动物体内分布特性研究。 结果 标记率分别为 (5 3 4± 7 9) %和 (88 4± 3 49) %。小鼠静脉注射1 2 5 I β CIT后 ,放射性主要浓聚在纹状体等脑区 ,其峰值摄取出现在药物注射后 2h。GBR12 90 9显著抑制纹状体内1 2 5 I β CIT的摄取 ,而clomipramine则显著抑制大脑皮层和海马内1 2 5 I β CIT的摄取。大鼠整体放射自显影表明 ,1 2 5 I β CIT主要通过肝胆途径代谢。结论 碘标 β CIT是一种良好的中枢多巴胺转运蛋白显像剂  相似文献   
45.
制备抗癌胚抗原 (CEA )单克隆抗体的单链抗体 ,在保留抗原抗体结合位点的同时有效降低抗体的分子量不仅可减少人抗鼠抗体反应 (HAMA ) ,而且适合放射免疫显像。为纯化及核素标记抗体 ,将单链抗体基因与核心链霉亲和素基因融合并在大肠杆菌得到高效表达 ,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 2 4%。SDS PAGE和蛋白质印迹图谱显示表达产物分子量为 41kD ,与其基因编码蛋白质的理论推算值相符。表明融合蛋白能特异性地与生物素结合 ,RIA表明表达产物具有结合其特异性抗原CEA的能力 ,以HRP标记的生物素作为抗体进行蛋白质印迹在 41kD处可见表达条带。说明表达物不仅能与生物素结合且能特异性地与CEA结合。  相似文献   
46.
目的 评价~(99m)Tc标记的小分子蛋白Annexin V与血栓的亲和性,并检测血栓及各组织器官的放射性分布。方法 采用亚氨基吩盐酸盐(2—IT)法,以新鲜~(99m)Tc淋洗液标记Annexin V,对实验性兔股动脉血栓模型进行SPECT不同时相的局部和全身显像,并测定主要组织器官的放射性分布。结果 ~(99m)Tc—Annexin V注射后30分钟血栓显像,1-1.5小时影像清晰,对比度好。其体内主要分布于血栓、肾和肝组织器官内,经肾排泄。结论 ~(99m)Tc—Armexin V标记简单,标记率高。在活体内对新鲜血栓趋向性强,显像时间短,结合稳定,为一种较好的新鲜血栓显像剂。  相似文献   
47.
核医学是核素(同位素)及其相关技术在疾病诊断、治疗和研究上应用的学科。上世纪60年代开创时期,沿用苏联命名为放射医学,包括同位素应用、放射病防治和放射卫生三方面内容。由于放射性核素(同位素)在医学上的应用发展迅速,同位素应用从放射医学分离出来,改称核医学,接着各医学院校开设核医学专业课,各医院建立独立的核医学科,  相似文献   
48.
中国核心脏病学三十年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心脏病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中国的核心脏病学从20世纪80年代早期兴起,经历了由发展到逐渐成熟的阶段.目前全国已有近200家医院开展核素心肌显像,检测心肌存活,测定心功能以及进行体外检测等,成为心血管疾病无创性检查的重要方法之一.核心脏病学在30年的发展中其内容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由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y相机模拟影像进入到目前数字化三维断层显像(SPECT,PET/CT) 由定性诊断发展到定量诊断 由早期功能影像进入到目前的分子影像,由心肌灌注显像(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MPI)到目前的心肌代谢显像、心脏受体显像和细胞凋亡显像等,这充分展现了中国核心脏病学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49.
酒精依赖患者局部脑血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酒精依赖患者局部脑血流的变化。方法:酒精依赖组14例,均为就诊于上海市普陀区精神卫生中心患者,男性,年龄40~54岁,以酒精依赖诊断量表(SCID-AD)确诊存在酒精依赖,所有受检者在前3个月无躯体疾病或其他精神疾病,未服用任何符合精神科药物或停用该类药4周以上。正常对照组20例,男性,年龄38~54岁,无重大躯体疾病,无任何符合诊断标准的精神疾病。常规99Tcm-ECD局部脑血流灌注显像,所有SPECT横断面图像通过专用软件,转换成DICOM格式或analysis 7格式,然后用SPM99进行图像处理和数据分析。结果:SPM显示酒精依赖患者的双侧额叶、右侧扣带回、右侧尾状核局部脑血流明显降低(P<0.05),左侧中及下颞回、左侧丘脑、左侧边缘叶、右侧豆状核的局部脑血流明显升高(P<0.05)。结论:SPM分析显示酒精依赖患者的局部脑血流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50.
目的 观察不同损毁程度帕金森病 (PD)小鼠模型的纹状体多巴胺转运蛋白 (DAT)功能变化 ,探讨12 5I 甲基 3β (4 碘苯基 )托烷 2 β 羧酸盐 (β CIT)DAT显像的价值。 方法 根据注射MPTP天数不同 ,分为 1,3,5和 7d模型组和对照组 ,静脉注射12 5I β CIT 148kBq 2h后行放射自显影。高效液相色谱 电化学法 (HPLC ECD)检测纹状体多巴胺 (DA)及其代谢产物含量。免疫组化酪氨酸羟化酶 (TH)染色观察黑质和纹状体的病理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MPTP损毁的各组PD小鼠模型的纹状体 /皮层放射性比值分别降低 2 0 % ,42 % ,45 %和 5 2 % ;纹状体DA含量分别降低 47% ,75 % ,95 %和 95 % ;免疫组化TH染色可见黑质TH阳性神经元数量随MPTP损毁程度的加重而进一步减少。结论 不同损毁程度的PD小鼠模型DAT功能变化与生化和病理改变相一致 ,β CITDAT功能显像有助于PD的早期诊断和病情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