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1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提高对出血性脑梗塞的发病机制、病变过程和CT表现的认识、以准确的影像学诊断指导治疗方案。方法 复习了27例平扫、增强病例的CT资料并作回顾性分析,比较病灶大小、部位等CT表现与出血性梗塞病理演变过程的关系。结果 大面积梗塞发生的出血几率频率,出血灶形态各异,周围无水肿区,强化改变与单纯出血或梗塞不同。结论 CT是诊断出血性梗塞的方便而有效手段,可监视大面积梗塞的治疗转归及合并出血时的及时诊断。  相似文献   
12.
桥本甲状腺炎又称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是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女性多见,高发年龄为50岁左右。早期多无临床症状,随病程进展,出现弥漫性甲状腺肿大,早期可伴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晚期伴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该疾病在不同阶段,超声声像图表现各不相同。本文回顾性分析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0例桥本甲状腺炎合并良恶性结节患者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点,旨在提高对该病术前超声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CT检出甲状腺内钙化灶对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甲状腺占位性病变318例,均有完整的CT及临床资料.CT平扫后行双期增强扫描,延迟时间为35、50 s.甲状腺钙化灶直径≤2 mm者定义为细颗粒钙化;钙化灶直径>2 mm者或呈壳状、大片不规则者定义为粗颗粒钙化;两种钙化兼有者归于混合性钙化.钙化数目为1个的定义为单发;钙化数目>1个的定义为多发.根据钙化在病灶内的分布分为内部钙化和边缘钙化.采用χ~2检验对良、恶性病变中钙化的多少、大小及分布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18例甲状腺占位性病变中甲状腺癌48例(乳头状癌26例,滤泡状癌7例,髓样癌3例,隐灶癌12例).甲状腺良性病变270例(包括结节性甲状腺肿36例,甲状腺腺瘤17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伴腺瘤38例,腺瘤合并桥本甲状腺炎26例).共60例(18.9%)病灶发现钙化,包括甲状腺癌21例(43.8%),其中乳头状癌12例,隐灶癌6例,滤泡细胞癌2例,髓样癌1例;甲状腺良性病变39例(14.4%),其中甲状腺肿6例,腺瘤13例,甲状腺肿伴腺瘤19例,桥本甲状腺炎伴腺瘤1例,良性病变与恶性病变的钙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甲状腺病灶钙化为标准诊断甲状腺癌的敏感度为43.8%(21/48),特异度为85.6%(231/270).细颗粒钙化37例,其中甲状腺癌8例,甲状腺良性病变29例;粗颗粒钙化23例,其中甲状腺癌13例,甲状腺良性病变10例,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粗颗粒钙化为标准诊断甲状腺癌的敏感度为61.9%(13/21),特异度为74.4%(29/39).单发钙化的病灶31例,其中甲状腺癌13例,甲状腺良性病变18例;多发钙化的病灶29例,其中甲状腺癌8例,甲状腺良性病变21例,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病变中钙化位于病灶内部的15例(71.4%),位于病灶边缘的6例;良性病变中钙化位于病灶内部的有12例(30.8%),位于病灶边缘的27例,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钙化位于病灶内部作为标准诊断甲状腺癌的敏感度为71.4%(15/21),特异度为69.2%(27/39).结论 CT检查在甲状腺病灶中发现钙化且钙化位于病灶内部,和(或)为粗颗粒钙化时,考虑甲状腺癌的可能性大,应进一步行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14.
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动态增强MR信号强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B信号强度在鉴别良恶性病变中的意义.方法:7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患者,观察和测量其MR信号强度,比较良恶件病变的MR平扫信号强度、动态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和早期信号增强率、峰值信号增强率.结果:单以信号强度来说,平扫对于良恶性病变无统计学意义;动态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中,良性病变以Ⅰ型曲线为主,占78.9%,而以乳腺痛为代表的恶性病变则以Ⅲ型曲线为主,占79.4%.乳腺癌诊断的敏感性为94.11%,特异性为79.41%,假阳性率为0.08%;早期信号强度增强率对于良恶性病变的鉴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动态增强MR信号强度对于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但本研究结果没有突破,对于定性困难的病灶,还需结合病灶形态学和临床表现及其他检查手段综合分析,以提高对乳腺疾病诊断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在孤立性肺结节(SPN)首过时血流特征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9例直径2~4 cm的SPN先行32层螺旋CT平扫,再行多层同层连续动态增强扫描,在时间-密度曲线(TDC)的基础上,测量SPN增强峰值(PESPN)、病灶同层主动脉的增强峰值(PEAA)、病灶达峰时间(TTP),并由此计算增强净增值(NE)、结节-主动脉强化峰值比(S/A)、灌注量(Pr),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恶性与炎性SPN的PESPN、NE、S/A和Pr均高于良性SPN(P均<0.05),其TTP低于良性SPN(P<0.05);恶性SPN的PESPN、NE、S/A高于炎性SPN(P均<0.05);恶性结节的Pr高于炎性结节,但二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以NE≥25 HU作为恶性病变的阈值,其敏感度为98.2%,特异度为52.0%,准确度为86.9%,阳性预测值为85.6%,阴性预测值为92.9%。良性、恶性及炎性结节的TDC形态不同。结论: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是定量评价SPN血流模式的无创性技术,有助于SPN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6.
螺旋CT三维重建对中央型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 评价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技术对中央型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42例中央型肺癌患者行CT仿真内镜(CTVB)和表面遮盖法重建(SSD)检查,并与手术、FOB所见及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 CTVB主要是观察中央型肺癌腔内肿块、局限性隆起、管腔狭窄及管壁增厚等形态改变,结合多平面重建(MPR)能观察肿瘤的位置、范围及邻近组织侵犯的情况,SSD显示气管、支气管树的整体形态以及管腔的外部特征,它们互为补充。结论 螺旋CT三维重建有助于中央型肺癌术前诊断分期、为手术方案的选择、治疗后疗效判断及术后残端肿瘤的复发临控提供客观依据,是有创性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有效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17.
膝关节外伤性骨挫伤的MR诊断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MRI对骨挫伤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45例x线平片未显示股骨和胫骨骨折但MRI显示有外伤性骨髓水肿的膝关节外伤患者,MR检查时间为外伤后1-3d,采用膝关节专用线圈,快速SE(FSE)序列,T,WI、T2WI、质子密度加权成像(PDWI)+脂肪抑制,行冠状面、矢状面、横断面、斜矢状面扫描,层厚3min,层间距0.5mm。根据骨髓水肿的分布,将膝关节外伤性骨挫伤分成5类:轴向旋转性损伤、夹击损伤、仪表盘式损伤、过伸型损伤和髌骨外侧脱位。其中48例行关节镜检查。结果145例中MRI显示轴向旋转性损伤43例,夹击损伤53例,仪表盘式损伤40例,过伸型损伤9例。骨髓水肿在PDWI或T2WI脂肪抑制序列上为片状地图样高信号,在T1WI上为低信号,边界不清。48例行关节镜检查,发现前交叉韧带撕裂11例,后交叉韧带撕裂13例,半月板撕裂22例,5例MRI诊断半月板撕裂而关节镜未能显示,MRI诊断与关节镜诊断结果符合率为89.6%。结论MRI可以准确显示膝关节骨挫伤的部位和范围及膝关节附属结构的损伤,推断其受伤机制,对临床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应作为常规检查方法应用。  相似文献   
18.
子宫肌瘤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子宫肌瘤的CT特征,讨论其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分析3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子宫肌瘤的CT征象,对横断面上显示病变大小,位置与宫腔关系及病变的强化进行评价。结果:38例中除1例误诊为子宫内膜癌外,CT都确诊子宫肌瘤,其CT诊断准确率为97.3%,其中浆膜下型10例,壁间型18例,粘膜下型2例,混合型8例。全部病例子宫均有不同程度增大,肌瘤表现为底密度或等密度的实质性肿块,边界清楚,较大的肌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MRI心肌灌注及延迟增强对心肌梗塞的诊断价值。方法52例疑诊心肌梗塞病例进行心脏MRI检查,男性41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544Y,年龄范围:23-83岁。所有病例先后行FIESTA、心肌首过灌注及心肌延迟扫描检查。结果20例患者表现为首过灌注出现充盈缺损,可见延迟增强;1例患者出现首过充盈缺损,无延迟强化;31例既无首过充盈缺损,也无延迟强化。MRI诊断心肌梗塞的敏感性为90%,特异性为93.75%,准确性为92.31%。结论MRI首过灌注及延迟增强扫描对心肌梗塞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椎动脉螺旋CT血管造影的最佳增强时相,准确触发CT增强扫描,提高椎动脉三维显示率.方法 87例椎动脉CTA检查,由足背静脉团注350 mgI/ml的Omnipaque造影剂后,应用SmartPrep软件实时监控,当感兴趣区造影剂浓度达阈值后触发增强扫描序列完成数据采集,经图像重组和三维重建显示椎动脉.结果 87例椎动脉CTA的增强时相均处于最佳和较佳的扫描时期内,增强扫描的实际启动时间为15~43 s不等,个体差异明显,而动脉期靶血管浓度均持续>100 Hu.结论利用SmartPrep软件实时监控造影剂浓度并及时触发增强扫描技术不受个体差异因素的影响,(尤其是足背静脉注射途径影响因素颇多),不需做预扫描测量相关时间-浓度曲线即可保证正确实施增强扫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